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凱峰淡笑道:“老將軍,就是因為侯賽因逐漸疏遠伊德裏斯,我才更要去內湖國。”

“我不去,有些事情將會出現我們不可掌控的變數。”

輕輕地喝了兩口茶葉,林凱峰說道:“內湖國位於黑洲大陸中心位置,既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我們重要的資源立足點。”

聞言,劉老將軍拉了一把椅子坐在林凱峰對麵。

“高盧和米國會聽之任之嗎?”

“老將軍,我們的目光應該放的長遠一些,黑洲地區確實是米國和高盧的必爭之地,但是在蘇盟垮塌之前,沙漠地區才是他們的關注重點。

林凱峰篤定西方的關注重心是沙漠石油地區。

麵對日漸不利的經濟情況,米國唯有一個破局辦法。

將美刀與石油徹底鎖死。

高盧雖然在黑洲擁有著一定的影響力,但和十幾年前相比,已經是大不如前。

隻要林凱峰暫時不和兩個國家,發生直接的利益衝突,他們不會過度打壓北方機械集團在內湖國的發展。

至於說不久之後的改朝換代。

這種事情放在黑洲,簡直就是家常便飯。

不論是侯賽因當統領,還是伊德裏斯取而代之。

對西方列強來說,完全沒有區別。

他們在乎的隻有自己的利益。

“縱然美刀早已經和石油交易掛鉤,但是這種綁定並不穩定,蘇盟的軍隊依舊駐紮在沙漠地區,蘇盟一天不走,米國就不會將太多的精力投入到黑洲。”

“當然,再過幾年,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我們這個時候不入局,再想從黑洲獲得發展所需的各類礦產資源,難度將會成倍的增加。”

劉老將軍遲疑道:“你說再過幾年,指的是蘇盟徹底垮塌,米國實現自己一家獨大的地位,屆時通過全方位的影響力,穩定美刀的石油交易貨幣地位?”

“正是如此。”

林凱峰說道:“1971開始,米國與沙漠石油國簽署了結算協議,由於這些年來的各種不當人舉動,沙漠國家對米國極為反感,表麵和米國親近背地裏一直是同床異夢。”

“蘇盟存在一天,米國就不敢將事情做得太絕,當蘇盟不複存在,沙漠各國也就失去了自左右逢源的機會,米國的影響力會全麵滲透到沙漠地帶,美刀也將擁有了無可撼動的結算地位。”

米國能在蘇盟垮塌後,迅速搶占東方陣營留下的真空地帶。

靠的不單是龐大的軍隊。

還有與石油掛鉤的美刀。

蘇盟分崩離析之際,米國帶領多國部隊向拉克國開戰。

四十多天的時間,米國幾乎以零傷亡的代價,全殲了敵人的主力部隊。

幾十萬軍隊被米國的打得暈頭轉向。

此戰過後,世界各國驚訝的發現。

自己的軍事力量和軍事理論,和米國比起來差了整整一個時代。

電子信息戰使傳統的機械化軍事理念變得落後。

拉克國的防空武器在隱形戰機麵前,起不到任何防禦作用。

指揮係統受到電子戰癱瘓,指揮部聯係不到下麵的軍官,軍官聯係不到自己的部隊。

一場海陸通一體協同戰爭,奠定了米國一家獨大的霸主地位。

不但讓全球感受到了米國恐怖的軍事實力。

更讓米國將沙漠石油牢牢地捏在手裏。

各國想從沙漠國家買石油,首先要有足夠多的美刀。

美刀既是石油,石油等於美刀。

掌握了石油結算貨幣權,米國等於掌握全球經濟命脈。

一旦米國發生經濟危機,首先做的一定是加大印鈔量。

大量的發行貨幣,美刀流入到全球各國。

各國用美刀結算石油,同時還會購買米國的國債。

裏裏外外,米國掙得盆滿缽滿。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這也是為什麽,林凱峰認為蘇盟目前絕對不能倒。

一旦蘇盟倒了,龍國不但要直麵米國的威脅,還要拿出更大的代價,破壞美刀與石油綁定這件事。

“黑洲地區雖然是西方列強的固有地盤,但影響力相對較弱,屬於現階段最好的切入點。”

林凱峰笑著說道:“老將軍,你我都清楚,龍國發展的越快,對於各類生產材料的需求也就越大,目前,國家的發展速度猶如高速公路行駛的汽車,汽車想要一直保持現在的速度,必須確保油料供應不會出現問題。”

“協助國家發展的科研人員,咱們可以通過自主培養,從蘇盟挖牆角的方式進行解決,但是各類資源和材料呢?”

“國內的礦產資源豐富,但也是用一點少一點,米國和發達國家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沙漠世界,對黑洲大陸的關注程度有限,黑洲又是全球最大的礦產資源儲存地。”

“多年來,我們對黑洲國家進行援建,人道幫助,獲得了一定影響力和好感。”

“現在,我們需要的不但是加強影響力,還要獲得大量的實際利益,什麽是實際利益?當然是他們的礦產資源。”

三百六十五行,凡是和工業相關的行業,幾乎都要用到銅。

小到家用電器,大到飛機坦克,衛星,火箭。

哪一樣都少不了銅。

除了銅,其他有色金屬同樣重要。

憑什麽西方人能將國內礦產資源進行儲備,從國外獲取發展所需的資源。

龍國就不能這麽做呢?

龍國的礦產資源

劉老將軍感慨道:“正像你說的,國家的發展速度一年比一年快,資源供應出現明顯的滯後,這些年來,我們每年都在加大對外的資源進口數量。”

“今天,外國能夠按照我們的需求,供應各類金屬,一旦翻臉,我們的資源供應必然會受到影響。”

“你辦事,我是放心的,按你的想法去做吧,通過企業投資的方式,與這些黑洲國家加強聯係,購買他們的礦山和資源。”

有些事情,林凱峰能做,官方卻不能做。

第二天,林凱峰啟程返回北方機械集團。

內湖國統領侯賽因性格喜怒無常,戰爭還沒有勝利,已經準備卸磨殺驢了。

通過使館發來邀請,以統領的名義邀請林凱峰前往內湖國考察。

屆時,侯賽因會親自和林凱峰商議合作

看上去誠意滿滿,實則全是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