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將軍!”
曹操痛呼一聲,緊握雙拳。
“我必取華雄首級,以慰韓將軍在天之靈!”
這時,一個魁梧的大漢走了出來,聲音之中滿是怒意:“將軍,末將夏侯淵願出戰華雄,為韓將軍報仇!”
曹操點頭應允,並親自為夏侯淵披上戰甲。
夏侯淵翻身上馬,手持長槍,馬蹄踏破塵埃,帶起一道煙塵。
在陣前停下,勒住戰馬,緊握長槍。
“夏侯淵,你可敢與我一戰?”
華雄的聲音充滿了挑釁的意味。
夏侯淵微微一笑,不怒自威,他輕輕一提韁繩,戰馬便如同離弦之箭般衝向華雄。
“華雄,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隨後長槍如龍,直取華雄咽喉。
華雄也不甘示弱,挺槍相迎,兩人瞬間纏鬥了起來。
隻見槍影交錯,火花四濺,兩人的動作快如閃電,令人目不暇接。
夏侯淵的槍法精妙絕倫,時而如遊龍戲水,時而如猛虎下山,讓華雄不得不全神貫注地應對。
而華雄則是憑借著過人的臂力,一次次將夏侯淵的攻勢化解於無形之中。
兩人的戰鬥如同狂風驟雨,讓人目不暇接。
隨著戰鬥的深入,夏侯淵逐漸找到了華雄的破綻。
他發現華雄雖然力大無窮,但動作相對遲緩,尤其是在長時間的激戰後,體力開始有所下降。
於是,夏侯淵開始利用自己靈活速度的優勢,不斷向華雄發起攻擊,逼迫他露出破綻。
終於,在一次激烈的交鋒中,夏侯淵瞅準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他猛地大喝一聲,全身的力量都凝聚在了長槍之上。
隻見槍尖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如同閃電般刺向華雄的胸膛。
華雄雖然奮力抵擋,但終究還是慢了一步,長槍瞬間穿透了他的鎧甲,深深地刺入了他的心髒。
“噗嗤!”
一聲沉悶的聲響傳來。
華雄低頭,一臉的不可置信。
他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會敗在夏侯淵的手下。
身體劇烈地顫抖著,鮮血從傷口處噴湧而出,染紅了他的戰袍和盔甲。
夏侯淵見狀,毫不猶豫的一槍結果了華雄的性命。
他用力拔出長槍,槍尖上還帶著華雄的鮮血。
周圍的士兵們見狀,紛紛發出歡呼聲。
夏侯淵則收起長槍,策馬返回本陣。
......
夜,月黑風高。
李儒已經將曹操的糧道的路線,沿途的地形以及可能的巡邏隊分布都探查清楚了。
趁著夜色,他精心挑選了一隊輕騎和精銳斥候,沿著一條少有人知的小路行走。
這條小路蜿蜒曲折,穿越密林與山穀,最終可直達曹操糧道的關鍵節點。
他們借助夜色的掩護,避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巡邏隊。
經過數個小時的艱難跋涉,終於抵達了位於山穀之中的小橋。
這座小橋是連接糧道兩側的重要通道,一旦被破壞,曹操的糧草運輸將被迫中斷。
於是他們迅速開始分工,一部分人負責在小橋兩側布置陷阱和伏擊,以防備曹軍的反撲。
另一部分人則開始著手破壞小橋的橋體。
撬開了橋上的石板,拆除了關鍵的支撐結構。
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小橋在夜色中轟然倒塌,將下方的河流阻斷,形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
與此同時,還放火燒毀了橋邊堆積的糧草和物資。
曹操得知此事後,憤怒之情溢於言表,緊握雙拳,眼中閃爍著熊熊怒火。
斬了這一批的運糧官後,立刻修書一封快馬送去給秦川,把情況說明後,又要了一批糧草輜重。
就在這時,程昱匆匆步入營帳,他深知曹操此刻的心情,於是,他連忙上前,向曹操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策。
程昱沉聲說道:“將軍息怒,糧草雖失,但戰意不可丟,北涼軍既敢如此行事,我們亦當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曹操聞言,目光一凝,轉頭看向程昱,似乎在等待著他的下文。
“我觀城內近日疫病橫行,死者眾多,將軍可命人收集這些屍體,利用投石車之利,將它們投擲到北涼軍的營地之中。”
他的聲音雖輕,但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一般,敲擊在在場每一個人的心上。
曹操聞言,先是一愣,隨後道:“此計雖毒,卻也有理。”
但是話鋒一轉,道:“容我在想想...”
等程昱走後,曹操看向郭嘉和荀彧。
“將軍,可是有煩心之事?”
曹操抬頭,輕歎一聲,道出了自己的擔憂:“程昱之計,雖能解我軍燃眉之急,但實則太過狠辣,有傷天和,若真如此行事,事後當地的百姓將如何生存?這豈不是將我等置於不仁不義之地?”
郭嘉聞言,沉吟片刻,道:“將軍所言極是,此計雖狠,但亦非不可行,然則,我等身為天下蒼生之主,當以民為本,豈能因一己之私而害及無辜?或許,我們可以另尋他法,既能解圍,又不至於傷及無辜。”
荀彧也點頭附和道:“將軍仁心仁術,實乃天下蒼生之福,臣以為,可加強情報收集,尋找北涼軍的弱點,同時加強我軍防禦,以待時機反擊。”
曹操聽了二人的建議,心中豁然開朗。
他不能因為自己的一時之怒,讓更多無辜的百姓成為犧牲品。
雖然,他曾經說過,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但,他是一個溫柔的梟雄。
“好!就依你二人之言。”
曹操站起身來,繼續道:“我們不僅要贏得這場戰爭,更要贏得民心。”
“我要讓世人知道,我曹操雖為武夫,但亦有一顆仁愛之心!”
........
董越與曹操兩軍因糧道之爭,皆已疲憊不堪,損兵折將,局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持之中。
雙方都在破壞對方的糧道,可曹操背靠朝廷,自然是不怕的,隻是免不了一陣責罰。
可董越不行,他是以北涼一地抗衡朝廷。
若沒了糧草,那麽這些北涼騎兵遲早會嘩變的。
於是,最終的決戰來了。
董越一封書信,令信使送到曹操大營之中,曹操看過了,和郭嘉等人商議後,便應了下來。
雙方約定了決戰的時間與地點,並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