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默聽完後,不禁心想:“這幅《富春山居圖》之前似乎就在沈先生手裏,後來沈先生被人騙走此畫,卻又落到了蟲不三手中,然後被奇靈大師得到。

奇靈大師送還給沈先生的那副畫,應該不是真跡,目的就是要保護沈先生,免得有人跑去沈先生府上搶走,而沈先生的武功不高,為了保護《富春山居圖》,隻怕會拚了性命。

奇靈大師又送了一幅畫給白玉皇,因為誰也不知道這幅畫到底是不是《富春山居圖》,而白玉皇武功那麽高,誰敢去找他索要?實乃高招。

隻是白玉皇不在乎,悄悄送給了我,而我又看了此畫,絕非《富春山居圖》。

所以,真正的《富春山居圖》應該就是藏在一峰山莊的這幅畫作,但不知是誰走漏了消息,驚動了開元宮的宮主,卻又跑來霸占了這裏。”

其實,他的思路是正確的,但他畢竟不是神仙。

他之前連開元宮宮主是誰都不知道,又怎麽想得通開元宮宮主何以會知道《富春山居圖》已落在了陸莊主手裏,跑來這裏拿到了《富春山居圖》呢?

當天,一峰山莊來了不少人,全都是為了《富春山居圖》而來。

而到了第二天早上,一峰山莊竟是被一大批人圍了起來。

王默起先以為是官府的人,可當他看到一個人時,就知道自己猜錯了。

這些人是海盜!

或者說,是已經與朝廷講和,不再禍害百姓,與武林放下仇怨,但仍然在做“走私”的黑道幫會。

神龍幫!

嚴格來說,神龍幫不是一個幫會,而是江湖上的人對於“後神龍”時代,由東海龍王、北海龍王、南海龍王、渤海龍王所控製的四大勢力的一種統稱。

之所以叫神龍幫,而不是叫海龍幫或龍王幫,那是因為“四海神龍”盧隱雖然已死,但他八個的兒子,也就是神龍之子,並沒有退出江湖,仍然影響著四海龍王。

說白了,除了神龍大公子之外,其他七個神龍之子都與某位龍王保持親密關係。

神龍大公子名義上是神龍幫幫主,但有名無實,別說他的七個弟弟,就連四個龍王,表麵上說願聽他的號令,但轉過頭來,卻與其他神龍之子暗中聯係,說不定一直在偷偷密謀如何除掉神龍大公子,嫁禍給其他神龍之子呢。

總之,神龍大公子心有餘力不足,早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就基本上處於半退隱狀態。

不過由於神龍大公子沒死,算得上半個“盧隱”,而神龍大公子又曾代表整個“神龍幫”與朝廷、武林約法三章,所以就算是七個神龍之子,也不敢胡來。

因為誰要是敢胡來,損害了其他人的利益。

其他人必定會群起而攻之,不用朝廷、武林出手,就把胡來的人給滅了。

王默沒有成為江南第三人之前,以為這會是一個常態,但自從他成為了江南第三人,尤其是在前兩人,即君天佑與少師正,都退出了江南武林盟主之爭以後,他總結了不少人的意見,得出一個結論:五年之內,就算神龍幫不反,朝廷也會動用沿海力量滅了神龍幫。

換句話說,朝廷不會再允許海上出現第二個盧隱,更不會容忍神龍幫繼續“走私”。

朝廷當初之所以會默認神龍幫“走私”,乃是出於全盤考慮,等於是給神龍幫三五年時間解散或者消亡。

如果三五年後,神龍幫就算不燒殺搶奪,但隻要還在做“走私”的勾當,朝廷又豈能任由神龍幫繼續獲取大量財富?

王默看到的那個人名叫韋名,雖然才三十多歲,但武功極高,乃是東海龍王得力手下之一。

而王默不知道的是,韋名已經是龍海龍王的“準女婿”。

因為早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東海龍王得知女兒與韋名互生情愫,已答應他們的婚事,隻是尚未成婚。

下令包圍一峰山莊的人就是韋名。

韋名這次到底帶來了多少人,王默不清楚。

但據王默暗中觀察得來的結果,神龍幫四大勢力之一的東海部,至少來了三千人。

這三千人裏麵,絕大多數與普通士兵差不多,但這麽多人封鎖了一峰山莊,那也算得上是飛鳥難進了。

王默想不明白東海龍王為什麽也要得到《富春山居圖》。

以龍海龍王的財力和人力,除非《富春山居圖》另有玄機,否則又有什麽買不到呢?

何以要出動這麽多人?

王默回到大廳,將自己所見到的全都告訴了唐廣德。

唐廣德十分驚訝,說道:“東海龍王之名唐某聽說過,據說他與其他三個龍已經歸順了朝廷,他突然派這麽多人圍住一峰山莊,莫非是想搶走《富春山居圖》不成?”

王默笑道:“唐老板,江湖傳言當不得真,四海龍王並未歸順朝廷,隻是與朝廷達成了某種約定,不再劫掠船隻。我以前見過龍海龍王,知道這個龍王頗有能耐,絕不會為了一副名畫派這麽多人來,我想他是擔心……”

“擔心什麽?”

“擔心《富春山居圖》被人搶走。”

“王先生,你的話似乎前後矛盾。”

“嗯,是有矛盾,不過我有補充。”王默笑道,“或許我的猜想沒有錯誤,《富春山居圖》藏著秘密,而知道這個秘密的人極少,東海龍王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得到《富春山居圖》,他有可能會不惜一切代價。

他不怕別人買走,畢竟能與他比財力的人,原本就不多,他怕有人搶了,到時候就算他有金山銀山,又到哪裏去賣?”

唐廣德聽了,卻是越發擔心:“王先生,此事既然已經驚動了東海龍王,那我們的希望豈不是更小了?”

王默笑道:“我想要得到《富春山居圖》的話,無論來人是誰,我都不在乎。”

唐廣德見王默這般有信心,不禁心想:“這位王先生真是一個奇人,連東海龍王都不怕。”

忽然,外邊來了兩個人,卻不是開元宮的弟子,而是東海部的幫眾。

兩人進了大廳,其中一個問道:“兩位是為了《富春山居圖》而來?”

“正是。”王默說道。

“兩位可知道我們龍王爺已經決定要買下這幅名畫?”

“你們龍王爺是?”

“東海龍王。”

“原來是東海龍王,失敬,失敬。”

“兩位如果隻是想瞧瞧《富春山居圖》的品相,我們龍王爺歡迎留下來,但兩位若是想買下《富春山居圖》,甚至是出手搶奪,我們龍王爺絕不會輕易罷手,還請兩位三思。”

王默笑了笑,說道:“我們隻是看看,哪裏買得起。”

“那就好。”

那兩人把該說清楚的事說了之後,就告辭走了,倒是很禮貌。

唐廣德等他們走了,就對王默說道:“看來東海龍王已真的金盤洗手,連手下都這麽好說話。”

王默說道:“唐老板,你不是武林中人,不清楚這些人以前做過什麽。我也希望他們今後能安安分分的,可世事難料,將來他們還會不會做海盜,怕是連他們自己,也不能決定。”

“為什麽?”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難道連做不做海盜自己都無法決定嗎?”

“如果東海龍王或者其他人,想要做海盜,這些曾經做過海盜的人,有幾個能置身事外?

白道與黑道的區別就在於,白道大多時候可以講理,黑道要是講理的話,又怎麽還會被稱為黑道呢?

所以,人要是人了黑道,就不要談什麽道理,也不要指望自己能得善終,除非你自己夠強。

可黑道中人強到了一定程度,那就是邪道了。

邪道可以掌握黑道的生死,而為了與正道對抗,邪道自有一套規則,往往也會講道理,至於所講的道理能不能站得住,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唐廣德聽了,很是驚訝。

他原本以為王默是正道中人,可王默說了這番話之後,他已經猜不透王默到底是正道還是邪道。

或許王默就是武林中特別少見的介於正邪之間的那種人吧。

而這種人,往往武功都很高,敢得罪正道也敢得罪邪道。

但也因為如此,也容易被孤立,武功再高,除非高到了正邪都無法打得過的地步,不然的話,遲早有一天會被正道或邪道所滅。

轉眼又過了一天。

經王默暗中觀察,官府的人來過,但可能是因為東海龍王保證不會亂殺無辜,所以官府的人很快就走了。

這天晚上,王默看到了東海龍女,還有她的二哥敖乙,以及一個從未見過的,相貌普通的男子。

不知怎麽回事,王默躲在暗中觀察的時候,發現這個男子很詭異,曾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被他發現了。

王默回到大廳後,沒跟唐廣德說這件事,隻讓唐廣德好好休息,明天可能就是大戲之日。

當晚,王默故技重施,躺在**修煉《九陰轉魄功》。

一個時辰後,便有種魂魄出遊的感覺。

隻不過這門神功太過玄妙,以他之能,也無法控製,隻能憑著感覺走。

晃晃悠悠間,他仿佛看見了一個白蒙蒙的東西。

他越想去看清,卻越看不清。

正驚異當兒,那白蒙蒙的東西霍然散發出神奇的力量,猶如佛法一般。

轟!

王默感覺自己的魂魄差點飛了,不由嚇了一跳。

“阿彌陀佛。”那白蒙蒙的東西迅速變得清晰,卻是個老僧,雙手合十,麵上略顯驚訝,“施主神通廣大,貧僧佩服,敢問施主如何稱呼?”

“大師!是我。”王默叫道。

聞言,那老僧臉上卻是露出了釋然之色,笑道:“原來是王幫主。”

“咦,大師,你怎麽知道我就是王默?”

“貧僧與王幫主見過一次,一聽王幫主的心聲,就知道王幫主是誰。”

王默聽了,不由暗想:“這位扶桑高僧的修為果然超凡入聖,要不是他收了神通,就算我厲害十倍,也未必能看清他的樣子。卻不知他與萬法老祖比起來,孰高孰低。”

那老僧就是曾經救過新九郎,也曾幫過王默攔住劍仇(蒙麵人)的扶桑聖者慈恩。

王默來一峰山莊也有兩天了,但在此前,卻不知道此老也在莊內。

這位扶桑聖者的修為,實已到了頂級聖者的地步,非其他聖者能比。

“大師,你老怎麽也在這裏?”王默問道。

“實不相瞞,貧僧來此已有數日。”慈恩說道,“王幫主,你也是為了《富春山居圖》而來吧?”

“是的。”

“貧僧要是沒有猜錯的話,王幫主之所以找到一峰山莊來,是跟一位中原武林高僧有關。”

“你老真是神通廣大,是的。”

“這位高僧當是‘宇內三奇’中的奇靈大師。其實,貧僧已見過這位高僧,知道他拿到了《富春山居圖》。”

王默聽了,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這位扶桑聖僧的能耐,怕是已經到了整個扶桑也很難找出第二個的地步。

“王幫主,你還在嗎?”

“在。”

“這幅《富春山居圖》關係重大,若非貧僧來得及時,後果將不堪設想。”慈恩說道,“不過你既然來了,貧僧就放心了。”

“大師為何這麽說?”

“因為除了王幫主之外,貧僧想不出第二個人能化解這個局。”

“什麽局如此厲害?”

“請恕貧僧不能透露,不過有朝一日,王幫主就知道貧僧說的是什麽局了。”慈恩說道。

王默看出他不會說,也不強求,問道:“大師,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你。”

“請說。”

“大師當年為什麽要帶走刀劍山莊的莊主少師正?”

“因為他原本就不屬於中原。”

“既然大師有心帶走他,為何後來又放棄了?”

“王幫主,你是有慧根的人,當知道萬事萬物強求不得。”慈恩說道,“貧僧乃出家人,更不能使用武力,況且少師正非一般人能比,貧僧能做的隻有隨緣。”

“大師的意思是說,連大師也無法收服他?”

“貧僧佛法淺薄,確實收服不了少師正。”

“如果連大師都收服不了他,晚輩又豈能……”

“中原有句俗話,叫做一物降一物,貧僧做不到的事,王幫主興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