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若謙和鄢錦玉在機場告別,回到家裏的時候已經是淩晨十二點半。
輕手輕腳走到家門口,正準備掏鑰匙開門的時候,楊若謙又看到了門把手上麵掛著一個小塑料袋。
“啥玩意……”楊若謙愣了愣,從門把手上把塑料袋拿了下來,“常芷晴應該不會搞這種東西吧?”
主要是他們兩人實在是太熟,有什麽事情基本可以直說,有什麽心意可以直接微信表達,不需要這樣送一點東西。
能做出這種事情的,應該就隻有住在隔壁的商淺予了吧……
上次她就是這樣給自己送了台手機。
“這次又送了些什麽?”楊若謙有種開盲盒的心情,原本有些疲憊精神也振奮了少許。
無論東西是好是壞,隻要免費,隻要結果不確定,那都很有意思。
當然……要是裏麵是一份出色的業績報告,楊若謙估計會被直接氣的暈厥過去。
隻是這種可能性不大。
商淺予正拍著電影,那一大堆不能惡意拒絕,否則會判定為消極運營的資源楊若謙心裏也有數。
估計就是個小禮物啥的。
楊若謙把手伸進塑料袋裏,一摸,手感冰涼,是個鐵盒子。
拿出來一看,居然是一盒芝士威化餅幹……
和上次送手機一樣,盒子上還是貼了一張便簽,上麵依舊是一行娟秀的字體。
“房東,看你看比賽的時候吃的那麽差,送你盒餅幹補補身子!”
楊若謙看完,吐槽一句:“真要補身子送一盒餅幹怎麽夠啊,送點值錢的東西啊,你不考驗我一下怎麽知道我經不經得起考驗?”
不過這種芝士威化餅幹口感還是很不錯的,楊若謙還挺喜歡。
心安理得的收下禮物,楊若謙打開大門,剛抬腳,忽然覺得好像有什麽地方不太對勁。
商淺予為什麽能知道自己吃了什麽?
她能知道自己飛去比賽現場看比賽很正常,可是比賽時吃了什麽東西為什麽也能知道?
楊若謙當然不會認為商淺予是個跟蹤狂,他當即意識到,或許是當時自己吃熱狗的畫麵被“不小心”拍下來了。
“不會吧……”
也就十幾秒的事情,這真的能那麽巧?
本來打算回家就睡覺的楊總這下困意全無,換好鞋子鎖好門,坐到沙發上打開手機,在b站搜索了起來。
剛在搜索框裏打出YTG三個字母,搜索欄排名第一的是“YTG挺進決賽”,排名第二的居然就是“YTG老板出鏡”!
“啊這……”楊若謙伸手把視頻點開,還沒看到正式的內容,就看見屏幕上飄過去了一大堆彈幕。
評論區裏,討論也頗為洶湧。
“臥槽這是YTG的大老板嗎?這麽年輕?”
“比我有錢就算了,還比我帥,突然不想玩這個地球OL了。”
“這是富二代拿著父輩的錢來創業的吧?不過聽說YTG是從網吧隊開始一路打上來的,隻能說活該人家賺這錢,這眼光沒得說。”
“那你就錯了,我專門了解了一下,這老板是純白手起家的,一年時間就把生意做起來了。”
“是嗎?我以前怎麽沒聽過?”
“主營業務是娛樂圈那邊的,電競俱樂部估計就是隨手投的一個項目罷了,人家根本不差錢!”
“不差錢又怎麽樣?吃熱狗的樣子不還是和我一樣嗎!”
“哈哈哈……”
“話說有人知道這個老板結婚沒?坐旁邊那個小姐姐是他老婆嗎?”
“……”
楊若謙麵無表情的看著自己用“深淵巨口”吞噬熱狗的鏡頭,一邊看著飄過的彈幕,無語了好一會。
算了算了。
出個糗而已,我楊總錢沒有,臉皮是一頂一的厚。
沒有厚一點的臉皮,他怎麽能編的出那麽多看似有道理,實則胡說八道的理論來忽悠員工?
隻要不給公司帶來利潤,小小的出個名就出吧……
反正楊若謙基本不拋頭露麵,不靠自己的演出獲利,這種程度的“出名”,是無法變現,無法給破壞公司財政的。
互聯網沒有記憶,要不了多久,等YTG奪冠風波過去,這件事估計很快就會被淡忘掉。
從YTG橫掃半決賽來看,奪冠基本是板上釘釘,因為其他的對手的紙麵實力和這支隊伍基本不相上下。
對於不奪冠這件事,楊若謙基本已經放棄幻想,準備迎接事實。
“睡覺睡覺……”
……
……
第二天,楊若謙拿上小餅幹,開車來到公司。
因為片場和公司距離不同,而且成宇集團對員工的要求和巋光也有區別——雖然不要求早到,但和巋光集團這種鼓勵員工遲到的奇葩公司多少還是有點分道揚鑣的。
一般而言,商淺予都會比楊若謙早二十多分鍾出門。
她下班之後還會拉著溫若秀在外麵玩一會,回家的時間也會稍微晚一些。
所以楊若謙和商淺予雖然住的很近,但隻要不是刻意見麵,平時碰頭的次數並不算多。
“楊總早!”
“楊總吃了早餐嗎?”
“我叫了同款熱狗,楊總要來一個嘛?”
“……”
看著神色放鬆,揮手和自己開玩笑的員工,楊若謙嘴角稍稍抽了抽。
畢竟一個又年輕,又沒什麽架子,對員工還那麽好的老板,沒有人有理由討厭他,都很自然而然的開起了玩笑。
就像一個又年輕,管的不多,愛發獎勵,教書還好的老師一樣,學生對這種老師也是親切多過敬畏。
更何況年輕一代的員工和老一輩的員工對公司領導的態度也是發自內心的不同。
楊若謙揮揮手,表示自己已經吃過,然後轉頭說道:“所有公司高層,半個小時之後到會議室開個會,討論一下本季度的規劃和展望。”
說罷,他走進總裁辦公室,打開電腦,把自己準備的PPT仔細讀了一遍,複習複習,拷貝到了U盤上。
當然,楊總的電腦上不光有新項目的PPT,還有這一年多來的成功總結經驗。
把電競項目歸納總結進入成功經驗之後,楊若謙又打量了自己的新計劃一眼。
“自己搞產業不行,那就去收購別人的夕陽產業,收購一家業績差,接近破產的公司……然後再繼承他們全套的原班人馬,這還能不虧嗎?”
自己做不到虧本,那就買一家虧本的公司,讓有虧本經驗的人幫自己虧。
作為老板,沒有賠錢的天賦和能力,那就雇傭有這項能力的團隊來為自己服務。
其實楊若謙以前並不是沒想到這個方法……不過那時候巋光集團剛起步,一是資金不夠,二是沒有相對應的藝人或業務綁定,無法被係統納入公司盈虧統計當中。
現在楊若謙手上有演員有歌手,資金也愈發充足起來,收購其他公司,擴張產業的設想就有實現的空間了。
看了眼時間,楊總拔下U盤,自信滿滿的走進了會議室。
公司的高管們已經各就各位,一個個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候著。
秉持了巋光集團一貫的風格,楊若謙在開會前沒有廢話什麽,直接把主菜端了上來,長話短說道:“隨著公司業務的拓展,我們要把眼光放的更長遠一些了。”
“舊的直播業務,娛樂圈的經紀業務目前是很健康,但是產業結構過於單一,抗風險能力不夠,所以我們需要拓展更多的業務。”
聽著台上的楊總侃侃而談,台下的高管們都沒多大的反應。
公司如今發展到這個程度,現金流膨脹到不知道該怎麽花掉,適時宜的擴張一下業務非常正常。
該做一些投資了。
巋光集團到最後,應該會發展成一個綜合性的娛樂巨頭,而不單單隻是個經紀公司。
眾人好奇的是,楊總選人的能力很強,選劇本選劇組選合作夥伴的能力很強,但是在看業務分析業務方麵,他還能創造奇跡嗎?
“楊總想辦什麽業務呢?”翁子琴點點頭,問道。
看著手下好奇的目光,楊若謙打開文件,一個製作精良的PPT瞬間展現在眾人麵前。
“公司的下一步發展,是音樂製作,也就是開一家唱片分公司,以更好的對我們旗下的歌手進行細致的,專業的定製!”
“本季度的重點,就放在唱片公司……大家有沒有什麽意見和建議?”
楊若謙之所以不把計劃提前告訴手下員工,就是想聽一下他們在會議現場一拍腦袋想出的建議,而不是深思熟慮之後的建議。
此話一出,語驚四座。
眾人麵麵相覷。
其中對相關產業最為了解的林曹更是瞪大了眼睛。
倒不是被楊總的高瞻遠矚震撼到了,而是被楊總能提出這麽個撲街想法震撼到了。
現在這個年代不比以前,音樂製作公司已經可以算是夕陽產業了,老牌公司們要麽就在大集團旗下,要麽就卷個你死我活,新進入的人基本不存在活路。
就算能夠盈利,賺的也就是個辛苦費,真正的收入大頭根本不歸製作方,而是歸平台方。
以前的年代,還能賣碟片,運營版權,炒作熱度……
可現在,音樂播放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算碟片還有一定的市場,也不再是當前大眾聽歌的首選,也不是當今市場的主流。
沒有流量過來,一首歌曲很大概率就是無人問津……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流量巨大的平台方扶持,一首好歌可能真的會被埋沒,除非這首歌能好聽出圈到反過來給平台帶來流量。
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所以,現在歌曲製作出來,版權一賣,其他的事情就和唱片公司沒啥關係了。
除非簽了特殊的合同,又或是獨家版權代理,否則如何運營歌曲,後續收入如何,那都是平台方的事情。
如果說巋光集團手握流量巨大的平台,那搞個唱片公司也沒啥關係,畢竟可以自己給自己引流,還省了一波中間商差價。
可問題是,現在楊總壓根就沒有一個靠譜的平台方合作。
哪怕是老牌合作夥伴成宇也沒有直接經營相關業務的。
現在搞唱片公司,99%都會虧本啊!
剩下那1%……
隻是沉寂了片刻,林曹突然鼓起掌來:“楊總這個建議不錯!非常有眼光!”
就連月府這種公司搞唱片公司都能維持賬麵上的不盈不虧,比月府那幫廢柴高了兩個段位的楊總,豈不是能隨隨便便賺錢?
剩下的那1%,就是楊總這種人無疑了。
林曹一套邏輯下來,很快把自己說服,並且堅定不移的相信公司的唱片業務會成為未來的頂梁柱。
原本想聽一下員工們爭先恐後的反駁聲,卻等來了林曹誇讚的楊總愣了愣。
嗯?什麽情況?
自己拿出一個這麽離譜的計劃,居然能被人讚同?而且看起來林曹還不是那種恭維的誇讚,而是發自內心的誇讚?
其實台下員工們並不是沒有不想反駁的,但此時他們縱然有一肚子疑惑,卻都強行忍住沒有說出來。
高薪跳槽過來的宋丹蕾更是如此。
在上次自己的建議被反向采納,並且公司憑借著“一計害三賢”徹底出名之後,她就隱約意識到了,巋光集團和其他娛樂公司的內在邏輯不同。
就像下象棋一樣,自己受限於眼界和能力,隻能給老板建議如何吃掉對方的某個棋子,但是老板考慮的是整個局勢,哪怕丟掉某個棋子也沒關係。
“明星”廚師於洪便是這個道理——他徹底為公司旗下的餐飲業務打出了名聲,讓無數人都知道了那什麽餐廳。
更恐怖的是,明明大家看到於洪在綜藝上做出了堪稱劇毒的九轉大腸,可就是有人慕名前去於洪所在的餐廳,甚至還要點名讓他做菜。
讓在傳統思維中的宋丹蕾好好開了一把眼。
所以現在,宋丹蕾在提出自己建議的時候,都會十分謹慎,盡可能把自己擺在老板的位置上。
唱片公司,會不會也是類似的情況?
或許……楊總有自己的考慮?
看看其他老員工,一個個一言不發,還有那個叫林曹的,想也沒想就讚同……
工作那麽久,宋丹蕾清楚地明白這些高管絕非溜須拍馬之輩,而是真的有一身本事,每次都能拿出亮眼業績的人才!
他們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一定是理解了楊總的用意……
自己沒能理解,是自己的思路相對於這些老員工還有一定的差距。
不過沒關係,宋丹蕾至少能意識到,在開唱片公司這件事上,楊總一定是對的。
滿座人才無一人反對,總不可能眾人皆醉我獨醒吧?
自己沒辦法理清“楊總是對的”這個結論的邏輯,但天才的事情,自己理解不了也很正常。
反正隻需要知道楊總是對的就行了。
在這個前提下,根據自己的經驗給楊總提意見,一定不會犯錯。
想到這,宋丹蕾舉起手,輕輕咳了兩下:“楊總,我這邊有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