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神話雖然多種多樣,自源頭起就注定要交織出漫如繁星的光輝和榮耀,但這眾多神話中,卻往往有著可以被稱為“奇跡”的契合點。

 例如,絕大多數文明都會有的太陽崇拜。

 例如,農耕文明的地母神崇拜和遊牧民族的圖騰(猛禽、狼等)文化。

 例如,“天生玄鳥,降而生商”式的祖先起源(例如羅馬祖先被狼群撫養,伏羲氏由其母誤踩雷神腳印而生)。

 又比如,神明創造萬物,人類定為神之末子/長子/牧獸者,總之生來便和普通野獸相區分。

 原始的神話,皆是來源於人類對於自然的敬畏,以及對己身起源之猜想。

 而在這些最為原始的神話,或者說古老的記憶中,有一種動物被賦予了與眾不同的象征意義。

 那便是【蛇】。

 過去,曾有眾多的動物被作為“豐收”這一概念的象征,例如豬、牛、羊等家畜,但實際上最為古老的神話中,代表地母神和豐收的動物是“蛇”。

 無論是巨象還是甲蟲,但凡是生命便會經曆誕生、成長、成熟、衰老和死亡的過程。

 人有生老病死,草木也有繁茂和凋零的規律。

 莫說是生命,就連世界本身也是一樣——這一點在神話中也有體現。

 東方有【天人五衰】,北歐有【諸神黃昏】,佛教有【末法時代】,聖經中也有【審判日】。

 所謂的世界末日或者神之終結,在神話中並非罕見的場景。

 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

 大地上的作物,在春天播種的話會在夏天生長,在秋天成熟結果,在冬天枯萎回歸大地。

 但是,冰雪消融時,種子又會破地而出,開始新的輪回。

 先民們認為這才是大地之靈應有的姿態——循環往返,生生不息。

 有一種動物在冬天沉睡,在春天醒來,為了成長而褪去舊的身體,獲得新的生命。

 在春與冬、光與暗、生與死、沉眠和蘇醒中不斷輪回,驗證著季節變遷和生命循環的生物。

 這便是【蛇】。

 不斷的通過蛻皮來舍棄外殼,以沉睡的方式度過代表著死亡的寒冬,在生機勃勃的春天又重新醒來,極為自然而輕易的度過生死之境界。

 比起牛或者豬一類的家畜,先民更願意相信這種將“不祥的死亡”與“生命的恩惠”結合起來的動物,才是大地母神的真正象征。

 故而,在世界各地的神話中,最原始的大地母神們,很多都有【蛇】的要素。

 例如在華夏無人不知的母神女媧氏。

 而“龍”其實就是“有翼之蛇”,在神話中兩種生物一直是極為相近的存在,甚至可以相互轉換。

 東方有魚、蛇、馬化龍的傳說,西方則更是幹脆,龍蛇為一體,例如《聖經》中的撒旦,既為龍也為蛇。

 (撒旦不是某個惡魔的名字,而是地獄統治者的代稱,這裏說的是“撒旦”這個概念,不特指。)

 不過在《弑神者》的世界觀中,由於社會結構從母係社會向父係社會轉變,女權至上的時代結束,男人取代了上層的統治地位。

 也因此,神話被篡改了。

 簡單來說就是從“母神”至上變成“父神”至上,神王們通過武力手段驅逐了自己的母親或祖母,登上世界之王的寶座。

 而敗北的女神們因被篡改的神話,導致神性墮落,變成了男神們的妻子、妹妹或女兒,失去了權利和獨立性。

 (縱觀世界神話,早期下克上的橋段很多,但華夏文明的神話中幾乎從未發生過子女弑殺父母上位的故事——我覺得這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其中,女神被男神淩辱,甚至是貶為魔物的事情也不少見,例如希臘神話中的美杜莎。

 前麵已經提過,龍便是有翼之蛇,而那也正是地母神失敗後被貶低的姿態。

 換言之,【蛇】是地母神回歸本質的必要之物。

 而現在,葉青手中便有著這樣的【蛇】——戈爾貢之石。

 根據葉青自己的洞察和解析,這枚神具大概是有著“美杜莎”這一形象的某位地母神,在遭到神話貶低時所分離出來的神性之具現。

 這個神具對弑神者和普通人來說毫無作用——他們又不可能變成地母神。

 但對擁有地母神屬性的不從之神來說,它是絕對的無價之寶!

 即使不是這神具對應的女神,同樣可以吸收其中【蛇】的本質,變成未被神話貶低之前的偉大姿態。

 那是遠超赫拉、伊邪那美等女神的格位,等同甚至更高於宙斯一類的神王。

 “你還真是給了我一個好東西啊。”

 赤腳站在海邊,感受著一波波衝來的海浪,葉青和小玲漫步在皎潔的月色下。

 少女心情愉快的踩著浪花,想要追上那轉瞬消失的泡沫,在少年周圍輕快的跑來跑去。

 但少年卻顯得十分安靜,隻是不緩不急的往前走而已。

 他在思考,有一件讓他無法釋懷的事情。

 那就是吉爾為何將這件神具【戈爾貢之石】交給自己。

 女王的理由是這塊石頭太醜,沒有絲毫美感。這確實是符合她作風的發言,但葉青總覺得這不是全部的理由。

 要說為什麽的話,因為【戈爾貢之石】對她的意義和對普通人的意義不同。

 哪怕是弑神者得到這塊石頭,能做的無非就是用之招來不從之神而已,如同魚餌一般。

 但對吉爾來說不是這樣,盡管她不曾承認,但曾經和她共享一份“智慧”的葉青可不會看漏這一點。

 吉爾——烏魯克的英雄王,盡管和神話中的姿態略有出入,但她的確是那位在蘇美爾王表中出現的偉大王者。

 而這位王,在神話中其實和【蛇】有著極為深厚的淵源。

 她的本質是“英雄”和“統治者”。

 與親友恩奇都共同衝入森林,殺死了魔獸芬巴巴,在饑荒到來至極打開自己的寶庫讓人民渡過天災。

 修建城牆和民居、主持最原始的審判,以賢明之王的形象而聞名。

 後來又殺死了天之公牛,是“與天地災厄抗爭的英雄”這一概念的代表人物。

 如果以《弑神者》的世界觀來說,她便是文明、王權和英雄神。

 雖然並沒有【鋼】的不死身和“屠殺龍蛇之刃”,但其卻是一位在武勇上不弱於任何神的偉大存在。

 沒有成為【鋼】的原因,也僅僅隻是因為缺乏“使龍蛇臣服或擊殺龍蛇”的傳說罷了——芬巴巴是代表自然力量的魔怪,因此具備很多元素,或許有龍蛇的屬性,但並不突出,故而不能作為【鋼】的基礎。

 (當然,弑神者世界的神話設定很扯,要說是吉爾是鋼之神也沒什麽,但我們在這裏先將其定為單純的英雄神。

 至於小恩的屬性,由於不影響劇情,各位自己決定就好)。

 說到底,他是“英雄們的王”,【鋼之英雄神】自然也包括在內,故而他本就不能用單純的某一概念來束縛。

 而這樣的一位王,卻在神話的一幕中,和最古老的【蛇】結下了不解之緣。

 那是在恩奇都受天罰而死之後,為了追尋長生而進入幽海深處,打開幽冥之門,在經曆千難萬險之後,找到了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仙草。

 其戲劇性的發展在這之後:她在沐浴之時,一條蛇偷偷將仙草吞了——然後被她報複性的將全部根須都硬塞了進去。

 【蛇】獲得了不死——蛻皮的能力,而吉爾伽美什則注定逃不脫凡人的宿命。

 這便是神話中她與【蛇】的淵源,也可以說是吉爾唯一的弱點。

 【蛇】是大地母神的象征,也代表著永生和輪回,蛻皮乃是不斷跨越生與死的證明。

 而蛻皮的能力,或者說【不死性】,在吉爾的神話中是屬於她卻被蛇偷去的,讓最古老的【蛇】得到了跨越光與暗、生與死的資格。

 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蛇】本身便是吉爾的失去之物。

 而這塊代表了【蛇】的戈爾貢之石,對吉爾來說無疑有著巨大而無法代替的意義。

 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計,在得到【蛇】之後,吉爾必然擁有不死之身,甚至是如同大地上四季變化一般輪回複活的能力。

 而最可怕的可能性:她將在得到【蛇】之後變為沒有弱點,超越原初神話的存在。

 戈爾貢之石就是這樣重要,葉青越是理解這一點,越是疑惑吉爾為何拋棄它,甚至是丟給自己。

 “那家夥到底在想什麽......反正就算我去問,她也肯定不屑於說的。”

 心中思考著問題,葉青陪著歡快的小玲漫步在海灘上,但在某個瞬間,頭頂的呆毛忽然傳來一陣緊迫感。

 “咻——!”

 海浪被輕輕一推,葉青的身影瞬間來到了小玲身前,伸手將她擋住,然後嚴肅的看向了前方。

 隻見在銀月的光輝下,沿著海浪的沙灘對麵,一位身材嬌小的少女顯現出來。

 在看到那道身影的同時,葉青便進入到了備戰姿態。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