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查爾斯的預料之中。

除了大祭司們投降的反應實在是過於迅捷這一點。哪怕是查爾斯,也絕沒有想過…在他剛把城 打通之後不到十分鍾,大祭司們就立刻向他投降了。若非是查爾斯能看得見那黃色和淺綠色的名字,恐怕他真的會突然心生“你們怕不是要謀害朕”的想法。

八位大祭司中,隻有兩位的名字一開始帶有一些淡紅。而在查爾斯接受他們的投降之後,他們的名字也由紅轉黃,非常幸運的變為了中立他們為了證明查爾斯繼承聖王之位的合理性,甚至編造 了謊言。聲稱查爾斯是阿胡拉欽定的救世主、查拉圖斯特拉的第三子。大祭司們甚至宣稱,“聖冕之所以先前沒有選定他們中的任何 人,那是因為查爾斯還沒有來到波斯”。這話不光是轉移了之前人們對大條司們的懷疑,也讓莫裏弑君弑父的罪行徹底坐實。不然的話,大祭司們怎麽可能會遲遲不選新的聖王?而且這也不可能是查爾斯賄賂了大祭司一區區來自 法蘭克的小王,怎麽可能在沒有來到波斯的情況下,就控製了近乎所有的大祭司?查爾斯能夠做到這種事的可能性,怕是比直接打穿波斯的可能性都低。如今的天選之王查爾斯已然擊潰了大祭司莫裏,將這個弑君弑父的叛逆處決,於泰耐聖臨。

“若非他們之中出了兩個貪戀凡間的權力、而與啊胡拉的旨意相悖的叛徒,祭司們原本應該在查爾斯來到泰西封前,便在城外跪地迎接才這樣的消息,很快在整個波斯擴散開來。即使是查爾斯,也對他們強烈的求生欲很是欽佩。這樣的消息擴散出去之後,查爾斯還真不太好對他們下手了。畢竟他們之中的 “叛徒”已經被阿胡拉自行動手鏟除,那麽作為被阿胡拉欽定的聖王,卻自己動手再除掉幾個,又是幾個意思?

是你不相信阿胡拉瑪茲達,還是能拿得出他們又新叛了教的證據?明明宣傳你的統治正確性的人之中就有他們一份。你否定了他們的身份。是否也要一並否定他們所持的言論?

這無疑是兩敗俱傷之舉。因此。在大祭司們努力宣傳查爾斯統治的正確性和神聖性的同時,他們卻反而因此得以活命。

畢竟在政治上,並不存在“一個人”。而是“一個聲音”; 所以他們也無需殺死一個人,而隻需要移去一個障礙物。查爾斯知道他們是聰人,大祭司們自然也知道所羅門王也是聰明人。

於是,雙方就達成了一種共犯般的默契。一一這就 與隔壁的哥特貴族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對於大祭司們來說,若是忽略查爾斯的身份…他的到來反而是解決了可能導致波斯崩潰的重大隱患。他們不希望海桑成為新代的聖王,但阿胡拉也不允許他們侍奉過於好戰的莫裏。可他們卻在偽造了卡瓦德六世的死亡之後,遲遲沒能拿到聖冕。這已經不是國內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大的問題了。甚至許多聖都開始懷疑是否這一代的大祭司們誰都沒有得到阿胡拉的承認。盡管他們其實清對了…然而大祭司們卻不可能承認這件事。但他們這些日子裏,兩次讓自己的私兵和外國的雇傭兵衝到地下,試圖殺死卡瓦德六世。卻都被那些聖衛打了回來。

於是,大祭司們陷入了僵局。

想要利用全國的軍事力量去主動的打擊莫裏,就必須由聖王出麵進行動員,並正式剝奪莫裏的一切聖職;而若是他們做不到這一點,就必須等莫裏主動攻打泰西封,才能以反守反擊的名義越權號令全國軍力。

可若是他們真的等到莫裏準備好了…他們真的能守得住嗎?莫裏回來的時候,收買了他們的一些人散布真相怎麽辦?

這是一個無解的循環一想要擊潰莫裏,就必須動員全國軍力;動員全國軍力,就要讓莫裏先攻打泰西封;莫裏一旦攻打泰西封,很有可能他們就會處於輿論下風。那時再想要擊潰莫裏,就沒這麽簡單了。

而唯一能碾壓地下聖衛,強行奪得聖冕的武力,卻偏偏掐在他們的敵人莫裏手中。因此他們想要結束這個惡性循環的辦法也沒有。

唯一的辦法,就是外援。

查爾斯已然擊殺過了莫裏,他隻要再殺掉聖王、一切就死無對證了。

即使那個時候查爾斯得知了真相,又能如何?他現在已經是下一代的聖王了,也不可能幫助聖E反過來清理掉他們。這些大祭司,可都是他的支持者和擁戴者一至少是明麵 上的。

失去了大祭司的支持,他就將直接失去對祭司階級的控製,進而失去宣稱權。

一假如巴力對他不管不顧的話。

“所以說,這下麵就是卡瓦德六世?”

查爾斯對著身邊的大祭司問道。

他的語氣平和,聽不出什麽意味。又因為窗戶被釘死,昏暗的環境光也讓大祭司也看不出查爾斯的表情。

不過,這位年邁的大祭司倒也幹脆沒有抬頭。

他隻是立刻點了點頭,以蒼老卻穩定的聲音答道:“是的,聖王陛下。您的聖冕便在下麵“不過…下麵有許多 暴徒。您還是多叫些人和您一起去才安全。’大祭司低聲勸道。

他看了一眼查爾斯身邊的配置,很是擔憂。這位尊敬的所羅門王,隻帶上了他的王後和所羅教的圖平督識,便想要進入地下室…甚至都沒有帶武器。

不過這樣也好。畢竟他們手無寸鐵,也不會被認為是敵人。或許能長個記性,安全的上來吧一當然,其實他上不來,也沒有什麽大問題。大祭司恭敬地彎著腰,看著三個人走下去,無聲的笑了一下所羅門王能殺掉聖王也好,被聖王殺掉也好;他能上來也好。上不來也好。

總之…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