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加工廠的工資待遇跟沿海的工廠比起來,那肯定是不如的。
雖然嚴鑫沒有想過在老家也來做一個剝削勞動力的資本家,願意把更多的利潤回饋給本地村民,但這個行業屬於比較落後的產業,產品附加值低,能夠給出來的工資並不是很高。
高的時候能有2000多塊錢一個月,但是那會很累,那是一天十幾個小時的重體力勞動。
閑的時候沒什麽事做,那就隻有千把塊錢了。
平均到每一個月,也就是1000多塊錢的樣子。
對村子裏麵的貢獻在於,這些工作都不需要有什麽文化水平,就算是一個字都不認識,簡單的培訓幾天就可以了,能夠解決一些沒法出去打工的農民的就業問題,增加他們的收入。
而且,在本村工作,消費比較低,就平均一個月1000多塊錢的工資,一年能夠攢下來的錢也不會比他們那些在外麵2000左右的打工者要少。
在家門口工作,也不用擔心受到別人的欺負。
閑的時候還可以幫家裏幹點農活。
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願意去大城市闖**,嚴鑫說出酸菜加工廠現在的工資標準,就引起了兩個年輕人的興趣,他們覺得能夠在村裏找上這麽一份工作,比去外麵強得多。
當時就問嚴鑫,酸菜加工廠還要不要人。
嚴鑫笑著說道:“當然要人,現在已經擴展了規模,固定的工人要多招百來個,忙的時候臨時工需要得就更多了。”
前段時間酸菜加工廠拿到了和一家品牌方便麵的合作合同,現有的產能供應不了,一下子就擴張了幾倍的產能,芥菜種植麵積也推廣到了附近幾個村。
相應的,工人也需要增加。
肖爸和嚴鑫說的是,不低於一百人。
嚴鑫投資這樣的工廠,本來就是為了帶動大家一起走上富裕的道路,當然也樂見其成。
到現在為止,酸菜加工廠消化的都是那些沒法出去工作的農民,年齡基本上在四十歲以上,平均年齡都超過了五十歲,一個年輕人都沒有。
嚴鑫建廠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年齡段的農民的就業問題。
明年招工的目標,主要還是這個年齡段的群體。
但是,他也希望工廠能夠有年輕人加入,這樣才會有接班人。
“我們這樣的行不行?”一個年輕人問。
“當然行,”嚴鑫微笑著說道,“隻要吃苦耐勞,我們工廠肯定是歡迎的。”
“那容易進去嗎?”人家又問。
“本村的,應該不難,”嚴鑫道,“而且我們也不止這一家酸菜加工廠,明年還會投資幾個農產品加工廠,需要大量的工作崗位,一些重要崗位,也需要有能力的年輕人的參與。”
說到“有能力”三個字,那幾個年輕人都有一些尷尬了。
他們不認為自己有什麽能力。
也許一開始出去打工的時候不是那麽想的,但已經出去被社會給捶打了幾年時間,很多的雄心壯誌都被敲打沒了,已經接受了命運的安排——自己就是一個社會最底層的打工人。
要是有能力,又哪裏至於出去幾年還是一個普通的打工者?
嚴鑫看出了他們的想法,又笑著說道:
“現在我們工廠招聘的大多數都是沒怎麽讀過書的人,很多連小學都沒有讀完,甚至有一些根本就沒讀過書的。像你們這樣的人進去,踏踏實實的做事的話,要做到管理崗位上,我覺得沒有多大的難度。”
那幾個年輕人都眼睛一亮——包括一開始並沒有想著在村裏工廠打工的。
有的人希望在家門口上班,但有的人卻向往的大城市,哪怕是同樣的工資,都願意去大城市,因為那裏更繁華。
但是,他們也都知道,在異鄉的城市沒有他們的發展空間。
如果在家鄉的工廠上班,能夠擁有上升的空間,那他們還是願意留在家鄉。
在異鄉的城市沒有發展的空間,又不代表著在家鄉的工廠沒有發展的空間。
在異鄉,和他們競爭的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年輕人,還有一些比他們學曆更高的年輕人。
而在家鄉,跟他們競爭的是那些四五十歲的農民,有一些甚至連書都沒有讀過。
這麽一比起來,自然是在家鄉更容易發展起來。
他們看著嚴鑫的眼神更熱切了,問起了嚴鑫關於工廠的事情。
包括酸菜加工廠的一些細節,還有未來準備投資什麽樣的農產品加工廠。
這個也不是什麽商業機密,嚴鑫又不用擔心有競爭對手在老家跟他搞競爭,所以把自己知道的那些東西都說出來了。
有一些那幾個年輕人不好意思問的,他也都主動的說了出來——比如說管理層的工資待遇,還有提升的標準等等。
他的預計,明年那幾個農產品加工廠都建設好之後,可以增加四五百個工作崗位。
大部分當然還是消化村裏那些沒有辦法出去找工作的中年農民,但也需要一部分年輕人的加入。
他也承認目前能夠開出的工資和沿海城市比起來並沒有什麽競爭力,要比那邊低一些,但隻要效益好,這些都是可以提升的。
而且,年輕人有大把的機會。
說著說著,氣氛就熱烈了起來。
都是年輕人,都帶著手機過來的,很快就加了qq好友。
一般的人要加嚴鑫的qq好友可沒那麽容易,但這是村子裏的年輕人,人家都是笑嗬嗬的提出這樣的要求,嚴鑫也沒有必要在家門口來擺那個譜。
想要人家幫自己來幹活,連個qq好友的位置都不願意給,這也太說不過去了。
而且,都還是白小玲以前的鄰居,怎麽也得給她這個麵子。
看著這幾個年輕人態度也還挺好的,他們要是願意在他投資的農產品加工廠做下去,也可以跟肖爸說一聲,多培養一下。
在村子裏麵多一些自己人,對他是一件好事。
——他為什麽有了錢都不敢說出來,還不就是因為在村子裏麵沒人?
馮晨就沒有那樣的擔心,因為人家馮家是大姓,村子裏誰都別想欺負他們。
能夠加到嚴鑫的QQ,讓這幾個年輕人也很興奮——跟這樣的有錢人有了聯係,那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
他們對嚴鑫的態度也變得更恭敬了,說話間甚至不知不覺的有了那麽一點諂媚的意思在裏麵。
嚴鑫倒是挺享受這樣的感覺。
下山的時候,他們是一起下山的。
到了岔路口這才分開。雪已經停了,時間也到了十一點多,得回家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馮曦對嚴鑫說道:
“你要解決村裏的就業問題,倒也不一定把希望都寄托在村裏投資的農產品加工廠上麵,也不一定就要把他們都留在農村來上班。你投資的還有那麽多公司,有那麽多的崗位需求,可以解決很多年輕人的工作問題。”
嚴鑫點頭:“你說的有道理,不過我也沒有想過把所有的年輕人都留在農村,隻是在村裏的工廠也需要年輕的血液,能夠有那麽幾十個年輕人帶在咱們的工廠就可以了。”
肖詩語笑著說道:“我們公司接下來幾年時間都需要招聘大量的員工,這裏的年輕人要是有那個意願,可以去我那邊上班,以後的上升空間還是有的。”
家族企業不大好,在公司中安排親友上班,很容易就出問題。
但是給一些老鄉來安排工作,倒不會出太大的問題。
老鄉的情份也就那樣,該懲罰懲罰,該開除開除,管理上跟普通的員工沒太大的區別。
外賣行業以後會成為一個很大的行業,現在加入公司,隻要認真踏實的工作,上升空間很大,成為一個新興市場的骨幹人員,完全沒問題。
嚴鑫覺得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帶領著村子裏的人致富,也包括了給村裏的年輕人找一份有上升空間的工作。
年紀大的在村辦企業上班,年輕的,更有發展潛力的,幫他們安排大城市的工作,讓大家的勞動更有價值,這也能讓大家變得更富裕。
在農村家庭裏,若是做父母的在村辦企業上班,做子女的在大城市上班,除了七十以上的老人和還在讀書的孩子,其餘的人都有工作,那就能算得上是一個富裕的家庭。
他對白小玲說道:“你可以跟你那女同學說一下,要是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的,不介意去送外賣的,可以來食語公司上班,告訴他們隻要認真的做事,上升空間很大。”
“沒問題。”白小玲道。
他們說的都是普通的打工者,那就沒有讀過大學的,沒什麽前途的年輕人。
有前途的年輕人,自己也會尋找到適合的工作,不需要他們操心。
當然,要是村子裏的大學生願意到他們的公司上班,那他們也願意去培養。
——誰不希望公司多一些自己人呢?
回家的路上說著這些東西,白小玲突然對嚴鑫說道:
“哥,我覺得我們現在做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嚴鑫還沒有說話,馮曦就先笑了起來:
“先富帶動後富,帶領著家鄉父老一起走向富裕,本來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要是沒有意義,你覺得你哥會把精力用在這種沒什麽利益的企業上嗎?”
白小玲點頭:“是哦!”
也笑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又說道:“我哥在做這麽了不起的事情,我覺得還挺自豪的。”
幾個女人都點頭。
這確實是一件讓人感覺到自豪的事情。
人生的意義,也不全在於賺錢。
回到家,幾個人換了鞋子就跑去廚房,那裏燒著火。
大冬天的,又是下雪天,村裏大多數家庭都會烤火禦寒。
這裏沒有炕,也沒有暖氣,冷的時候基本上也就是燒一個火爐,大家圍著火爐烤火。
有些裝修好的房子,不願意把房間裏麵弄得烏煙瘴氣的,就會選擇用電烤箱。
但是,現在農村的電力並不是那麽的豐富,線路建設也不是那麽好,現在的電烤箱功率又太大了,一個組有那麽四五家用,就會讓電壓不穩。
一般情況下都不會選擇用電烤箱,也不怎麽舍得用這種大功率的電器取暖。
嚴鑫給父母的房間裏裝了空調,也是能夠製暖的,但是他們一次都沒用過。
也就是最熱的時候會開幾天空調。
嚴鑫現在回家了,家裏幾台空調,也就他那個臥室開了——然後幾個人都擠在他那一張**。
不是舍不得電費,主要還是得考慮一下線路的承受問題。
在嚴鑫的記憶中,夏天和過年期間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一直到了16年線路改造之後才解決。
他雖然有了錢,可這基礎建設的問題,還真幫不上什麽忙。
就這麽個億萬富翁,大雪天的回到家裏,還是得進廚房烤火。
——也不是說不可以改進他們家的供暖設施,但是這樣冷的天氣一年沒有幾次,甚至一年都不見得有一次,不是太有必要。
而且今天他們要不是在外麵跑半天,也不會有多冷。
——就這裏的冬天,不出門的話,捂在被窩裏麵,再冷的天氣也不會覺得有多冷,甚至都不需要開空調取暖。
他們回來的時候,老兩口已經開始做午飯了。
知道他們要回家了,就從灶膛裏退出火來,將一個爐子給燒了起來,讓他們一回來就可以烤火取曖。
嚴鑫還過去炒了兩個菜。
另外幾個都在烤火。
艾莉莉要幫著嚴鑫炒菜,被嚴鑫給推了回去:“你就坐在那裏烤火吧,你是客人,可不能天天都讓你來做飯。”
吳秀英本來在炒菜的,被嚴鑫給替了下來,也隻能坐在火爐邊烤火。
嚴爸就坐在灶前燒火,順便也能烤火。
吳秀紅笑著問她們:“這麽大雪天氣,你們出去玩,玩得開心嗎?”
“挺開心的。”艾莉莉和肖詩語都這麽回答。
白小玲笑著說道:“今天我們去爬山,還看到了彭豔呢,媽,你還記得她嗎?”
“彭老大家的女兒嘛?”吳秀紅想了起來,“跟你一起讀過書,胖乎乎的。”
“她現在可沒那麽胖了,”白小玲笑道,“我跟她聊了很久,她還說想去咱們的酸菜加工廠上班呢。”
“啊?”吳秀紅愣了一下,“廠裏要招年輕人嗎?那村子裏麵老的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