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叔叔,您好久沒來家裏坐坐了,我爸前段時間還念叨您呢。”蘇煙雨在一旁,乖巧地道。

“哈哈,有時間去就去,煙雨啊,不得不說,你的眼光和你爹一樣毒辣,要是我女兒能找到和小林一樣有才的年輕人就好了。”劉慶豐樂道。

他女兒叫劉清雪,二十幾歲,年紀輕輕就已經靠著一手厲害的古琴,在華國有了不小的名氣。

也是新生代中,古琴造詣最深的年輕人,沒有之一。

對此,劉慶豐非常的自豪。

因為,古琴是華國的文化瑰寶,也是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樂器之一。

他女兒從小就喜歡古琴,愛彈,又有天賦,才能有現在的成就,劉慶豐平時最喜歡的就是誇自己女兒。

“清雪姐回來了?”蘇煙雨被誇獎,心裏美滋滋的。

父母輩是朋友,她和劉清雪自然也認識。

算是玩得好一點的朋友,劉清雪有個願望,那就是將華國古琴文化推廣向全世界,所以她大學就去了國外讀書,休息的時候就去街上彈奏古琴,還會參加各種表演會推廣古琴文化。

這幾年,劉清雪在國外也是小有名氣。

“還沒有,不過快了。”劉慶豐笑著道。

說完,他看向林天青。

“劉叔有話直說。”林天青看出他的欲言又止,旋即說道。

劉慶豐驚訝林天青察言觀色的能力,想了一下後,道:“這次之所以請你來呢,是想讓你給我們節目寫一首歌。”

說完,他看著林天青,等他的回複。

“寫歌?”林天青一愣。

“不知道小林你對古典樂器有沒有研究?”劉慶豐試探問道。

“略懂一點……”

他現在還沒有古典樂器的技能。

不過現在彈藥充足,想要什麽可以隨時定製。

“《華國寶藏》這個節目已經做了三季了,節目組想換一下開場音樂,所以我就想到了你,不過咱們節目是純音樂性質的,而且打算的是用咱們華國古典樂器來演奏,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劉慶豐瞬間就笑了。

他也略有耳聞,林天青這小子喜歡低調,什麽都是略懂,但是他表現出來的可不是略懂。

那次文化交流會上,隻要他說過略懂的東西,展現出來都會驚為天人。

“古典樂器,純音樂……”林天青沉吟,在腦海裏思索著。

純音樂的話倒是有不少。

不過適合這種弘揚傳統文化的,還全是古典民族樂器,質量過關的就沒有幾個了。

“以劉叔節目的性質,找曲神寫想必他們不會拒絕吧?”林天青一邊思索,一邊好奇道。

畢竟這是官方的節目,就算是找華語樂壇那幾個曲神,也沒人會拒絕,甚至還會搶著來。

畢竟這是官方的節目,而且劉慶豐這個大導演的麵子

“之前找過安青那老家夥,不過他好久沒出山了,我們要得急,所以就沒找他……”劉慶豐道。

頓了頓他繼續說道:“這次官方給了我們三千萬的預算,如果你作品很出色的話,我可以給你申請到五千萬的製作費。”

林天青眉頭一掀,他看向劉慶豐,笑著道:“曲子可以做,不過不敢保證能讓您滿意,而且三千萬就不必了,您是長輩,又是我蘇叔的朋友,怎麽能要您的錢呢。”

林天青確實沒想收錢,就像上次吳百玲讓他給戲曲協會寫歌,他也沒收錢。

他不是愣頭青,自然知道有些人情比錢重要。

“咱們公是公,私是私,你既然叫我一聲叔,我怎麽可能讓你吃虧,我就當你答應了哈,三千萬一分不會少你的。”劉慶豐喜笑顏開。

說著,他起身,拍了拍林天青肩膀:“放寬心,這錢又不用我出,咱們不賺白不賺,你也不要有太大壓力,什麽時候寫出來就什麽時候給我。”

“節目快開始了,你們好好準備一下,我們也要去準備了。”

說完,他對林天青眨眨眼。

林天青隻得苦笑著答應下來。

得,又是這種情況。

不要錢還不行,這找誰說理去?

不過想來也對,《華國寶藏》是官方的節目,劉慶豐是導演,他不是製作方,確實輪不到他出錢。

不過,他的話有些矛盾啊,剛才說因為要得急,才沒讓安青寫歌,現在又說不急。

想到這裏,林天青心裏有了一個猜測。

這種等級的導演,不可能會找他邀歌,哪怕是他現在表現得再厲害,也沒有這種可能。

身份越高的時候,人情也就越重,這是哪個世界都一樣的規則。

想到這裏,林天青看向蘇文洋。

“謝了啊,蘇叔。”

沒錯,隻有一個原因,就是蘇文洋替他鋪官方的路。

……

《華國寶藏》是官方製作的一檔大型國寶類節目。

節目摒棄了老舊的思想,請來優秀的演員,現場演繹國寶的故事,為觀眾直觀地介紹華國的那些文化瑰寶。

之前幾期,介紹了許多國寶,有瓷器,有古畫,還有青銅鼎之類的,讓觀眾領略到華國文化的源遠流長。

看著這些經過幾千年的國寶和文化,那種民族自豪感,不自覺地就從心底升了起來。

而這一期,則是講述的碑文和字畫。其中,更多的則是介紹書法的魅力。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於越,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這件千年石碑,名為文經,下麵讓我們隨著鏡頭,一起來領略古人的文化魅力!”

隨著主持人介紹,鏡頭直接推向大屏幕。

然後,觀眾就看到錄製好的國寶視頻。

“文經”記載的是一個古代文人堅持不懈,終於考上狀元的故事。

他考上狀元之時,心生感悟,所以寫下這部經文記錄自己學習的事情。

說是自傳,也可以說是一種自強不息的傳承。

而其中,一筆帶過地提到一位女子,也被無數後人書寫出各種淒美的愛情故事。

“文經”,是華國最著名的一幅碑文,也被譽為文人的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