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之內,陸誌遠果然沒有食言。

直接召集了三百書生開始細節講述陳玄詩詞,為陳玄揚名。

同時也讓眾人開始抄寫陳玄詩詞準備宣發詩集。

六名兄弟也開始各自的任務。

陳玄遊走於王、鄧二家,兩家對陳玄也是加深了了解,關係更為密切。

而唐家和張縣令等人也沒閑著。

縣衙內,唐忠親自帶著兒子唐輔、女兒唐雨荷參加張文昌的家宴。

宴後,張文昌屏退左右。

唐忠則是說道:“張大人,這陳玄之名越發遠揚,更是拜師了陸誌遠,若是被其知曉陳安仁之事,怕是要報複我等啊..”

張文昌也是臉色複雜:“一介書生,沒想到真能攀附上陸誌遠,可如今他得陸誌遠看中,同時也有王鄧二家,阻撓,若是貿然刺殺他,陸誌遠定會糾集兩家朝我等發難,即使是知州,也不一定保我啊..”

唐忠歎了口氣:“確實如此,此子偽裝多年,心性可見不凡,我的意思是,此事時候需要上報,做實他前朝逆黨之名,先破他聲名,然後再逼陸誌遠和他斷絕關係,最後再下手,如此雙管齊下,想必有機會除去此人!”

張文昌眼睛一亮,可又搖了搖頭:“如今聖上已經臨朝二十年,前朝之事,並無太大影響力了,不然陸誌遠哪裏敢收他..”

唐忠見一計不成,馬上繼續道:“不若摘章取字,定他個私通太平聖教意圖謀反之名如何?”

“不行,陸誌遠為其站台,輿論也用不上,如此大殺器用來對付一介書生,知州大人也不願意。”

“要不替其揚名,同時將他宣揚成天下第一的書生,捧殺他如何?”

張文昌瞥了他一眼:“萬一他又做出什麽千古一詩出來,那就不是捧殺了,而是真的幫了他了!”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要不,將其劫下,讓他強行和雨荷發生關係,定他個強搶民女,由愛生恨,奪人妻子之罪,將他下獄。並且還可以汙他一個小人得誌,斤斤計較,自私狹隘,偏執易怒之名如何?”

唐雨荷懵逼,張明憤怒。

張文昌皺眉:“這..這不行,這不是毀了我兒名譽?你淨想些餿主意,還不如直接給他下毒呢..”

唐忠眼前一亮:“張大人,我有一份亂神散,服下之後,可以使人頭腦發昏,神誌不清..”

“好像也行吧..你且試試,實在不行,直接給他服下**,脫光他衣服丟在大街上,也算汙了他的清名。”

唐忠連連點頭:“還是大人高明啊,簡單直接!”

“算不得什麽的,若不是不能殺,若不是他並無家人,本官也不至於這麽為難,還有...你的聘禮劫回來了沒有?”

唐忠臉色難看:“那小子不知道哪裏找的護衛,轉移的很快,如今銀子都進了王家銀號,我想劫也難啊..萬一暗河幫被抓,難保他們不供出來,到時我等也麻煩..”

張文昌歎息道:“這群地痞流氓,確實也沒什麽道德,還得是家中死士好些。算了,你且去試試吧,你我兩家婚禮定在下月初三,屆時,希望我們已經將他處理了..”

唐忠笑了笑:“張大人放心,陳玄鬧不了事的,一介書生,就算一時不能處理他,等過了這陣子風頭,他隻要不離開我縣,照樣會被我二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即使他離開縣城,想必也逃不過太平軍的圍堵啊,哈哈哈!”

張文昌也點了點頭,眾人皆笑,氣氛熱烈。

又過了五天,三名遠走靈台、真定、四方三縣的兄弟回來了。

果然,詩集大賣,陳玄之名也是直接名揚四縣。。

為此,除去成本之後陳玄也賺到了第一桶金,足足近百兩銀子入賬。

郭四郎也匯報了自己的工作情況。

大致恒台縣有十二萬人口,這也是預估,加上周邊村鎮,應該一共人口有十五萬左右。

這也是因為恒台書院的存在,並且地理位置極佳,東麵連接海州,西麵連接錦州,南麵便是金原山脈,本來可以通撫州,但由於太平教盤踞,所以不得而入。

恒台縣還有別的縣城沒有的軍營,恒台大營。

大營內常駐三千兵馬,緊緊監視著雞冠山往南的太平聖教,鎖死對方出山路線。

而雞冠山便是大營所在。

其他幾縣人口,三名兄弟都是預估有近十萬,但不確定。

總而言之,天行郡下十二個縣,總人口數可能不到百萬。

縣內三大家族,十二個中型家族。

三大家族家中都有後台背景,別以為張文昌不厲害,投靠張文昌等於投靠了知州這一黨派。

其他兩大家族的後台未知,但肯定也不咋地,不然不會想著靠近陸誌遠。

中型家族大多依附三大家族,受三大家族和縣令的盤剝,但不算嚴重。

小家族都是一些小商人,有些錢財,家中人口過三十,算是個小地主家庭。

商業部分也大致了解了一下,王家青樓客棧主業、鄧家酒肆賭坊、唐家衣食和運輸。

轄下的中型家族就什麽行業都有,五花八門了。

每家每戶都有大量田地,平民百姓繳納的稅負是他們總收入的五成,加上還有許多衙役捕快、地痞流氓、山賊惡霸的盤剝,估計也所剩無幾。

至於山賊,這附近能有什麽山賊,都是雞冠山的大營士卒假扮的,想女人了,想玩了,就找個村搶一搶,這些事情,很正常。

縣內的暗河幫總共三百多人,都是一些挑工、力夫等賣苦力的漢子,依附於唐家還有縣令指揮,他們能賺錢,也能吃飽,因為苦力活是他們幹,唐家和縣令自然要養好一點。

同時,三大家族各自有精銳護衛百人以上。

縣令遙控衙役捕快獄卒總人數也有近二百人。

城衛營編製一千,實際有三百餘人,受縣尉管轄,縣尉屬於縣令手下,所以張文昌牢牢把持了縣城,緊急時刻,可以直接召出上千兵馬,絕對不是可以小瞧的角色。

其他縣令,大多都是被架空的,如此,完全可以看清張文昌的能力,真的是有點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