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開眼睛的時候,發現自己身處在一片遼闊的草原上。
剛剛沒過腳踝的青草,夾雜在草叢中,被微風吹拂的無名野花,接近白色的淡粉花瓣輕輕抖動。
應該是初春吧,在山坡的背陰處,還有一些草窩中,還能看到冰雪的痕跡。
迎麵吹來的風中,也確實有著讓胸肺一痛的寒意。
在隨意的散步時,在一堆碎石上找到了有趣的東西。
那是某種動物在這世界上留下的,自己曾經於此地生活的證明。
如果將這半透明的物質從裏到外反轉過來——或者說歸於原位,那就會出現原主人的模樣。
沒有四足也沒有翅膀,沒有背鰭也沒有獨角,隻依靠修長的身體在地麵上搖擺爬行。
無法筆直的前進,也無法後退,與絕大多數的動物都背道而馳,仿佛上天如此決定一般,隻能在被人所厭棄的地方生存。
自然之母創造的生物有很多,而她的喜好也一目了然,有些動物彰顯了力與美,即使是不同種族也可以感受到那不凡的魅力。
而它卻仿佛承受了所有的惡意,冰冷、黑暗、邪惡、扭曲、醜陋......那是連從未見到過的人也會不寒而栗的外表。
沒有可以輔助的肢體,因此隻能張開大口,貪婪的吞食獵物,連咀嚼都不被允許,唯一能存活下去的方法便是如饕鬄般將一切都納入醜陋的巨口中。
名字是“蛇”,在黑暗中捕食的生物,但卻必須依靠陽光才能生存下來。
要問為什麽的話,因為它們連血液都是冷的,就連熱量也要從別處得來。
但它們似乎並非生來便是如此。
在很遠很遠的時代,在神明和人類仍在大地上混居的時候,它們也曾有過翅膀,也曾有過四肢,也曾有過邪惡之外的稱呼。
但是,有一天神明對它說了。
因為你懶惰,所以取走你的四肢;
因為你暴食,所以便使頜骨四分;
因為你傲慢,所以取下染羽之翼;
因為你嫉妒,所以隻能掠奪而活;
因為你**邪,所以親代永無倫理;
因為你貪婪,所以日夜饑腸轆轆;
因為你暴怒,所以既無爪也無角。
回過神來,倒映在水中的已經不是散發著聖潔氣息的神獸,若是長著醜陋大嘴的不祥之物。
當它進食時,連自己都會感到害怕,對如此異形的自己感到痛苦異常。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做錯了事就要被懲罰。
它到底犯了什麽錯呢?
撒,不知道,但是神都那樣說了,那你就肯定做錯了什麽吧——地上的動物們是這樣說的。
是這樣嗎?大概是吧。
它自然不會去質疑神的決定,因為神是平等的愛著他所有的造物,既不會偏愛,也不會錯判。
如果神這樣決定了,那它就應該乖乖的接受,然後祈禱著神會有一日想起它,寬恕它。
......這樣的日子並沒有來。
神的旁邊有了一道和其它動物迥然不同的身影,自誕生起就受到了特別的寵愛。
人是代替神放牧諸多動物的存在,它們在陽光下生活、**,撫育下一代。
蛇躲在角落裏羨慕的偷看著,但自己的樣子會嚇到其它動物,所以不敢上前。
但漸漸的,這種羨慕因為在黑暗中的生活而變成了扭曲的情感。
那是對自己處境的抱怨,以及“如果他們不在就好了”的集合體,或者想要將光明處的美好毀掉,讓他們和自己一樣隻能生活在黑暗裏。
這是【嫉妒】。
它無法咀嚼,也不能切割,所以隻能將捕來的獵物囫圇吞下,大的、小的,無法選擇,隻能以最粗暴的方式塞到身體裏。
這是【暴食】。
因為體內的血液是冷的,所以隻有在陽光中獲得足夠的溫暖才能活動,但它時刻處於黑暗,那醜陋的外表也隻有在黑暗中才不會讓人追打。
於是它無法動彈,一日之中有半日沉睡。
這是【懶惰】。
沒有可以當做夥伴的對象,想要生存就隻能靠自己,所以無論是什麽都不能丟棄,無論是什麽都要拚命的爭取,即使那扭曲的姿態會被昂首闊步的走獸們嘲笑。
這是【貪婪】。
被嘲笑也無計可施,因為沒有會接納自己的存在,個體與群體相對立是件很愚蠢的事情,想要獲勝更是難上加難。
又一次,實在忍無可忍的時候奮起反擊,它鋒利的獠牙和扭曲的身體嚇壞了對方,但對方絲毫不認為是自己錯了,隻是在為蛇的自保感到驚愕,似乎蛇就沒有反抗的權利一般。
於是蛇又有了【暴怒】。
它沒有可以發泄的方式,簡直就像是理性被吞噬了一般,開始無節製的放縱自己。
這是【**邪】。
再一次的來到水邊,看著水中的倒影,它的心中已經毫無波動。
冰冷、邪惡、殘忍的眼神,仿佛從黑暗中遊走出來的不祥紋路,滴落著毒液的醜陋巨口。
簡直就像是“拒絕了世間一切美好”的負麵化身。
終於,蛇變成了神所說的樣子。
神果然是不會錯判的。
看著水中的自己,蛇明白了,自己和其它生物是不同的。
如果不能接受自己的話,那就幹脆遠離它們。
比起被拒絕,一開始就不去靠近便好了。
不是你們拋棄了我,而是我主動否定了你們!
這是【傲慢】。
神的裁決中,最後的一角也被補全了。
誠如神之所說,蛇是會自我墮落的生物,那麽即使變成現在的樣子也是罪有應得,神的先見之明是正確而絕對的。
——這樣想著,蛇扭動著身體前往自己的洞穴,它要離開其它動物,在白色的死神降臨前做好一切準備,獨自一人熬過這個冬季。
沒有同伴也可以繼續生活下去,隻要自己足夠堅強,哪怕是寒冬也可以熬過去。
要問為什麽的話,因為即便是死神也無法在地上停留太久,雖然可能比想象中更漫長,但黑暗終將消退,太陽遲早都會重新照亮世界。
要睡了,這一次比以往都要長一些,但是我一定會醒過來,向那些聚在一起瑟瑟發抖的動物證明,我不依靠你們的體溫也能活下來,而且活得更好!
在黑暗來臨的時候,蛇帶著完整的原罪獨自進入了沉眠,而去掉了所有原罪的人帶領著動物聚在一起取暖。
——大地上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蛇後來怎樣了?
當然是活了下來。
在冰雪消融的時候,從藏身的洞穴中爬了出來。
繼續帶著它醜陋的大口和邪惡的外表,在有別於其它動物的陰影之中,傲慢而堅強的活著。
相傳,蛇每一個季度就要蛻一次皮,意味著獲得了新生。
而在冰雪覆蓋大地的時候,蛇會死去,得到溫暖卻又會重生。
它們是為什麽不惜做到這種地步也要活下來呢,哪怕是舍棄舊的自己,哪怕是沾染著惡毒的體液。
他不懂,也不想去探究。
說到底,他連自己為什麽會在這裏都不清楚,隻知道自己撿到了一張蛇蛻而已。
據說在某些文化中,蛇蛻代表著“永生”和“幸運”。
人們相信蛇在死亡時,靈魂脫離原本的肉體,重新化作一個生命,而廢棄掉的肉體變成了蛇蛻。
換言之,蛇蛻是輪回與永生的廢棄物,但也是必要之物。
戴在身上的話似乎可以當做護身符——這樣想著的他,無意中被某個東西吸引了注意力。
一滴扭曲了天空倒影的露珠在草葉上滑動,當那片長條形的葉子彎曲到極限時,似乎能聽到“啵”的一聲,露珠脫離草尖掉了下去。
“啪——”
水珠擊打在黑色的岩石上,濺散開來。
但仔細一看,這並不是石頭,而是首尾正好圍成一圈的黑色小蛇。
為什麽說它是小蛇呢,因為在看到它的那一刻就明白了,腦海中會自然而然冒出幼小的字樣。
漆黑如墨的身體,光滑像玉石一樣的鱗片,細碎而規則,沒有任何花紋,隻是單純的黑色。
明明是蛇,但從外表上卻感受不到任何的猙獰,反而給人以寧靜、溫馴的印象,甚至......有些美麗。
可以說是黑暗的**嗎,這小東西的身上有著讓人想要探究的神秘,以及仿佛黑色水晶一般的反轉魅力。
雖然春季已經來了,但它沒有蘇醒的跡象,它的輪回終止了......
不,與其說是終止,倒不如說根本就沒有開始。
這並不是“出生”之後的狀態,真正的生命尚未在這漆黑的身體中誕生。
所以說這其實是一枚“卵”。
有趣。
他微笑著撿起了黑色小蛇,不帶一絲惡意的端詳著這藝術品般的“卵”。
一般來說,蛇給人的印象是陰冷而邪惡的,也一直被人敬而遠之。
但他似乎有些不同。
大概是人體的溫暖取代陽光給了它一個契機吧,黑色的小蛇漸漸蘇醒了過來。
紅寶石般的眼睛中慢慢有了光彩,倒映出柔和的少年臉龐。
如果說“生”之後的“死”,代表著虛無,那“生”之前的虛無又是什麽呢?
如果簡單一些,將“生”與“死”不看作對立的兩麵,而是連接起來,循環往複。
生為死因,死為生果,再互相顛覆。
此即為【輪回】,即是最為簡單的“永生”,哪怕需要付出舊的死與新生。
蛇,是時刻處於輪回中的生物。
而此時此刻,與少年的邂逅,是黑色小蛇的原點。
這是它——她,作為蛇開始輪回的第一幕。
無論經過多少次冬與春的輪轉,她都不會忘記這一刻,也不會與這人分離,就像樹與藤、劍與鞘、光與暗。
這是她的誕生,而在誕生之前,那最初的黑暗中,纏繞著她的一直是無法訴說的夢魘。
罪與惡的交織,無謂的虛妄和真實,大地所記錄下的原始記錄,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不,應該說世界本身就帶有原罪。
早在出生以前,她便被這些信息的洪流所淹沒了,也因此了解到自己是不被世界歡迎的存在,進而厭惡這個世界。
她不願出生,寧願就此泯滅於黑暗之中,因為即使誕生也不會有什麽意義。
不過即使是這樣,她也確實看到了那束劃破黑暗的光,感受到了和冰冷迥異的觸覺。
於是,哪怕隻為一人,她也願意開始自己的輪回。
回到那個問題,蛇為什麽即便要舍棄原來的自己,即便陷入一季的黑暗也要穿越輪回,一次又一次的醒來呢?
大概,是因為蛇在期待會有“太陽”從虛無的黑暗中將它拯救出來。
忍耐黑暗,隻是在等待冰雪消融後的一刻陽光,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