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對其他事物仁愛,但對人卻不仁愛,那他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仁愛。但如果一個人對其他事物不仁愛,隻對人仁愛,那他還可以算是仁愛。所謂的仁愛,主要是對自己的同類仁愛。所以仁愛之人對待民眾,總是以方便他們為出發點,沒有什麽做不到的。神農的教誨說:“如果有士人到了該耕種的年齡卻不耕種,那麽天下就有人可能因此挨餓;如果有女子到了該織布的年齡卻不織布,那麽天下就有人可能因此受寒。”所以神農親自耕種,妻子親自織布,以此示範給民眾看,帶來實際的利益。賢人不嫌海內路途遙遠,時常在各國的朝廷間往來,他們這樣做並非為了謀求私利,而是真心實意地為民眾著想。如果一個君主能夠把民眾的利益放在首位,那麽天下的人就會歸附他。稱王的人,不一定非要擁有堅固的鎧甲、鋒利的兵器、精選的士兵和訓練有素的武士,也不一定非要摧毀別人的城郭、屠殺別人的士民。上古時代稱王的人很多,但他們的事跡各不相同。他們在當世的緊迫問題上,都能夠關心民眾的利益,為民眾除害,這是他們的共同點。
公輸般製造了高高的雲梯,準備用來攻打宋國。墨子聽到這個消息後,從魯國出發,撕裂衣裳包裹雙腳,日夜不停地趕路,用了十天十夜的時間趕到楚國的郢都。他見到楚王說:“我是北方的鄙陋之人,聽說大王要攻打宋國,真的有這回事嗎?”楚王說:“是的。”墨子說:“您是否認為一定能攻下宋國才攻打它呢?如果攻不下宋國,而且這樣的行為又不正義,您還要攻打它嗎?”楚王說:“如果一定不能攻下宋國,而且這樣的行為又不正義,那為什麽還要攻打它呢?”墨子說:“您說得好。我認為宋國是一定不能攻下的。”楚王說:“公輸般是天下最巧妙的工匠,他已經製造了攻打宋國的器械。”墨子說:“請讓公輸般試著攻打宋國,我來試著防守。”於是公輸般設置了攻打宋國的器械,墨子設置了防守宋國的設備。公輸般多次發起攻擊,但都被墨子成功防守,無法攻入。因此楚王放棄了攻打宋國的計劃。這就是墨子用智慧幫助宋國免除災難的故事。
聖明的君王和通達的士人,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給民眾帶來利益。在上古時代,龍門還沒有開辟,呂梁還沒有治理,黃河在孟門流出,水勢浩大,逆流而上,無論是丘陵、沃衍、平原還是高阜,都被洪水淹沒。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鴻水”。於是大禹疏通黃河,開鑿江道,築起彭蠡的堤防,使東方的土地得到治理。他拯救了一千八百個國家,這是大禹的功績。他勤勞為民,沒有人比大禹更辛苦了。
匡章對惠子說:“您的學問中拋棄了尊嚴,現在卻又尊奉齊王,這是為什麽呢?”惠子說:“假如這裏有一個人,他一定要擊打他心愛的兒子的頭,我可以用石頭代替兒子的頭讓他擊打。”匡章說:“您會拿石頭代替兒子的頭讓他擊打嗎?還是不會呢?”惠子說:“我會拿石頭代替兒子的頭讓他擊打。兒子的頭是重要的,石頭是不重要的。用擊打不重要的東西來避免重要的東西受到傷害,難道不可以嗎?”匡章說:“齊王不停地用兵,不停地攻打別的國家,這是什麽原因呢?”惠子說:“在大的方麵可以稱王天下,在次一等的情況下可以稱霸諸侯。現在如果可以用尊奉齊王的方式來使民眾長壽、避免死亡,這就像用石頭代替心愛的兒子的頭一樣,為什麽不做呢?”民眾在寒冷的時候就希望得到火來取暖,在炎熱的時候就希望得到冰來降溫,在幹燥的時候就希望得到濕潤來滋潤,在潮濕的時候就希望得到幹燥來舒適。雖然寒冷和炎熱、幹燥和潮濕是相反的,但它們給民眾帶來的利益是一樣的。給民眾帶來利益的方式難道隻有一種嗎?隻要適合當時的情況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