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士及祭司遠遠看著比拿雅突然拔出劍一步跨入帳幕之中,頓時發出陣陣驚呼。
在極短暫的沉默之後,人群中猛然爆發出巨大的聲浪,一同高聲向所羅門討伐在帳幕中殺人的比拿雅。
“褻瀆!這是褻瀆!”
“王,比拿雅他居然……”
“——都安靜!”
所羅門突然高聲怒喝。
那一瞬間,從他身上迸發出的強烈存在感宛如實質,將眾民不滿的話語全部噎回了喉嚨中。
然而和他們所預料的不同——所羅門不禁沒有對比拿雅降罪,反倒回過頭來對以色列眾民高聲斥喝:“你們都有罪了!”
“你們愚鈍、行了悖逆事,這便是做了大惡!”
他七日前與魔神巴力搏鬥帶來的威懾力完全沒有散去。此時所羅門這話一出,人民便紛紛惶恐起來。
就在這時,所羅門安排在人群中的演員如約定好的一般紛紛跪下,不明所以的人也下意識的跟著跪了下來。這人群便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嘩啦啦的跪倒一片。極少數站著的人,也被裹挾著一並跪下。
而在開口將人們嚇住之後,所羅門的聲音便再度溫和了下來:“你們定有疑問,為何我說你們行了悖逆事。”
“那是因為,你們隻看到有人的皮被戳傷,不知肉是有恙的,便斷定拿刀的人是有罪的。於是你們殺害切下腐肉的人,實際上便害了兩個人。”
“你們不知道,約押殺了兩個又義又好的人……那就是押尼珥和亞瑪撒。他殺這兩人,是因為大衛打算推他們做元帥,這就大大動搖了約押所吃的好處。”
所羅門將目光掃過嘩然的眾民,再度開口道:“你們如今應見,約押對神並無尊敬——他如今闖入帳幕,握住祭壇的兩角,是因為他的主子亞多尼雅這樣做並因此得活。所以他也想複興這僭越之舉,以求得活。”
“——所以我說,約押有罪了!”
所羅門鏗鏘有力,高聲呼喝。
他話音剛落,便有響雷在空中轟然響起,一道雷霆劈向了帳幕前的金壇。
那祭壇中還有上次平安祭時留下的油膏和血肉,被雷一擊、便有火焰立刻熊熊燃起。
隻見麵向眾人的所羅門背後火光通天,眾人紛紛一驚,不敢直視所羅門,隻能渾身觳觫向所羅門及他身後的帳幕恭敬下拜。
所羅門俯視著眾人繼續說道,聲音在拜蒙的加持下變得更高昂、更具威嚴:“約押因殺新元帥而定罪,他便應被新元帥殺;他用刀殺了兩個比他又義又好的人,便應得被刀殺的報應!如今他闖入帳幕、褻瀆主的祭壇而不死的原因,便是因為他的報應未到!”
“——約押就是那塊腐肉,比拿雅就是那持刀的人!你們看不清這其中的關節,便先嚷嚷著要斷比拿雅的罪,你們便是有罪了!”
所羅門高聲怒斥,聲如炸雷。
眾人大驚,紛紛向所羅門求饒。隻有極少數的人臉上稍又不滿不服,卻也不再做聲。
所羅門目光掃動,將眾人的反應及名字的顏色記在心底。
他這麽一逼,那些真正服從約押或者亞多尼雅的叛逆,和僅僅是盲從的無辜者便立刻區分了出來。原本是紅黃綠三色相見的人群,如今已經徹底變成了絕大多數的綠色和三四個淡紅。
——穩了。
所羅門心中暗道。
這些隱藏起來、至今對所羅門仍有敵意的人,便是所羅門接下來首先要剪除的內敵。
比拿雅終於從帳幕中出來——他雖在神的帳中,卻也被那近在咫尺的雷聲嚇的不輕。如今心情稍微平複下來,才敢離開帳幕。
他望了一眼熊熊燃燒的祭壇,向著跪拜的眾民高舉手中染血的刀劍,向眾人宣告:“是我,用刀殺了約押——如他用刀殺了以色列的兩個元帥一般!”
“如此——”
所羅門的聲音再度變大,隆隆響起。
他的身上猛然閃耀著奪目的光輝,其聲撼人心魄:“約押的報應便消了!”
“——你們抬頭看!約押的懲罰到了!”
所羅門回過神來,伸手指向帳幕。
他那高昂的聲音剛剛落下,第二道天雷便從天而落,精準的落在帳幕之中!
那帳幕瞬間燃燒起來,伏在祭壇上的約押的屍體頓時燃起大火、祭壇上的血也被燒幹。但祭壇本身卻依舊完好無損。
在雷聲再度響起的那一瞬間,惶恐不安伏在地上的人們才驚愕的抬起頭來。
但他們所能看到的,也就隻有背對著他們的所羅門、麵對著他們舉起刀劍的比拿雅,以及那正在熊熊燃燒的帳幕。
“天佑所羅門王!”
就在這時,人群中所羅門事先安排好的人便高聲叫道:“天佑元帥比拿雅!”
“天佑所羅門王!天佑元帥比拿雅——”
在那震撼人心的奇跡之下,見證了“神跡”的人們也同時高聲讚美所羅門和比拿雅。
所羅門對著突然被人們跪拜讚美、有些惶恐不安的比拿雅微笑著點了點頭,示意他無需驚慌。
——這一次的雷擊術,效果出奇的好。
所羅門心中暗歎。
最好的地方就在於,那些跪拜在地的人民都忙著向所羅門叩首,他們中的多數都沒有看到雷落下的那一瞬究竟是什麽樣的。
這樣其實比讓他們親眼見證巨雷落下要更好。
沒見證的奇跡,比見證的奇跡更偉大;單次的奇跡,比複行的奇跡更珍貴——那有實體的神像,和僅存於心中的神相比,當然是後者會更加長久。
反正這雷擊術的意義,也隻是從第三方強調“約押有罪了”這個觀點是正確無誤而已。
因為群眾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簡單的。並且他們隻要認可某人的一部分觀點,一般就會連同另外一部分一並認同——並且這種習慣是人類“學習”這種行為的延伸,是不易改正的某種行為本能。
即使在未來,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都是少之又少。在這個古早的年代,所羅門在輿論戰上擁有著無解的強度。
既然巨雷會落下,那麽就證明了約押有罪;既然人們認同了約押有罪,自然也會下意識的將“比拿雅無罪”的概念一並接受——即使這其中並沒有邏輯關係也是一樣。
如此,約押多年所積蓄的威望,就會全數轉移到所羅門和比拿雅的身上。而且為主發言的所羅門分到的部分,會比僅僅是作為活報應的比拿雅要更多。
而且所羅門所圖的,也不僅僅隻是威望而已。
比拿雅是耶何耶大的兒子,也是以色列知名的勇士。他不缺威望,而七天前才過火而不傷、正麵擊退魔神巴力的所羅門更不缺威望。
——他想要的,是動搖以色列固有的、落後的習慣法。
比拿雅在帳中殺人,這無疑是違反了上帝誡命的行為。但他卻沒有遭雷擊、甚至還將得到大元帥之職,而被他殺的約押卻反而被雷擊懲罰,死無全屍……
這就意味著,所羅門的話比祭司們的話更大。他之前說的比喻就是為了向眾人強調,他的解釋會比常人更智慧、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東西——因而,在他和的話和祭司的話衝突的時候,應該優先相信所羅門的話。
這也就意味著,所羅門終於取得了對以色列傳統的“最終解釋權”。
——僅需約押一條沒用的命,便足以同時找到整肅軍隊和祭司的借口和根據。這可是一筆大賺的買賣。
如今民心已順、威望正高……正是開始整肅以色列高層的時機。
先對祭司們出手吧。
所羅門望著熊熊燃燒的祭壇,眼中火光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