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魔都,夜幕降臨,霓虹燈光映照著城市的繁華。
此刻,一檔大型直播觀察類節目:《吾家有娃初長成》,正在全國觀眾的期待中正式拉開帷幕。
舞台中央,璀璨的燈光交錯,一塊巨大的LED屏幕閃爍著節目的標誌。
場館內人聲鼎沸,直播間的彈幕更是如洪流般滾動:
“終於開播了!看看別人家孩子怎麽養!”
“聽說有反傳統育兒家庭?好奇!”
“專家坐鎮,求科學育兒指南!”
主持人謝啦啦登場,一身職業裝幹練利落,舉起話筒,笑容滿麵:“歡迎大家收看大型家庭育兒觀察類真人秀,《吾家有娃初長成》!”
全場掌聲雷動,直播間的在線人數在短短幾分鍾內突破百萬,持續攀升。
“十組不同背景的家庭,十種不同的育兒方式,他們將在這個舞台上接受全網的檢驗!”
謝啦啦語氣高昂。
“每天,你們——我的觀眾,將通過投票決定哪組家庭能留下,誰又將被淘汰!最後的勝出者,將贏得百萬育兒基金!”
觀眾們的情緒被徹底點燃,彈幕飆升:
“百萬?養孩子的錢有著落了!”
“但凡讓我家崽看一眼學習型家庭,哪怕是一秒!”
評委席上,三位教育專家表情各異,有人端坐凝神,有人輕聲交談,顯然對即將登場的家庭充滿期待。
直播正式開始,首組家庭登場!
屏幕亮起,一號家庭的短片播放。
鏡頭掃過一間整潔的書房,書架上堆滿了從兒童讀物到高考教輔的書籍,甚至牆壁上還掛著名人名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畫麵中,父親付國生戴著一副金絲眼鏡,神態儒雅,正在耐心地輔導兒子付寶寫作業。
而小男孩則端坐桌前,握筆工整,眼神專注,作業本上一行行筆跡流暢的字跡令人驚歎。
直播間瞬間炸開了鍋:
“人家五年級,這字已經可以參加書法比賽了吧?”
“我孩子五年級,字能不能認清還是個問題……”
鏡頭回到舞台,謝啦啦微笑問道:“付先生,您能介紹一下您的育兒理念嗎?”
付國生推了推眼鏡,語氣沉穩:“學習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務。我希望他未來能考入頂尖大學,所以從小就培養他的學習習慣。”
網友們的彈幕紛紛滾動:
“卷王本王!”
“但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孩子未來大概率成功……”
專家評委點頭認可:“良好的學習習慣確實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號家庭完美落幕,贏得了大量好評與羨慕。
舞台燈光一變,二號家庭登場。
大屏幕上,一段旅行Vlog緩緩展開。
金色沙漠中騎駱駝的母女、巴黎街頭的露天咖啡館、馬爾代夫的碧海藍天……
母親閔柔身穿休閑服,笑容自信:“我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世界是最好的課堂。”
網友沸騰了:“人生贏家!小孩子直接世界公民!”
“這就是有錢人的育兒方式?”
但當鏡頭切換到女兒閔小清時,爭議出現了。
“小清,你現在在哪上學呢?”
小女孩眨了眨眼:“我不在學校上課,媽媽說旅行就是最好的教育。”
直播間頓時嘩然!
“這孩子不上學?!”
“雖然很羨慕,但不上學是不是有點離譜?”
主持人委婉地問道:“那她的文化課學習如何安排?”
閔柔依舊微笑:“我們請了國際名師線上授課。”
觀眾的情緒從向往變成質疑,最終變成現實的無奈:
“說白了,這種育兒方式還是得有錢。”
“普通人家的孩子,哪有這樣的資源……”
專家評委點頭:“見識固然重要,但基礎教育同樣不能忽視。”
二號家庭的出場,讓觀眾在短暫的憧憬後,回歸現實。
隨著節目的推進,不同育兒方式輪番上場。
有的家庭主張佛係養育,孩子自由發展;
有的家庭采取軍事化管理,孩子的日程安排精確到分鍾;
還有的家庭全力培養藝術天賦,讓孩子練琴、跳舞、繪畫……
網友們在驚歎之餘,也開始思考:“到底哪種教育才是最好的?”
專家點評時說道:“育兒方式沒有絕對的對錯,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成長路徑。”
終於,壓軸登場的十號家庭登場了!
主持人介紹:“接下來,是本次節目風格最特別的家庭:李四和他的兒子李飛!”
燈光亮起,鏡頭對準一位年輕父親。他身穿普通T恤,笑容隨和,一開口便不同凡響:
“大家好,我是李四,自稱諾貝爾文學獎讀者、世界五百強簡曆投遞者、奧運會電視機前解說員。”
直播間一片安靜,然後。
“哈哈哈哈哈哈哈!”
網友們集體爆笑:
“這自我介紹怎麽回事?”
“終於來了個不卷的!”
李四繼續:“至於我家小飛,他是工人子弟學校一年級學生,愛吃炸雞,討厭做作業。”
全場再度大笑。
最後,他拋出震撼彈:
“我的育兒理念是:輸在起跑線總比輸在終點好,還省得我兒一頓跑。”
彈幕炸裂:
“????”
“我竟無言以對。”
“高手,這絕對是高手!”
評委們表情微妙,專家們陷入沉思,網友們熱烈討論。
十號家庭的另類宣言,與前九組形成了鮮明對比,成為全場最大亮點。
節目進入白熱化階段,這對父子真的能在節目中存活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