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足利義持死後,扶桑與大明的關係有所緩和,貿易重開,但倭寇的禍害一直延續至今,始終無法解決。

十一年前,也就是中州協議簽訂不久,有幾股倭寇襲擊了浙江沿海,造成極大損失。

刀劍山莊莊主少師正一怒之下,親自率領刀劍山莊的高手入海追殺,將那幾股倭寇殺得隻剩三分之一。

此戰以後,少師正赫然成為了江南武林道上的盟主,得到了許多江湖中人的支持。

而倭寇眼見江南在刀劍山莊的統領之下,勢力強盛,即便有一些不怕死的仍是繼續騷擾浙江沿海,但大部分南移,去了福建和廣東。尤其是福建,成為了倭寇劫掠的最大地區。

如此一來,少林派不得不加大了對南少林的增援,人數最多之時,曾高達三千。

五年前,有一股倭寇特別厲害,據說裏麵藏著數十個中原邪道高手,其中幾個的段位更是到了“具相”高段。

這夥倭寇十分凶殘,不但到處劫掠,還濫殺無辜,連小孩子也不放過。

住在南少林的少林派武僧們集體出動,打算圍剿這股倭寇,結果因為中了埋伏,加上對方高手眾多,最後戰鬥到隻剩下不到一百人。

少林派方丈得知此事以後,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那就是抽出了少林派半數弟子,遠赴南少林,與侵犯福建的倭寇決一死戰。

然而那夥倭寇行蹤詭異,加上勢力有所增加,所以雙方鬥了十多次,彼此均有損失,誰也打不敗誰。

三年前,那夥倭寇在休整了大半年以後,突然殺入南少林,差點把南少林給占了。

少林派掌門聽聞之後,便請出了一人,那就是羅漢堂首座悟空大師。

悟空大師到了南少林以後,可能是那夥倭寇知道悟空大師的厲害,不敢與他正麵交手,而是一直躲著,不敢冒頭。

這三年來,悟空大師踏遍了許多地方,其目的就是要找出那夥倭寇的幕後首領,但找來找去,除了抓獲十幾個武功不錯的倭寇和邪道高手以外,並沒有找出幕後首領。

悟空大師上次之所以去杭州,就是因為得到消息說這個倭寇首領去了杭州,結果悟空大師到了杭州以後,找了半個多月,卻是一點線索都沒有,方知消息有誤。

而悟空大師這次到杭州來,並不是為了對付倭寇,而是得知有人要針對靈隱寺。

當然,在此之前,少林派的僧人妙海,也已經進入了靈隱寺,一方麵是為了保護靈隱寺,而另一方麵,則是有重大任務。

妙海身份極高,乃少林派般若堂三大高手之一。

而昨日跟隨悟空大師來的那個僧人,則是來自於羅漢堂的高手,段位乃“具相”初段。

以上這些多數是由李大年說的,泫泫大師在適當的時候有所補充。

當王默得知這些事以後,不由說道:“沒想到倭寇的勢力這麽大,連少林派都無剿滅。”

李大年道:“想要剿滅倭寇,談何容易?先不說倭寇之中不乏高手,隻說那些入海做了海盜的邪道之徒,哪一個不是窮凶極惡之輩?光是這些人,就已經讓人很頭疼了。據我所知,這些年來,少林派的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對付倭寇上,我刀劍山莊曾想幫忙,但因為浙江也是倭寇侵擾最多的地方,所以……唉……”

王默道:“那正道勢力為什麽不像當年那樣聯手對付倭寇呢?”

“當年倭寇泛濫成災,正道才不得不聯手,而今倭寇雖然勢大,但還不至於非要讓正道聯手不可。況且內陸有許多奸邪之徒,如果所有正道勢力都把精力放在倭寇之上,隻怕會……”

李大年說到這裏,像是有什麽顧慮,並沒有說下去。

“會什麽?”

“反正會有所影響。你小子既然知道了倭寇的危害,那以後見了倭寇,能打就打,不能打的話,千萬不要硬來,否則以倭寇的凶殘,你本事再大,也會死的很慘。”

王默待要說些什麽,泫泫大師突然說道:“小施主,不知你有沒有興趣跟老衲去一個地方。”

王默愣了愣,問道:“大師想帶我去哪裏?”

泫泫大師起身道:“小施主有興趣的話,可以跟來。”話罷,竟是轉身而去,也不再多說。

李大年看出有異,便朝王默遞了一個眼神,意思是叫他不要拒絕,趕緊跟上去。

王默福至心靈,急忙起身跟上。

出了齋房,泫泫大師帶著王默在靈隱寺中走了一會,卻是來到了一座茅屋外。

“小施主,你可知道這座茅屋有何用處?”

“不知。”

“這座茅屋是度空大師當年親手搭建的,自從他老人家去世以後,就再也沒有人進去住過。但這些年來,老衲經常派人進去打掃,所以屋中仍是很清潔。屋內有幾十本經書,你進去任選一本。”

王默訝然道:“大師想送我經書?”

泫泫大師笑道:“不錯。”

王默想了想,說道:“好吧,感謝大師贈經。”

話罷,他便走了上去,進入茅屋之中。

茅屋內的擺設雖然簡單,但一塵不染,靠東的角落裏,有一張書桌。

桌上放置著不少經書,看上去都有了不少年代,想來是度空大師生前時常翻看之物。

王默走到跟前,目光一掃,發現最上麵一層經書都是些佛經,因為不感興趣,所以就一本本的找起來。

他想找一本跟武學有關的經書。

但他找了一會兒,發現沒有一本的名字聽上去跟武學有關,不覺有點失望。

這時,他的目光了落在了一本名叫《三寶經》的經書上。

這名字聽上去有點古怪,他拿起來翻看了一下,發現此經和其他佛經有點不同,講的全是故事。

他看了幾個故事以後,覺得有趣,於是就決定拿走這一本。

當他從茅屋裏出來以後,泫泫大師合十說道:“阿彌陀佛,小施主拿的就是那《三寶經》嗎?”

王默道:“大師怎麽知道?”

泫泫大師笑道:“我看小施主與三寶有緣,所以才有此一猜。”

王默將《三寶經》遞給泫泫大師,說道:“大師可要檢查?”

“不必了,老衲還信不過小施主嗎?”泫泫大師頓了一下,說道:“不過有件事老衲想告訴小施主。”

“大師請說。”

“這《三寶經》正是珍藏在靈隱寺多年的寶物。”

“什麽?這就是那些扶桑人想要搶走的寶物?我的運氣這麽好?一下子就拿到了?”

“其實那些扶桑人也不知道他們要找的寶物就是《三寶經》,他們隻知道寶物跟一本經書有關。”

“那晚輩拿走了這件寶物,豈不是……”

“小施主大可放心,寶物隻能有緣之人才能得到。況且這個寶物原本就不屬於靈隱寺,而是許多年前一位借住在靈隱寺的香客所留。”

王默聽了,不由起了疑心,問道:“不知這位香客是什麽人?為什麽要把《三寶經》留在靈隱寺?”

“老衲隻知道他姓杜,為什麽要把《三寶經》留下,那就不得而知了。不過這位杜施主離開時曾留下幾句話,說將來誰要是參悟了《三寶經》的玄機,便可成為入神高手。”

“……”

王默一副被驚住的樣子,說不出話。

“小施主,你可能會問,如果《三寶經》真有這麽大的玄機,老衲為什麽不參悟呢?其實老衲參悟了多年,始終不得其法。後來一想,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什麽大問題?”

“《三寶經》根本不是佛經,而是本武學寶典。對於老衲來說,無論怎麽參悟,都不可能發現它的奧秘。小施主以前沒有讀過佛經吧?”

“沒有。”

“那就好,隻要小施主肯用心,將來說不定可以參悟《三寶經》的奧妙。”

王默張嘴欲言,泫泫大師怕他不肯收下《三寶經》,說道:“小施主,你既然拿了《三寶經》,說明你跟它有緣,如果你不收下,老衲隻好毀了它,免得……”

王默忙道:“晚輩收下便是,大師用不著毀掉它。”

泫泫大師見他終於肯收,麵上露出舒心笑容,說道:“小施主,此事還請務必保密,不要說給第三個人聽。如果有人問起《三寶經》的來曆,你就說是從別處得來的,以小施主的聰明,應該能說圓得過去。”

王默訝然道:“大師,你這是在教我說謊嗎?”

泫泫大師合十道:“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老衲罪過,罪過。”

……

王默與李大年離開靈隱寺之前,妙海返回了靈隱寺。

這麽一來,王默與李大年走得也比較安心了。

路上,李大年問道:“小子,我這次把你帶來靈隱寺,你可有什麽收獲?”

“收獲?”王默想了想,問道,“房主,你指的是鬆浦家康的刀法嗎?”

“不然你以為是什麽?”

“老實說,我沒怎麽看清。”

“那你是如何看出泫泫大師受傷的?”

“感覺。”

“感覺?你小子說的什麽鬼話?我不信。”

“房主,你不信我也沒辦法,反正就是感覺。你可能不信,我最近的感覺特別好。”

李大年愣了愣,想說些什麽。

但這個時候,王默突然問道:“對了,房主,你是不是很討厭扶桑人?”

李大年聽了這話,卻沒出聲,神色顯得頗為古怪。

王默看出蹊蹺,也不敢再問。

過了一會,李大年才說道:“我是個孤兒,在我五歲的時候,我父母就被倭寇殺害了,所以不管對方是不是倭寇,隻要是扶桑人,我都討厭。好了,不說了,趕緊趕路吧。”

話罷,李大年加快速度,轉眼便將王默甩開十多丈。

王默沒有立即跟上去,而是不讓自己落後太多,默默注視著李大年的背影,覺得房主身上有股說不出的淡淡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