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8章六山神君(40)
這塊東西明明更像是寶石,類似於水晶一類的寶石,為什麽我第一眼看上去會覺得是玉呢?
連我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不過我並不懷疑自己的判斷,我有天眼,第四重天眼,洞察力之強,玄術界也極少有人能比得上我。
既然我覺得這是玉,那就肯定有它的道理,或許這就是天眼給我的提示吧。
“禪師,這是什麽東西?”天門正在和空相說話,突然看到對方拿了這麽一塊東西出來,頓時是一臉的疑惑。
“此物是我當年在一個山中得到,當年我並不想帶走它,可是機緣巧合之下,我還是把它個帶走了。
這麽多年,我一直想要替它找到真正的主人,可是直到老僧被困在此處都沒能找到,今天遇到天門道長,我想借助你的相術,幫老僧看一看,這塊玉石的真正主人身在何方,是否已經入世。”
“讓我算這塊玉的主人?”天門老道一愣,他不可思議的看向了空相。
可是空相的表情真誠,一點都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
“禪師,這塊玉石一看就是寶物,常言道天下寶物有緣者得之,它既然已經到了你的手上,那就是和你有緣,怎麽你還要把它送出去呢?
這豈不是違背天意,再說寶物擇主,如果你和它沒有緣分的話,是無論如何不會遇到它的,依我看你就是這個有緣人,又何必舍近求遠的去找呢?”
然而空相禪師卻搖了搖頭說道:“非也非也,此物雖然在我手裏,卻並不是屬於我的,老僧隻是代為保管而已,否則的話我又豈會要天門道長代我卜算呢?”
“哦?到底是怎麽回事,請禪師詳細的說一說。”聽他這麽一說我還真來了興趣。
於是老和尚就把當年的事情告訴了我們:
三百年前,空相和無極道人論道之後,無極道人跪拜離開寺院。
原本空相是想在寺中靜心修行的,但是自從無極道人走了以後,空相的內心就再也沒辦法靜下來。
無極道人短短的五年,實力提升速度之快令他震驚,他和無極道人接觸了三個多月,深深地知道無極道人的天賦有多高。
可是有一點他還是覺得很奇怪,無極道人的天賦雖然很高,可他卻自認為在修行的天賦上,自己是不會比無極道人差多少的。
他曾經仔細的想過,如果換做是自己,在五年之內能不能達到這種境界,答案是萬萬不可能的。
於是他冥思苦想,自問兩人的天賦相差並不大,為何修為境界提升的差距會這麽大呢?
最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是因為兩人的修行地點和方法不一樣。
空相是坐死關,日日參禪悟道,而無極道人則是雲遊四海,挑戰各方高手。
一個是靜中參悟,一個是動中求道。
這兩種方法從本質上來說是沒有高低的,都是上等的修行求道方法,但區別就在於一個主動一個被動。
被動的修煉方法在天賦相等的情況下,是絕對不可能比主動的修煉方法更快的。
這就好比兩人在天賦相等的情況下,每天都能完成一個單位的修煉進度,但是如果主動的修煉者把積極性提高一倍的話,那就有可能每天完成兩個單位的修煉進度,甚至達到三個單位四個單位也有可能。
這就要看主動修煉者的勤奮度了,而無極道人就是那種特別勤奮的,所以他隻用了五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正常需要十幾二十年完成的修煉進度,所以才會這麽快的。
再加上他踏遍千山萬水,四處挑戰高人,這就造就了他無比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在生死對決之中,他能夠悟出的道會更圓滿也更接近於天地大道。
也正是因為想明白了這一點,空相才決定離開寺院雲遊四海的去苦行,但他不能走無極道人那條到處挑戰的道路,不過他可以選擇的路更加的寬廣。
他決定走遍全國各地的寺院,遍學佛門諸多流派,博采眾家之長,以各派佛門精髓為根基,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修行的道路。
他認為走著前人的道路不可能讓他有突飛猛進的進展,他要突破就必須另辟蹊徑。
他要效仿當年的佛陀,佛陀當年開創了佛門,而他要開創的是一種新的佛門修行方法,這種修行方法是以禪宗為基礎,諸多佛門宗派精髓為根,他相信一旦這種修行方法創造出來,必定會助無數迷途眾生脫離苦海。
就這樣他循著自己的道路,走過一座座的名山大川,去了無數的寺廟,跟廟中各位高僧論經學法,短短的幾年,他去過的寺院不下150座。
空相禪師的名字,也很快的在佛門之中流傳了開來,他的博學,他的境界,以及他的謙虛好學,無一不讓萬眾僧人折服。
他的每一次論經都讓無數僧人驚喜,他所闡述的佛法越來越高深,也越來越能引起諸多僧人的心靈共鳴。
但凡是聽過他論道的僧人,都能在短時間內修為大幅度的提升。
漸漸地空相被眾僧稱為當代禪宗泰鬥,但空相自己卻從來沒承認過。
在他離開寺廟大概五年多之後,他來到了一座山中小廟裏,這座小廟裏隻有三個和尚,一個年過八旬的老和尚,以及兩個隻有十幾歲的小和尚。
這兩個小和尚都是被丟棄在廟門口的,老和尚把他們抱回來養大,沒有奶水老和尚就日日抱著他們去挨家挨戶的化緣求奶,懇求村民能施舍一些奶水給孩子喝。
為此老和尚屢次遭到毒打,甚至有更過分的村民用屎尿潑他,老和尚為了養大兩個孩子,受盡了各種羞辱苦難。
不過他從來沒有說過一個苦字,為了讓孩子有一口吃的,他曾經幾天幾夜沒有吃過東西,最後餓的倒在路邊奄奄一息。
要不是有路過的好心人發現,老和尚可能帶著兩個孩子都死在路邊了。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的過去,老和尚的身體也漸漸地不行了,但兩個小和尚卻悄然長大。
兩個小家夥很懂事,老和尚為了他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羞辱,他們心裏都知道,所以他們從來沒有嫌棄過廟裏窮。
因為他們,村民再也不來燒香,沒有香火錢,寺廟裏連鍋都揭不開了。
兩個小家夥就去摘野果給師父吃,慢慢的他們從其他村子討來了種子,在寺廟後麵開了地種了菜。
生活雖然過的清苦,但他們每日誦經念佛的功課卻一刻都沒有落下過。
老和尚的身體越來越差,到後來連下地走路都不行了,眼看著就要圓寂。
兩個小和尚在病榻前急得團團轉,可他們沒有錢給自己的師父治病,他們試著下山去求過郎中,但是這些郎中無錢不到。
他們磕頭請求,但還是沒有能夠請到大夫,後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