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黃粱一夢(1/3)
“封神之戰?”赧王大笑:“大周建國八百年,封神之戰相傳了八百年,但你真的見到過仙魔嗎?所謂闡截兩教,大羅金仙,都不過是傳說罷了。”
青年聞言,搖頭,臉上露出了苦笑:“封神之戰後,****進入了末法時代,修煉條件極為惡化,人心背離,各種爾虞我詐充斥著天地之間,這一切,都會給人類帶來災難。”
“好了,本王不想跟你討論這些不靠譜的東西,你既然自稱天相,本王想讓你給本王算一算,大周天下氣運如何?天地之間,未來百年,誰主沉浮?”周赧王對身旁人使了個眼色。
而他身旁的人立刻奉上一個銀盤,裏麵是白花花的銀子。
要知道,現如今天下動亂,十兩白銀足夠一家四五口,滋潤的活上一年,算一次命,就要百兩,這吸引了不少的行人駐足,遠遠的觀看。
“這個相師在這裏擺攤,聽說已經擺了一個月了。”
“是啊,一個月都沒有人找他看相。”
“看一次,百兩白銀,誰看得起啊。”
“是啊,簡直貴的離譜,恐怕也隻有天子這樣的人才會找他算命。”
“嘿嘿,如果算的不準,會不會被殺頭?”
“我們等等趕路,看看熱鬧,如果那個相師相的不準,說不定天子一怒之下,直接斬了頭顱。”
“何止是斬了頭顱,天子一怒,浮屍百裏,說不定還要誅他家人呢。”
“這樣的相師,一生窮困潦倒,怎麽會有家人,說不定就是孤家寡人一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這也就怪不得他收這麽高的價了,算一次命,一輩子都吃喝不愁了。”
青年輕輕的做了個“請坐。”的手勢,待周赧王坐下之後,他仔細的打量了周赧王一番,然後輕輕歎息一聲。
“王上,你還有三十年帝王之命,三十年後,大周分崩離析,而王上,你也將死於非命。”青年說道。
“大膽。”
“放肆。”周圍的幾個侍衛,紛紛拔出了長刀。
“慢著。”周赧王擺了擺手,幾個侍衛才將長刀收入刀鞘。
“大周到了我這一代,的確氣數將近,八百年惶惶國運,到了今日,已然消耗殆盡,本王即便想要做那一代明君,有所作為,也已經回天乏力,可惜可歎。”周赧王對青年說道。
“王上的確是胸有山河,可惜,國運,人命,都不是一時成敗所能決定,而是牽扯到了天時地利人和,長年累月的積累,才導致了如今的結果,我對王
上的確十分佩服,但大周國運至此,的確已經無力回天了。”青年歎息一聲說道。
擺了擺手,周赧王示意屬下,退後,並將那些看熱鬧的人,全都驅離。
周赧王看著青年,“先生可有什麽良策?”
“王上一死不可避免,這關係著曆史的走向,沒有人能夠去扭轉,不過,我觀天相,王上命星,雖然在三十年後隕落星辰,但也未必沒有一線生機。”
“生機何處?”周赧王急忙問道,雖說他已經對自己的下場有所預料,所在在青年說出他隻有三十年的王命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驚訝,但人能夠活著,誰也不想死,這是本能。
聽到青年說,有一線生機,周赧王急忙詢問。
沉了片刻,青年淡淡的說道:“棄國從道。”
青年隻說了四個字。
“棄國從道?”周赧王喃喃自語,繼而眼睛一亮,直接將屁股下的坐位踢飛,跪了下來。
“還請先生收我為徒?”
青年急忙從桌子後麵,饒了過來,扶起周赧王:“王上,切不可如此,快快請起。”
“先生既然說了破解之法,難道卻又不願意傳我道法?”周赧王急切的說道。
搖了搖頭,青年說道:“我們沒有師徒之緣,不過我卻可以傳王上道法。”
聞言,周赧王才肯站起,臉上帶著興奮之色。
“王兄,不過就是一個江湖術士,他的話你也相信?”
“妹妹,不許胡說。”
這時候,從另一座鳳輦之中走出一個身穿大紅衣服的女子,梳著宮廷髻,長的用傾國傾城一點也不過分,她此刻,正瞪著一雙美麗到了極致的眸子,注視著青年。
“這位姑娘,在下可不是江湖術...”青年微微一笑,正欲說話,當他看到少女的時候,渾身猛地一震,臉上露出了震撼之色,眼神中卻流露出了絲絲的驚駭。
“是你?”
“是什麽?少來套近乎,本姑娘和你不熟,王兄,我們還是趕緊走吧,錯過了秦王的宴席,對主人來說,可不是一件尊重人家的事情。”
“小玉?你......”青年本來平淡的臉上,此刻竟然帶著深深的痛悔,眼角滴下來兩滴淚珠。
“小玉?”少女聞言,本來就要發飆,但看到青年的表情,女人中溫柔的一麵爆發出來,讓她的怒氣頓時消散於無形。
少女被青年的表情,嚇得有些手足無措。
“這位上師?”
搖了搖頭,青年歎息道:“上一世,我沒有保護好你,我修煉
劍道十年,就是為了替你報仇,報仇之後,我苦苦尋覓你三世,沒想到,我們還有見麵的一天。”
“上...一世?”少女臉色有些蒼白,似乎被青年嚇到了。
平複了一下心情,青年微微笑道:“都過去很久了,沒想到我心中的遺憾,還有彌補的一天。”
青年轉頭看向了周赧王:“你不是要拜我為師嗎?我答應了。”
青年跟著周赧王,去了秦國......
見了秦昭襄王,青年對秦昭襄王說道:“你的孫子將會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秦昭襄王很奇怪,這個青年為何會提到他的孫子,說真的,現在,他的孫子他都不知道在哪裏。
回到周赧王的王宮,周赧王問青年:“上師,你說秦昭襄王的孫子會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是怎麽回事?”
青年這樣回答:“他將一統天下,成就真正的天下大同,你說他是不是了不起?”
聞言,周赧王臉色蒼白,喃喃自語:“原來天下大同,始於秦。”
周赧王從此聽從了青年的建議,基本放棄治國理政,而是跟隨他修煉道法。
青年除了傳授周赧王道法之外,周赧王的妹妹也跟隨著他一同學習道法,周赧王雖然知道,上師和自己的妹妹,在前世似乎有什麽瓜葛,但他並沒有去問,而是順其自然。
隨著青年修煉道法,赧王的妹妹越發的佩服青年,她終於相信自己哥哥的目光,青年的確是一個奇人,一身學問浩瀚似海。
那種傳說中的飛天馳騁,縱橫星海的道術,在青年使來,如臂指使,運用自如。
這讓赧王和他妹妹對青年更是言聽計從,他們的修為也一日千裏,就這樣,眨眼過了二十多年。
修道之後,赧王和他的妹妹都已然是半仙之體,歲月的滄桑並沒有在他們身上留下過多的痕跡。
直到有一天,赧王妹妹在祖祠中玩耍,一時興起練起了道法,竟然將祖祠中的神像打碎,當場就嚇的她臉色煞白,大周祖祠,傳聞是從封神之戰後就存在,是大周立國之本。
祖祠神像被打碎,是否也預示著大周氣數已盡?
當青年和赧王問詢趕來,驚訝的從神像中,發現了一個竹簡,竹簡上用上古文字,記載著一些東西。
赧王拿過來,發現自己根本看不懂,這些文字,似乎都是封神之戰前的上古文字,別說是他,就是他那個聰明博學的妹妹,也不認識。
但青年看了上麵的內容之後,臉卻變的蒼白無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