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他所擁有的神魂力,已然達到了“出其不意、亂敵於無形”的水準。

 當然,對手隻限於武徒以下級別。

 激烈的對戰之中,如果突然使用神魂力進行攻擊,絕對可讓對手產生瞬間的昏亂迷茫。

 雖然不能直接製敵,但對戰之時,豈容疏忽?

 瞬間的失神,已足以致命!

 ……

 興奮一番之後,艾衝浪開始試著用神魂力操控死物——一株草、一支筆、一枚獸晶、一尊硯台…

 控製的對象不但越來越重,而且熟練度也是越來越高。

 突發奇想之下,甚至可以在身體周圍,形成一道以神魂力和內力混合組成的無形防禦牆。

 防禦牆雖然還很脆弱,但對神魂攻擊,對飛針、鐵釘等細小暗器全範圍打擊,可以起到一定的遲滯作用。

 艾衝浪也曾試圖以神魂力或內力單獨築牆,但久試之下卻無一成功。

 顯然,還力有未逮。

 單純論防禦力,如今的艾衝浪,仍然不及摘取火樹銀花果時,遇到的那隻獨角獸。

 ……

 一個月後。

 進步神速的艾衝浪,已經可隔空操控五斤重的物什。

 隻不過,距離隻能在一米之內。

 而且,還難以做到得心應手。

 即便如此,越玩越嗨的艾衝浪,仍然興致高昂。

 他內心非常清楚——

 使用神魂力入侵對方腦海,確實是極為隱秘的做法,確實可以達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危險性也是極強:如果對方也是神魂修煉強者,很可能會一舉“吃掉”自己侵入的神魂力。

 神魂力受損,神識必然受損。

 神識受損,則元神也必然受損。

 如果一來,勢必反受其害。

 而以神魂力操控細沙、碎石、枯枝等戰場不起眼之物,進行出其不意的偷襲,絕對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最算不能建功,自己的神魂力也不會受製於人,更不會受損。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雖然聽起來有些消極,但在生死搏殺的戰場,卻不失為一條生存之道。

 高手過招,交手之初大都會進行試探,正是出於謹慎行事的考慮。

 ……

 學無止境。

 艾衝浪這一舉措,就連“丹田大能”也是讚歎不已:“小腦袋挺管用啊!”

 “有什麽用?就是弄著玩而已,屆時好拿這個小把戲追求女票。”艾衝浪就是“趕著不走、牽著倒退”的驢脾氣,你越是踩他,他越是高調;你越是捧他,他越是低調。

 “弄著玩?還想藏著掖著?”

 “真有用?且說來聽聽。”

 “如果將神魂力、內力均修煉到了收發自如的程度,大可以四箭齊發。”

 “怎麽個四箭齊發?”

 “神魂力入侵、絕招強擊、用神魂力和常規手段操控暗器偷襲,這不是四箭齊發?”

 “咦,經前輩提醒,還真可以如此操作。驟然發難之下,對方必然中招!”

 “那也不一定!如果綜合戰力相差甚遠,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還會遭受雷霆反擊。如果相差不多,確實可以一擊奏效。”

 “這樣啊!那豈非很是雞肋?”

 “與強悍的實力相比,它確實是雞肋。但在你的實力不足以傲視群雄之前,多一項攻擊技能,總歸是好的。”

 “也是!一切陰謀詭計,在無比強大的實力麵前,都會不堪一擊。”

 “沒錯!武士、武師、先天武師等,就算再足智多謀,如果對手是皇極以上強者,恐怕也是毫無勝算。”

 ……

 武道一途,與其他未知領域一樣,總是讓人情不自禁,總是催人奮力前行。

 又是兩個月後。

 第九塔層,再也不能給艾衝浪絲毫壓力。

 此時,“後羿”器靈,早已吃飽喝足,安靜地躺在空間戒指之中進入沉睡。

 而“丹田大能”的修煉進度,似乎也變得緩慢異常。

 他知道,該出關了!

 可是,艾衝浪出關的念頭剛剛升起,冥冥之中,突然有一道若有若無的聲音在呼喚:“此處還有秘密,武功大成之後,再來一趟吧。”

 艾衝浪甚感詫異之餘,也是將這道莫明其妙的呼喚銘記於心。

 他決定,武功大成之時,就是重返此地之時。

 ……

 離開之前,艾衝浪再次全麵檢視了一番自己的收獲。

 他首先察看的是神魂力。

 甫一內視,頓時驚叫出聲:“如此之弱的神魂力,竟然也有液態的存在了?”

 “很奇怪麽?在神魂力這麽濃鬱的場所,修煉了半年之久,如果還不能形成神魂液,你就太弱雞了!”

 “丹田大能”恰好也於此時結束了修煉。

 “神魂力濃鬱就能形成神魂液?”

 “那是當然!否則,雨水又是如何形成的?”

 “雨水可不一樣,三種雨水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

 “雨水就是雨水,還特麽分種類?而且還是三種之多?小子你不會是故意唬人吧!本大神還是有點文化滴。”

 “反正修煉已告一段落,本帥鍋這就給你科普一下?”

 “來吧,本大神也當一回學子。”

 ……

 “第一種,鋒麵雨。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與來自陸地的冷空氣在空中狹路相逢,從而形成一條既長且寬的降雨帶,這就是鋒麵雨。”

 “也就是會大範圍降雨?”

 “不錯!雨水從四麵八方複歸大海,再次形成暖濕氣流,再次形成鋒麵雨。如此周而複始,大海永不枯竭。所以才有‘大海啊,你為什麽全是水!’的感歎。”

 “去去,大海不全是水,還能是山麽?你小子就會無病呻吟!那第二種呢?”

 ……

 “第二種,對流雨。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之下,局部地區的曖濕空氣急劇上升,遇冷凝結之後,會很快形成降雨。這就是對流雨,也被稱之為暴雨。”

 “也就是常說的局部大暴雨?”

 “咦,大話嘮還真懂得一些?所謂‘東邊日頭西邊雨’,說的就是這種自然現象。”

 “本大神也是文化人,之前不是說過了嗎?別廢話,直接說第三種。”

 “第三種,地形雨。同樣是來自海洋的暖溫氣流,在遇到山脈之後,被迫上升,從而與對流雨一樣,遇冷凝結,形成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