9月初,嚴爸來京城了。
吳秀紅過來照顧馮曦了,老家就他一個人在,日子過得也挺孤獨的。
雖然他已經習慣了那樣的孤獨,但嚴鑫覺得這樣不是很好,眼瞅著中秋節就要到了,便讓他來京城過中秋,也看一看首都是個啥樣子,等過完了國慶再回去。
反正也有住的地方,多個人還能熱鬧一些。
不過他不是一個人來的,是跟著肖爸還有另外一個年輕人一起過來的。
他一個人沒出過遠門,很多東西都不懂,沒人帶著,嚴鑫還真有一些不放心。
肖爸來京城,倒也不是專門為了把他給送過來,也有著自己的事情。
在京城推銷自家公司的產品,見一見自己的女兒,拜訪幾個農科院的大佬。
他在京城隻會呆上一個星期時間,行程安排得還挺緊密的。
跟著肖爸,嚴爸第一次坐了飛機。
到京城之後,嚴鑫開車過去接他們三個。
車上肖爸就跟著他說起了今年在老家投資的那幾家農產品加工廠的進度。
現在廠子也蓋起來了,機器也買到了,差的就是員工的培訓。
不用過太長的時間,就可以投入生產了。
他這一次過來,就肩負著一個任務,給那些新的產品找銷路。
京城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當然要努力。
這一次還帶過來了不少的樣品,大包小包的。
員工培訓還不到位,沒有正式生產,但少量的樣品還是有的。
等到正式生產才去找銷售渠道,在他看來,那效率就有點差了。
生產出幾批樣品來,口味也得到了驗證之後,他們的銷售部門都全軍出動了,分成幾支隊伍帶著樣品去各大城市找銷售渠道。
肖爸和他帶過來的那個年輕人就跑這邊的銷售。
他帶過來的年輕人嚴鑫還認識,是村裏的人,叫黃斌,比他大兩歲,大學畢業。
很多年前,這一位作為別人家的孩子,是他們那些學習成績不怎麽好的孩子羨慕的對象。
現在卻進入到了他的公司來做一個銷售員。
不過能夠跟著肖爸一起跑銷售,看得出來,這是肖爸在栽培他,是給公司未來儲備的人材。
兩個人認識,但不是很熟,見麵倒是很熱情的打了個招呼,然後就沒有什麽好聊的了。
開車回去的路上,基本上都是肖爸在和嚴鑫聊天。
說是聊天,實際上就是匯報這半年來的工作。
嚴鑫也不好冷落別人,跟肖爸聊了一會兒,就問黃斌:
“你是什麽時候進入公司的?”
黃斌陪著笑回答:“春天就進了咱們公司。”
肖爸在旁邊說道:“小黃能力不錯的,他之前就是在大城市做銷售員,畢業才三四年,月入就過萬了。”
“這麽厲害嗎?”嚴鑫愣了一下。
坐在副駕駛位上的黃斌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心裏想著:“這怎麽聽起來好像是在諷刺我?”
尷尬的回答:“沒有,沒有,就很普通的水平。”
一個比他小兩歲,已經成為他老板的人,說他很厲害,怎麽想怎麽覺得是在諷刺。
不過嚴鑫真的沒有諷刺的意思。
他覺得畢業三四年就能夠月入過萬,確實挺厲害的。
這還隻是2011年,這個水平是大多數人都達不到的。
心裏還有一些疑惑:“這麽高的工資,加入到我們工廠做什麽呢?”
但是肖爸說話了:“他爸在我們廠工作,也比較有能力,管著一個車間。跟他聊起來,知道他有這麽一個優秀的兒子,我就勸他把他兒子介紹到咱們公司來,雖然現在咱們公司還沒有很大的規模,但是咱們前景好,又是在家門口上班,做好了可不比在大城市差。我說了好幾次,才終於說動他,給咱們廠拉來了一個人才。”
黃斌說道:“主要還是咱們廠給的待遇很好,而且成長的空間更大,我覺得在這裏發展比在大城市發展更好,所以就過來了。”
嚴鑫很高興,道:“你很有眼光,相信我,留在這裏努力的幹,你會有一個更好的前途。”
村裏的大學生並不多,願意留在老家工作的那就更少了。
目前也就黃斌這一個。
嚴鑫還是更希望以後那些企業的負責人是老家的人,才會更多的考慮老家的利益。
他問黃斌:“來這裏之後,收入水平怎麽樣?沒有比以前的工作低很多吧?”
廠裏普工的工資是不高的,平均下來也就是一個月一千多的樣子。
但是銷售員不一樣,底薪雖然也不高,但是有銷售提成,有績效獎勵。
基本上月入都有大幾千。
黃斌笑了笑,很矜持的說道:“沒比原來的工作少。”
嚴鑫又愣了一下:“嗯?”
黃斌還沒有開口,肖爸就說了:
“他挺厲害的,在銷售上麵確實是個人才,一些我們覺得沒有價值的市場,他也給找出了利潤點來。雖然才來幾個月,但有時候一個月的收入都能有一兩萬塊了,平均下來每個月也有一萬多。”
嚴鑫又看了黃斌一眼,笑道:“不錯呀!”
黃斌笑得很矜持。
嚴鑫轉頭對肖爸說:“這樣的人才,要大力的培養。”
去年過年的時候他就去工廠考察過,感覺就是一個草台班子。
而且還是一個以中老年人為主的草台班子,文盲率很高。
那時候就跟肖爸說了,要多招一些年輕人,要為未來儲備人才。
很顯然,黃斌就是這樣的人才。
農產品加工這方麵,沒有什麽高尖技術,最重要的就是銷售渠道。
能夠把這個給搞好,那就是人才。
他這番發言讓黃斌心裏有些激動。
老板都表態要培養他了,這未來還會差嗎?
他放棄大城市的工作來到農村老家,可不就是為了一個更好的未來嗎?
當時就表態,以後一定會好好的幹,不辜負老板的期望。
肖爸還說到了這段時間招工的情況。
現在幾個新投資的工廠都需要工人,主力當然還是那些沒有辦法離開老家找工作的中老年人,但還是加大了招募年輕人的比例。
春天招了一百多個年輕人,這段時間又在鄰近幾個村招了百來個高中剛畢業的年輕人。
此外,還招聘到了十幾個大學生。
本鎮的有幾個,其餘的也是一個縣的。
大多數安排在銷售部門,還有幾個安排在管理部門。在嚴鑫看來,這還是不夠的。
不過這樣的架構比去年要好多了。
現在他們的企業隻能算剛剛開始,未來的時間還很長,可以慢慢的一步一步的發展下去。
幾家工廠加在一起,解決的工作崗位幾近千人。
這裏麵有超過一半的崗位是給本村人的,基本上村裏願意進廠工作的,又有那個能力進廠工作的,都找到了合適的崗位。
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有進廠工作的。
有的一家甚至不止一個。
就憑這個,他在村裏就收獲到了很好的口碑。
其餘的崗位,也是優先照顧本鎮的人,特別是家庭很困難的。
按照肖爸的說法,如果這幾個農產品加工廠銷售渠道打開了,以後再擴張一下,就可以給本鎮提供幾千個就業崗位。
不敢說消滅貧困,但至少可以減少大部分的貧困家庭。
他知道嚴鑫在意這個,所以他也就強調了這個。
嚴鑫很開心,還叮囑了他一句:
“該交醫保的交醫保,該交社保的交社保,這一點要記住。工資可以不開那麽高,但是未來的保障一定要有。”
和諧社會不在於多有錢,而在於社會保障到不到位。
保障不到位,和諧兩個字就很有困難了。
他以後可是想著回老家養老的,社會不和諧,貧富差距太大,把自己活成一個萬人痛恨的資本家,那還怎麽安安穩穩的養老?
肖爸向他保證:“你放心吧,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黃斌在旁邊聽著,感覺就有一些奇怪。
——這個比自己還年輕的老板,好像跟別的老板有一點不一樣。
嚴鑫開車把他們接到自己家,在家裏吃了一頓晚飯。
這不是周末,肖詩語沒有過來,她在外地工作。
但多了這三個人,也是難得的熱鬧了一次。
當天晚上肖爸和黃斌沒有在這裏,嚴鑫給他們訂了酒店,吃完飯後聊了一會兒天,就把他們送過去了。
不是嚴鑫不想留他們住,而是真的沒有房間給他們住了。
三室一廳的房子,說起來挺不錯的了,但也隻有三個臥室。
嚴鑫和馮曦住在主臥,嚴爸和吳秀紅夫妻倆住次臥,還有間臥室,是家裏請的保姆住的。
——吳秀紅過來之後,肖詩語周末回京城,也隻是跟他們一起吃個飯,晚上還是回酒店住。
要湊合著住也能住下去,擺個折疊床睡客廳,沙發上再躺一個。
可是這也太湊合了,甚至有點羞辱人的嫌疑。
嚴鑫當然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隻能給他們訂好酒店,送他們去酒店住。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裏,也就中秋節那天晚上,把他們兩個給請了過來,一起吃了一頓飯,過了一個節。
別的時候都沒有會麵了。
中秋節那一天,肖詩語也過來跟他們一起吃飯。
白小玲也在中秋的前一天回國了,跟著他們一起過了一個團圓的中秋節。
隻是以前過中秋節是在老家,現在確實在京城。
哪怕是在這邊買了房子,在他們的心目中,這依然是一個異鄉。
感覺和往常大不一樣。
這主要也是因為馮曦肚子大了,行動不方便,不能回老家過節。
——不是絕對的不能回,隻是嚴鑫覺得沒必要冒那個風險。
對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孕婦來說,去那麽遠的地方還是挺辛苦的,而且還有著一定的風險。
白小玲回來之後,沒有住酒店,就睡在客廳。
她是自家人,湊合一下無所謂的。
要是以前,肯定是要跟嚴鑫他們住在一個房間裏,但現在父母都在,哪裏敢這樣做?
也就隻能睡客廳了。
不過在中秋節這一天,睡客廳的不是她,而是嚴鑫。
這一天晚上肖詩語也留下來了,她們三個睡在主臥那張**,嚴鑫這個男主人自然就被趕了出來。
以前是可以睡一張**,現在父母都在,哪裏還有那樣的便利?
艾莉莉有時間,但是她沒有過來,而是去了羊城和她父母一起過節。
她倒是想過來,可是中秋節這麽一個團圓的節日,不陪著父母,好像有點說不過去。
平時就沒怎麽見麵,這中秋佳節就不得不見麵了。
隻是晚上的時候打了一個視頻,幾個年輕人聊了很久,還約好國慶的時候在京城見麵。
白小玲到京城之後,沒有她的工作,時間大把的,白天陪著父母和嫂子,帶著他們玩了很多京城的地方。
有時候也會去嚴鑫的辦公室找他,把辦公室的門一個反鎖,過上一兩個小時再出來,大家都神清氣爽的。
日子過得倒也有滋有味的。
父母過來了,讓他們有了很多的不方便。
但是真要做一點什麽,還是有著大把時間的。
可惜的是,現在馮曦的肚子越來越大,她是想做什麽都做不了。
以前還可以淺嚐輒止,現在連淺嚐都不敢淺嚐了,最多就能看看熱鬧,讓別人來淺嚐她。
每天晚上,隻要不下雨,嚴鑫都會陪著她散步。
白天吳秀紅也會陪著她散步。
被照顧得很好,再加上她懷孕之前身體也處在一個很健康的狀態下,從懷孕到現在,沒有出過什麽意外。
隔段時間都會去醫院檢查一次,啥問題都沒有。
但有時候挺著個大肚子也感覺挺辛苦的,免不了就會抱怨幾句,表示生孩子這件事情,男女太不平等了,不想再生二胎了。
不過那樣的時間比較少,大多數時候,她還是想多生兩胎。
就是有時候會衝著嚴鑫發一發脾氣,把所有的不順心都歸咎在他身上。
遇到這樣的情況,嚴鑫也不會跟她一般計較,隻是順著她,讓著她。
上輩子他們婚姻的最後兩三年,每一天都比這樣的狀態要嚴重。
現在隻不過是小兒科。
何況,現在人家肚子裏還懷著一個他的孩子,身體帶來了那麽多的不方便,發發脾氣,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