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神話中,最後之王——羅摩王子,其本職是弓兵(雖然弑神者和型月裏都是以劍士一麵降臨的)。
而弓箭在印度是一種具備特殊意義的武器,印度神話中,絕大多數英雄都有弓兵的適應性。
因此,有理由認為【簇之圓盤】是羅摩王子,或者隸屬於印度神話的一件神具,有著“將英雄之力匯聚於此”的效果,同時也可以對應神話中羅摩被諸神支援這一逸聞。
將【篡奪之圓環】和【簇之圓盤】對比,雖然圓盤強行奪取了三位鋼之神的力量,甚至還能加以驅使,但我並不認為這是【簇之圓盤】威能大於【篡奪之圓環】的結果。
更合理的解釋是,玻耳修斯和齊天大聖被擊殺的過程並不符合【篡奪之圓環】的啟動條件,因此被【簇之圓盤】鑽了空子。
蘭斯洛特(亞馬孫女王)則是因為自身的特殊性(她有可能以前就在圓盤中待過),自動回歸了圓盤之中。
我覺得這個解釋,是能比較合理且融洽的將原著劇情梳理下來了——感覺原作者設定太亂了。
以上就是我的推測,這些設定基本也會在本書中沿用,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打臉的時候請輕一些。
不過這些設定其實並不會影響本書目前為止的劇情,因為無論是恩奇都還是吉爾伽美什,都不是什麽正經的【鋼之神】,而且當時桂妮薇兒也不在場。
再加上葉青有星門幫助,所以退一萬步來說,他獲得新權能的劇情也是能說得通的。
就是這樣,我是廚子,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