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導演怎麽了?”已經熱身完畢,準備好好投入工作的商淺予愕然道,“出了什麽事情?很嚴重嗎?”
新電影還沒開始拍攝,導演就出意外進了醫院?
這是出師不利啊。
邵一奇手上拿到的資料也是楊若謙發給他的,信息十分簡略,他隻能通過隻言片語大致分析出郭凡導演目前的狀態。
他看著諸如“被緊急送醫”,“全麵檢查中”,“生命體征平穩”和“病人情緒不穩定”等用詞,已經腦補出了一堆穿著白衣大褂圍著icu病房裏的郭凡進行專家會診的畫麵了。
“傷勢應該已經控製住了。”邵一奇把手機放回兜裏,“不過電影拍攝進程我們不能耽誤……暫時讓副導演頂一下吧。”
“大家不要叫苦。你們知道避難所公司吧?他們的最新電影已經上映了,我們可不能甘居人後啊!”
“來來來,大家穩住心態,動起來……”
當初可是邵一奇親自向楊若謙推薦的避難所公司,現在要是他們被這家公司幹下去了可就真丟臉丟大了!
……
同一時間,把郭凡傷勢如實告知劇組的楊若謙把手機給放了下來。
他可以指著蒼天發誓,那些發給邵一奇的話中沒有一句是假的。
郭凡確實被緊急送醫了,也確實在做全麵體檢,生命體征更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當然,他的情緒也的確有少許不穩定。
全都是實話實說,但邵一奇理解成什麽,可就和楊若謙沒多大關係了。
“唉,一部前期沒有導演參與跟拍的電影會混亂成什麽樣子呢?期待。”
投資幾億的電影,一上來就出這麽多幺蛾子,劇組的心態估計已經要穩不住了吧?
再加上交給虞靜雨的,即將新上線的影評平台,雙管齊下,絕對口碑質量雙撲街!
“嗯……說到這個,正好問一下這個影評app怎麽樣了。”
想著,楊若謙拿出手機,打開和虞靜雨的微信聊天框,敲了一行字:“小虞啊,我交代給你的工作完成的怎麽樣了?進度如何了啊?”
虞靜雨幾乎是秒回道:“在的,老板。”
“進度……就還行吧,估計很快就能快進到遞辭職信的進度。”
虞靜雨倒也沒有完全在講相聲——忙著學校公司兩頭跑的她是第一次知道,原來人與人的交流居然能這麽困難。
她拚盡全力,把腦海中對這個app的各種需求寫成了需求文檔,發給了集團的保安大爺……
結果做出來的成品,和她想象中的不說八九不離十,至少也是風馬牛不相及了。
非要舉個例子,大概就是虞靜雨腦中想的需求是一台能動起來的汽車,但保安大爺朱企豐最終做出來的,是一條長了腿的汽車。
你說它符合需求吧,它是一條長了腿的汽車。說它不符合需求吧,它又確確實實能跑起來,也確確實實是台汽車……
虞靜雨一臉懵逼的想讓朱企豐改改,結果那邊的朱企豐是同樣的一臉懵逼——這不是完完全全符合需求嗎?
根本就說不明白啊!
作為中文專業的虞靜雨,她是第一次覺得自己竟然如此之詞窮。
就以雙方這種溝通效率溝通效果,最後給出來的成品,怕不是能直接讓楊老板腦溢血……
得罪老板,最後的結果不就隻能交辭職信走人?
“怎麽了?遇到困難了?”楊若謙看到虞靜雨的回答,先是一愣,隨即大喜,“遇到了什麽困難,詳細和我說一下。”
困難好啊!
有則加勉,無則改之!
虞靜雨發來一個哭唧唧的表情,說道:“楊總,這事我一時半會也說不清,要不我給你個內測資格,你自己體驗一下?”
說完,虞靜雨就發來了一個鏈接和邀請碼。
這姑娘也太實誠了……
換成其他員工,遇到困難,遇到app出問題,肯定都是想方設法搪塞過去,拖延時間,在徹底暴雷之前解決好問題,不讓老板發現。
結果虞靜雨居然直接就把她自己都不滿意的app給楊若謙看。
缺心眼的傻孩子啊……感覺可以和商淺予一起組隊,搞個巋光二傻出道。
楊若謙歎了口氣,安撫了虞靜雨幾句,點開了她給的鏈接,將beta版本的“魚骨電影”給下載了下來。
app打開,一個精簡的社區頁麵便映入眼簾。
頁麵最上方,隻有三個按鈕——關注,熱搜,推薦。
中間占據屏幕90%的地方,則是上方三個欄目分別對應的帖子。
頁麵最下方,分別是“首頁”、“評分”、“我的”以及一個大大的加號,用於給用戶發帖。
隻是這麽一看,楊若謙大概就看明白虞靜雨為啥有些兩眼一黑了。
光是從魚骨電影的頁麵來看,其實並沒有多大問題。
就是一個很普通的社區app頁麵。
但虞靜雨想要的,是一個官方評分軟件,並不是讓所有用戶都能對這部電影進行打分。
類比一下,就和類似IGN一樣的遊戲媒體,玩家評分是一回事,媒體評分又是另一回事。
主打一個優質內容,隻有認證過的博主和官方才有隨時發帖的權限,其他普通用戶則隻能在這些帖子下發評論,並不能主動發帖。
通過優質內容吸引大量流量,再通過大量流量吸引來更多優質博主,這就是虞靜雨絞盡腦汁想營造出來的社區環境。
也就隻有這樣與其他平台進行差異化競爭,才能完成楊若謙所提的“口碑”與“人氣”的雙重達標。
但凡是發言沒有門檻的平台,無論它以前運營的怎麽樣,到最後都會魚龍混雜。
知乎便是最好的例子。
由此可見,虞靜雨確實很努力的在盡可能滿足楊若謙之前提出來的各種離譜需求了。
“看著其實還不錯嘛,虞靜雨這姑娘有點太吹毛求疵了……感覺這樣就行了,總不能真給她搞成一個口碑人氣雙豐收的平台。”
這種心態倒也不難理解,畢竟是第一份工作,還是工資如此之高的工作,換誰都肯定想把項目盡可能做的好一點。
楊若謙抱著獵奇的心態,點開了位於右下角的“評分”按鍵。
由於內測資格隻是隨機發放,名額十分有限,所以楊若謙暫時沒看到什麽有意思的帖子。
最多就是零零星星幾個“有人嗎?”或是“在嗎?”之類的無意義帖。
點開“評分”欄,映入眼簾的第一部電影便是巋光集團的看家大作《黑袍檢查隊》。
參與評分的人數有百來個,綜合評分9.5。
“看起來還是比較公正客觀的……嗯,就該這樣,拒絕任何暗箱操作!”
“先燒錢吸引客戶,然後拒絕一切想花錢刷評分的商家,完成完美虧損閉環。”
當然……楊若謙也知道,就算商家找不到平台方刷評分,他們也可以花更高的成本去找水軍注冊賬號,強行刷好評。
為了盡可能杜絕這種情況,楊若謙的對策也很簡單——一人一號,每個實名認證名下隻能有一個賬號。
同時秘密進行後台聊天數據監控,但凡發現了刷評分的交易,就直接把該賬號拉入隱性黑名單。
隱性黑名單不會影響這個用戶正常使用app,也不會影響他打分,但是這個用戶的打分將永遠不會被統計進平均分。
當然,這一招對那種不在app內進行交易的用戶,效果就不太大了。
為了讓評分更加客觀公正,楊若謙目前想到的辦法是,做一個隱性白名單,精選那種非水軍,相對客觀公正的用戶。
他們給影視劇打出的評分權重會比一般用戶更高。
這樣做,在一人一號的機製下,幾百個水軍打出的水評價還不如一個精選用戶的正常評價,會極大提高刷評分的成本和效率。
“嗯……等會把這個需求發給虞靜雨,讓她給app的後台加上這些功能。”
“要精選出黑名單和白名單同樣得有大量員工,順帶著還能提高一下人工成本,不錯……”
楊若謙繼續往下看去,發現評分欄目中不光有電影,也有電視劇,甚至有些搞怪的用戶把某些電競比賽,體育比賽之類的東西也扔了上去,讓大家給評個分樂嗬樂嗬。
總之,隻要是能評分,能打分的,都可以上這個app,所有人都能參與打分。
甚至是某個體育選手,某個電競選手……
總體看來,魚骨電影確實滿足了虞靜雨的所有需求,但又有一種說不出的異味,明明說是要做個影評app,但是卻做了個這麽四不像的東西。
定位不清晰,目標群體不清晰,推廣起來就會很難受,運營起來就會很混亂。
楊若謙一邊往下翻,一邊輕輕點頭——他越看對這個app越是滿意。
朱企豐不愧是集團的掃地僧,一出手就搞出個這麽不像話的app。
楊總把魚骨電影切到後台,打開微信,給虞靜雨發了條消息:“我覺得這個app很好,沒有什麽缺點,正式版就上線這版吧,不用做什麽改動了。”
“就是後台我想加幾個小功能,等會會把需求文檔發給你。”
“小虞啊,你要自信一點,要認識到自己的優秀,知道嗎?你這次工作完成的非常好,下個月會給你發獎金的。”
等著挨批卻意外等到了獎金的虞靜雨:“???”
“真的嗎老板?你不會隻是在安慰我,等會直接把我開除了吧?”
入職時候被故意刁難的場景還曆曆在目,虞靜雨一點都不敢大意。
更何況自己拿出去的這個app,真的有些慘不忍睹。
“巋光集團沒有主動開除過任何員工,放心。”
楊若謙架子不大,不會覺得這種敢當麵開玩笑的員工不尊重自己。相反,他認為員工的這種行為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認可和信任。
他想了想,補充道:“還有,我覺得魚骨電影這個名字不太好,要不改一改,改成‘豹撲’怎麽樣?”
豹撲,諧音爆撲,寄托了楊總希望這個app上線就撲街的殷切期盼。
虞靜雨:“名字老板你來定就行,我沒任何意見!”
楊若謙想了想這姑娘之前在酒店的碎碎念,又說道:“對了,我記得你下午還有課是吧?近期學業如何?考試準備怎麽樣?有測試嗎?測試成績如何?”
虞靜雨那邊沉寂了好一會,才給了回複:“……楊總,其實那天在酒店門口我說的話你全聽到了對吧?我在這給您道歉了,跪下磕頭了,您就饒過我吧?”
“您大人不記小人過,放了我吧……孩子真的知道錯了!”
原本虞靜雨以為自己會是巋光集團最大的樂子人,結果現在看來,她很有可能是巋光集團最大的樂子……
大肚量的楊總大手一揮:“行了,放過你了,去忙吧!”
說完,楊若謙又把手機app切換到魚骨影評上。
他還是挺好奇,這些內測用戶對自家電影和其他口碑有所爭議的電影到底是個什麽評價。
《護國龍婿》,評分8.2。
嗯……畢竟是一部以樂子為主的電視劇,深度不太夠,有這個評分也不算差了。
楊若謙輕輕點了下頭,繼續往下翻。
《泰坦尼克號2》,評分2.8。
“這也太低了吧?”楊若謙看著這辣眼睛的評分,吐槽了一句,“3分都不到是吧?這群網友真的是一點麵子不給啊!”
其實從製作,劇情和畫麵來看,給《泰坦尼克號2》這個大爛片2.8分並不過分。
熱度高歸熱度高,搞笑歸搞笑,但這些都沒辦法掩蓋這部電影的本質。
楊若謙想了想,伸手給《泰坦尼克號2》打了個1分高分,繼續往下劃去。
《小時光》,5.2分……
《綠燈人》,6.1分……
《魔都堡壘》,1.7分……
《環大西洋》,3.6分……
《鋼鐵人2》,8.0……
嗯?!
等等,這一堆電影裏麵混進來了個什麽奇怪的東西?
楊若謙走馬觀花一樣往下瀏覽,突然察覺到了一個不太對勁的電影名字。
他連忙把帖子往上拉,皺著眉頭自語道:“《環太平洋》的評分會這麽低嗎?怎麽可能才3.6分?”
印象裏這是一部口碑和票房都很不錯的機甲類電影啊。
等他真的看清名字之後,目光呆滯了一下。
“什麽玩意?環大西洋是什麽東西?續集嗎?居然還有上百條評論?”
楊若謙有些奇怪的點開了這部電影的介紹頁麵,目光開始在那一大堆信息中搜尋影片的製作公司。
然後,他的目光鎖定在了那五個熟悉的字眼上。
避難所公司。
總裁辦公室沉默了三秒後,楊總不可置信的聲音才爆發出來。
“臥槽?!”
“怎麽又是你啊?你不是才把《泰坦尼克號2》拍完嗎?怎麽又來了?這才幾天啊?!”
原本避難所公司在楊若謙心中就是個營收不高,偶爾會在財報裏出現一下,惡心惡心人的公司,但絕不是什麽心腹大患。
拍一部電影,耗時一季度半年,甚至好幾年都是常見的事情。
這麽長的周期才賺個大幾百萬,對於現在的巋光集團而言已經可以說不痛不癢了。
但現在看起來,避難所公司好像沒有看起來那麽簡單啊。
幾個月拍一部電影賺大幾百萬,和十幾天拍出一部電影賺幾百萬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避難所公司一部電影賺的錢雖然不算很驚人,可架不住他高產啊。
十幾天就賺幾百萬,一個季度能賺多少?
這盈利能力要直追集團裏那幾個最不聽話的心腹大患了!
邵一奇你個敗家子到底推薦我收購了個什麽怪物啊?
楊若謙又驚又怒,直接退出了冷冷清清的魚骨影評,打開了b站,雙手顫抖的在搜索框裏搜起了那個他最不想看到的id。
“小劉電影”。
所有稿件,排序最近發布。
最頂部,一個無比顯眼的標題狠狠拍在了楊若謙臉上,標題下麵那一小行301w播放量更是無比刺眼。
“逆天吐槽避難所公司新作《環大西洋》,什麽叫山寨比正版上映更快啊?”
而視頻稿件下麵的簡介則更是重量級。
“爛片吐槽歸吐槽,但還是要說一句,巋光集團或許真的為廣大底層藝人們找到了一條可持續的出路。”
“連續兩部低成本電影都能獲得如此成績,或許娛樂圈的生態,真的能夠迎來一次長足的改變。”
“至少在失敗之後,還能混個溫飽。至少在夢想破滅之後,能重新回歸生活。”
“無論如何,一個勇於創新,一個勇於改變現有規則的公司,都值得所有人稱道!”
楊若謙看著稿件內容,一口氣差點沒順上來。
他還清楚記得,上次評價《泰坦尼克號2》的稿件裏,小劉也說過很相似的話。
本來那次就打算好好收拾一下這個up主,結果輔導員一個電話打過來,楊若謙直接就忘了這茬!
誰知道避難所公司出電影的速度能這麽快啊!
這就是拖延症的惡果……
楊若謙看了眼手機裏“小劉電影”的聯係方式,一咬牙,給運營打了一個電話。
“翁子琴!趕緊以公司的名義聯係一下‘小劉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