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朱陽笑道,“天魔女比我娘大兩歲,隻是我娘死得早,而天魔女後來遇到了她的師父,獲得了天魔女的傳承,成為了新的天魔女。”

“天魔女退隱江湖多年,你為什麽還要叫她出山?”李俠問道。

“你以為她不想出山嗎?”

“她出山為了什麽?”

“當然是為了君臨天下。”

“她武功雖高,隻怕也沒有資格成為天下第一人。”

“你太小看她了。”朱陽說道,“我這個姨母的武功,連我都猜不透,更何況是你?”

“如果她的武功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她真的出山了,豈不是對你大大不利?”

朱陽笑道:“我是她的侄子,你以為她真的會對付我嗎?”

李俠冷笑道:“那也不是沒有可能,我妻子還是她最得意的弟子呢。”

朱陽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我這個姨母對你妻子好得很。要不是你妻子三番幾次違抗她的命令,她也不會將你妻子逐出門牆。

你妻子當年受到皇老閣的人圍攻,中了寇一元一掌,要不是天魔女突然出現,將你妻子救走,你妻子當時就已死在了寇一元手上。

她救你妻子,當然是想要你妻子跟她認錯,可是你妻子跟你一樣,脾氣太倔了,寧願死,也不肯罵自己的親爹是個‘偽君子’。

她一怒之下,又把你妻子趕走了。不過後來,她有些後悔了。”

“她有什麽好後悔的?”

“她門徒雖然眾多,但除了你妻子之外,無人可以做她的傳人。

她當年路過無雙城,無意中看到你嶽母和你妻子,就動了收徒之念。

於是她就派了一個徒弟,也就是江琳的大師姐,去搶你妻子,可你嶽母非要跟她的大弟子作對,最後因此而受了重傷,連你嶽父都未能救得了。”

李俠皺眉道:“你到底想說什麽?”

“我想說的是,你嶽父一直想為你妻子報仇,可老實說,以他當年的武功,真要去找天魔女,隻能是送死。後來你嶽父武功大成,終於有機會報仇了,可你知道他為什麽遲遲沒有動手嗎?”

“為什麽?”

“因為他的心境變了。”

“心境變了?”

“對。”朱陽說道,“你雖然是我的義弟,但論年紀,你比我小多了。但你嶽父不一樣,我生平隻佩服三個人,一個就是他。

我曾叫人暗中調查過他,可在他的經曆裏麵,有一段時期是空白的。

我不知道這段時間他去了哪裏,做了什麽,但依我想來,正因為有那段時間的空白,才會造就了他後來的人生。

你嶽父想報仇,可他知道世上還有一些事遠比報仇更重要。”

“你的意思說,論心境,我遠遠比不上我嶽父。”

“是的。”朱陽笑道,“你也不需要生氣,畢竟你是你,你嶽父是你嶽父,他是一派之尊,而你充其量隻是個江湖遊俠,人生經曆不同。”

李俠聽了,卻是哈哈一笑,說道:“你在激怒我?”

朱陽搖搖頭,說道:“我用不著激怒你,我說的就是實話。一直以來,除了武功,我都沒把你當對手。可你嶽父,我不但在武功上把他當對手,我還在權謀上把他當對手。即便是邪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比不上你嶽父。”

李俠沒有說話。

其實,他並不了解他的嶽父。

他當年認識妻子的時候,根本不清楚妻子的身份,後來才知道妻子就是天魔女的徒弟,而直到他與妻子有了婚約關係的前夕,他也才從妻子口中得知自己的嶽父原來就是那個人。

再後來,在他與妻子的安排下,他的嶽父與父親見了一次麵,兩人相談甚歡,答應了他們的婚事。

說來可笑,他隻見過嶽父幾次,在他的印象中,嶽父是一個十分正派的人。

而因為性格的原因,除了他的妻子,別說他的嶽父,就連他的父親,他也不想太了解。

而今,朱陽對他的嶽父那麽推崇備至,他才真正意識到嶽父是一個雄才偉略,不輸給朱陽的人。

換言之,論武功,他不會輸給朱陽,可其他方麵呢?

尤其是權謀方麵,他遠遠不是朱陽的對手。

而他的嶽父,無論是武功還是權謀,都能挑戰朱陽。

“你。”朱陽望了一眼李俠,說道,“捫心自問,除了武功之外,有哪一樣比得上你嶽父?”

李俠歎了一聲,說道:“我嶽父的能力,確實是我比不了的。”

“你知道我當年為什麽要出賣你嗎?”朱陽突然問道。

“為什麽?”李俠的神色顯得很古怪,似乎在氣勢上已輸給朱陽,被朱陽牽著鼻子走。

“因為你武功再高,也隻是個將才,而不是帥才,更不要說是王者。”

李俠低低說道:“我從來沒想過要做王者。”

“可你的武功完全可以做個王者。”朱陽語聲一變,氣勢完全壓過了李俠,“我當年與你結交,除了看中你的武功,還認為你將來可以成王,但是後來,我發現我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你這個人太倔了,根本不知道什麽叫變通。

你妻子也是個怪人,所以她才會死心塌地的跟著你,

當然,你妻子的怪,是天魔女造成的,不能怪她自己。

但你不一樣,你可是太浩真人的弟子。

太浩真人當年連夜帝王都看不上,將夜帝王趕走,可見他的眼界是多麽高。

我以為他造就出來的人除了武功足夠高之外,定然也是個雄才大略之人。

可結果呢,這個老兒其實也不怎麽樣。

他隻傳授你武功,卻沒有教會你如何做人。”

以李俠的性格,聽到這裏,定會出手了,但奇怪的是,他不但沒有出手,反而很讚同朱陽的話。

“那一年,我料到朱祁鎮會複辟,叫你去勸你父親,可你不但沒有去勸,反而說這是朝廷的事,與你無關。我當時就知道我與你之間,必定會有一戰。

後來朱祁鎮果然複辟了,徐有貞那幾個人出於私怨,要殺於謙,你父親因為是吏部尚書,又是內閣大學士,自然被牽連了。

你聽說這件事以後,就想去救你父親和於謙。

可他們乃是忠臣,你要是救了他們,他們以後還能名留青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