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軒轅不敗乃傳奇高手,武功如神,近乎於仙,隻要他想,就沒有他辦不到的事。”有人說道。
嘲風公子點點頭,說道:“沒錯。軒轅不敗是公孫一劍的徒弟,而公孫一劍曾被蕭敵天打敗過。就算不為了傳國玉璽,隻為師仇,軒轅不敗也會找上蕭敵天。然而,那蕭敵天沒有活到軒轅不敗找上他,不過他有一個弟子,叫做蕭無敵。
這蕭無敵本事很大,蕭敵天死後,他便成為了遼國第一高手。軒轅不敗與他多次交手,均是不分勝負。
那一年,軒轅不敗武功大成,被大宋皇帝封為‘武林王’,與蕭無敵決戰於蒼龍嶺。
結果,蕭無敵被軒轅不敗重傷,輸給了軒轅不敗。
軒轅不敗跟蕭無敵索要傳國玉璽。
蕭無敵說傳國玉璽不在自己手中,要軒轅不敗等他半年,半年以後,他就會把傳國玉璽交給軒轅不敗。
誰曾想,蕭無敵回遼國後,就被遼國皇帝派人監禁起來,二十年未出遼國一步。而軒轅不敗在得知大宋與遼國議和之事以後,吐血三升,從此失蹤二十年。
二十年後,蕭無敵帶著傳國玉璽殺入中原,無人能敵,軒轅不敗突然出現,阻止了蕭無敵。
蕭無敵兩次敗於軒轅不敗之手,深知大宋不會滅於遼國,就把傳國玉璽交給了軒轅不敗。而這位遼國第一高手,卻在返回遼國途中被遼國皇帝派人所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偷走了傳國玉璽。
至於軒轅不敗,得到了傳國玉璽之後,便不知去向。
時光匆匆,轉眼過了幾十年,有一個叫做段義的人,說自己得到了傳國玉璽,並將所得之物獻給朝廷,而經十三位大學士多方考證,都說此物就是真的傳國玉璽……”
聽到這裏,不知怎麽回事,坐在轎椅裏的霸下公子,麵皮微微抖動了一下。
嘲風公子何等眼神,立刻發現,話鋒一轉,問道:“老五,你有什麽意見嗎?”
霸下公子忙道:“三哥,我沒有意見。”
嘲風公子說道:“如果沒有意見,你動什麽?”
霸下公子幹笑一聲,說道:“三哥,我怕說了你會生氣。”
“說!”
“是這樣的,有人跟我說過,那十三位大學士全都是騙子。”
“騙子?什麽騙子?”
“有個奸臣,叫什麽蔡京,為了討好皇帝,讓這十三位大學士謊稱段義所獻之物就是真的傳國玉璽……”
“是嗎?”嘲風公子半信半疑,問道:“誰告訴你的?”
“一個名叫鄧山伯的人。”
鄧山伯!
嘲風公子、蒲牢公子、狴犴公子都是大吃一驚。
因為他們得來的消息,就是一個名叫鄧山伯的人告訴給他們的。
天下可能會有第二個名叫鄧山伯的人,但霸下公子所說的鄧山伯,一定就是他們見過的那個鄧山伯!
“又是鄧山伯。”王默暗想,“這鄧山伯如此神通廣大,以後有機會的話,我倒想見他一見,看看他是不是長了三頭六臂。”
嘲風公子想了想,沒多問鄧山伯的事,繼續說道:“幾十年後,金國崛起,先是滅了遼國,後滅北宋。而靖康之亂時,金兵攻入汴京,將傳國玉璽掠走,但也有人說傳國玉璽再次失蹤。
再後來,蒙古崛起,滅了金國,但沒有發現傳國玉璽。
蒙古滅了南宋後,得到一枚玉璽,但不是傳國玉璽,而是南宋自製的大印。
那一年,元朝第一個皇帝忽必烈,死去了,但就在當年,傳國玉璽神秘出現在大都,被一個叫伯顏的權臣所得,獻於忽必烈的孫子鐵穆耳,也就是元朝第二個皇帝。
傳說這枚傳國玉璽之上,就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三個字。
七十多年後,朱元璋建立明朝,明軍攻入大都,得到玉璽兩枚,但都不是傳國玉璽。
朱元璋心有不甘。
兩年後,十多萬明軍進入漠北之地,攻下了應昌城。
應昌城又名魯王城,北逃的皇帝就死在這裏,而他的兒子,也在這裏繼承了皇位,名叫什麽愛猷識理達臘。
這愛猷識理達臘棄城而逃,身邊隻有小股隨從,他有個兒子,叫什麽買的裏八剌,與他的眾多妃子,全都做了明軍的俘虜。
朱元璋下令徹底搜查魯王城,除了找到大批珠寶之外,仍然沒有找到傳國玉璽。
從此,傳國玉璽就失蹤了,至今已有一百餘年。”
苦海和尚一臉認真地聽完,此時才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三公子,你所說的這些,應該就是那鄧山伯告訴你的吧。”
嘲風公子淡淡說道:“就是此人。難道你認識他?”
苦海和尚笑道:“貧僧不認識他,但聽說過他。”
“哦,他是什麽人?”嘲風公子問道。
“據貧僧所知,此人的師父叫劉伯溫。而劉伯溫有個師父,叫做鐵冠道人。所以鄧山伯是鐵冠道人的徒孫。”
“大師知道的事倒是不少。”
“三公子過獎了。”
“那我問你。”嘲風公子說道,“你所說的傳國玉璽,到底是真是假?為什麽會藏在太子塔下?”
苦海和尚說道:“貧僧接下來要說的就是這件事。”
“好,我倒想聽聽你講的故事。”
“據貧僧所知,後梁滅亡後,就在第二年,普陀山來了諸多江湖高手,都在找一樣寶物……”
“難道這個寶物就是傳國玉璽?”王默不禁暗想。
“那時候的寶陀觀音寺,名為‘不肯去觀音院’,院主是一位名叫定能的大師。這位定能大師武功高強,有人想破壞‘不肯去觀音院’,結果被定能大師趕走了。
但一個月後,普陀山來了一個絕世高手,就是那李天王李元宗。
李元宗跟定能大師索要寶物,定能大師不給,雙方交起手來,定能大師被李元宗打傷,隻好把寶物交給了李元宗,讓他帶回去獻給了後唐皇帝李存勖……”
“等等。”嘲風公子問道,“你說的這個寶物,到底是什麽?”
“傳國玉璽。”
“既然傳國玉璽已被李元宗拿走,為什麽還會藏在普陀山中?”
“因為李元宗拿走的傳國玉璽並非真物。”
“這不可能。”嘲風公子說道,“那李元宗既然是絕世高手,豈能看不出傳國玉璽的真假?”
“其實,李元宗知道他拿走的傳國玉璽是假的。”
“那他為什麽不揭穿?”
“因為定能大師說了一句話。”
“什麽話?”
“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
眾人聽了,都是一愣。
隻聽苦海和尚說道:“那李元宗悟性極高,看出就算殺了定能大師,也找不到真的傳國玉璽,也就放棄了。”
“照你這麽說。後來的傳國玉璽,全都是假的?”嘲風公子道。
“是的。”苦海和尚點點頭,說道,“真的傳國玉璽一直藏在普陀山,直到那一年,一寧大師來到這裏,將傳國玉璽找到。如果一寧大師肯將傳國玉璽獻給朝廷,那他就能成為‘帝師’。可他沒有這麽做,離開普陀山時,又把傳國玉璽藏了起來。
後來,孚中禪師到普陀山做了寶陀觀音寺住持,某日發現了傳國玉璽,不敢泄露出去,而是募資修建了太子塔,將傳國玉璽放置於塔下,留待後世有緣之人取走……”
“你在撒謊!”有人喝道,卻是地生樹。
“出家人不打誑語,不知貧僧說了什麽誑語,還請地施主指正。”
“如果你說的這些全都是真的,那傳國玉璽就在太子塔下,你為什麽不把它取走?而是把各位公子請到這裏來。”
“阿彌陀佛,貧僧是出家人,不敢有貪念。”
“哼。”地生樹滿臉不信,說道,“我以前以為你真是個得道高僧,但經我仔細觀察,你把各位公子叫來,用心險惡,想要利用傳國玉璽引起各位公子大打出手。”
“阿彌陀佛,貧僧怎敢?貧僧說的句句屬實,絕無半點妄言。”
忽聽韋司隆說道:“苦海大師,我相信你不會動傳國玉璽的念頭。但我聽你的口氣,盧兄也知道傳國玉璽的事。以他的能耐,想要取走傳國玉璽,還不是舉手之勞?為什麽盧兄沒有動手?”
苦海和尚說道:“盧施主曾經想動手,但盧施主是一位麵冷心慈的人,他知道自己一旦拿走了傳國玉璽,勢必會造成天下大亂,所以……”
“放屁!”負屭公子罵道,“你這老和尚就會胡說。龍父怎麽會擔心天下大亂?他老人家巴不得……”
“八弟。”囚牛公子說道,“龍父佛學造詣極深,苦海大師所說的話,不無道理。”
“大哥,你相信他的鬼話?”
“我也相信。”嘲風公子說道,“如果龍父真想要天下大亂,有的是機會。可他老人家這些年來,一直隱居不出,過著隱士一般的日子,我不得不相信他老人家受到了佛法的影響。”
“是啊。”霸下公子也來湊熱鬧,“龍父悟性那麽高,如果出家為僧的話,我相信他老人家一定是個神僧。”
負屭公子聽了,隻得“認輸”。
“其實。”蒲牢公子突然一笑,說道,“想要知道這老和尚說的話是真是假,隻要把太子塔毀掉就行了。”
“不可。”苦海和尚說道,“盧施主曾說過,各位公子可以取出傳國玉璽,但不能毀掉太子塔。”
“如果我一定要毀掉呢?”蒲牢公子怪笑道。
“倘若四公子非要這麽做,貧僧隻好……”
不等苦海和尚把話說完,隻見蒲牢公子隔空伸手一推,朝太子塔發出了一股強勁的無形掌力。
這一掌不敢說重如山嶽,卻也能摧毀一棟屋宇,太子塔固然堅固,可一旦被擊中,多少也會受到損害。
隻聽“砰”的一聲,苦海和尚袍袖一甩,發出一股渾厚力量,將蒲牢公子的無形掌力接下,瞬間化解得無影無蹤。
全場之人見了,都是吃驚。
韋司隆暗想:“難怪這位大師會被稱為神僧,原來他的功力如此深厚,段位之高,當與我一樣,都是‘坐照’高段。”
蒲牢公子沒想到苦海和尚能有如此修為,麵孔不禁微微一紅,喝道:“苦海!你竟敢阻攔我,真當我不敢毀掉太子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