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冤枉啊!”
徐貴山雙手抓住牢門,扯著嗓子大喊,滿臉後悔,表情恐懼。
自從被抓進來,他就整天地喊。
因為他也知道,科考舞弊被抓,必死無疑。
所以,他想喊兩嗓子,看看有沒有奇跡發生。最起碼也可以消磨時間,轉移一下注意力,不至於整天都想著會不會死,會不會死。
時間一長,他會越來越恐懼,甚至自己嚇死自己。
但任憑他如何喊,都不會有獄卒搭理他。
“別喊了,煩不煩!”
隔壁牢房裏的徐知禮,滿腹牢騷地怒喝一聲。
他靠著牆,看著牢房的頂,心中有著說不出來的滋味。
昨天他還是禮部尚書,當朝二品大員。
可眨眼間,他就成了階下囚,很快就會問斬了。
更讓他感到悲憤和憋屈的是,來看望他的同僚,竟然沒有一個是同情他的,全都是落井下石,咒罵他最有應得的。
這一刻,徐知禮滿腹心酸,忍不住落淚了。
“徐大人。”
就在這時候,牢房門口忽然出現了一個穿著黑色鬥篷的人。
帽子很大,蓋住了他半張臉,讓人看不清到底長什麽樣。
但徐知禮聽到聲音,卻立馬認出來這個人。
他迅速起身,來到放門口,跟這人麵對麵站著,好奇道,“相國?”
來人輕輕點頭,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徐知禮自嘲一笑道,“你也是來嘲笑我死有餘辜的吧?”
“不。本相知道,徐大人是被冤枉的。”
徐知禮頓時眼前一亮道,“相國這話是什麽意思?”
“本相知道,咱們這次中了蕭慶的反間計。那三百五十萬石糧食,根本就不是徐大人交給蕭慶的,是蕭慶自己查到,故意誣陷徐大人的。”
“既然相國知道,為何不救下官?”
“本相也非常想救你,但是,本相無能為力。”
梁天興長歎一聲道,“羅必守一口咬定就是你出賣了我們,其他官員都深信不疑,紛紛叫喊著要殺了你,以除後患。本相縱然知道你是冤枉的,但卻無法說服那些官員。沒有大家一起給你求情,靠本相一個人,很難保你一命。”
“本相無能,請徐大人原諒。”
徐知禮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羅必守愚蠢短視,膽小多疑,下官早就料到會是這種結果了。”
接著,他忽然好奇道,“相國來這兒,是來給下官踐行的嗎?”
“徐大人一直都是本相的智囊,失去了徐大人,本相也是痛心疾首。實不相瞞,南江巡撫朱誌平被抓後,把本相給出賣了。幸虧沒有證據,否則本相也會下獄論死。可即便如此,本相也被蕭慶貶為了禮部尚書,如今本相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兒去。”
“陛下英明神武,再也不是從前那個能隨意掌控的天子了。相國,以後行事要千萬小心。”
梁天興歎氣道,“本相已經在不歸路上了。要麽是本相死,要麽是他死,沒得選。”
“相國對下官有知遇之恩,下官沒齒難忘。這次,相國又冒險來天牢來送下官一程,下官感激不盡。臨死前,下官也有一些肺腑之言想告訴相國。”
“你請說。”
徐知禮往前走了半步,和梁天興僅隔一道牢門。
他輕聲說道,“陛下身邊有密探。”
“當真?”
“相國冷靜下來細細一想就能明白,錢緊把國庫的銀子搬回自己家,原本行事很機密,鍾富是怎麽知道的?他又不是刑部的查案高手,怎麽會掌握得那麽細致?”
梁天興聽了連連點頭。
徐知禮繼續說,“還有,相國安插在皇宮裏的眼線,為什麽無緣無故就被拔除了?縱然陛下再聖明,他也不可能親自發現那麽多眼線。”
“趙進這個人向來沒有大本事,是靠著溜須拍馬才當的禦林左軍統領。況且,此人一向懼怕相國,為什麽敢突然說出何思進等人囤積糧食的事情?下官敢保證,一定是陛下叫他說的。”
梁天興再次點頭道,“那份名單,也肯定是蕭慶給他的!”
“如果下官沒有猜錯的話,陛下應該是重掌禦林右軍之後,讓人秘密組建了一支隊伍,專門暗中調查和搜集情報。”
“徐大人果然火眼金睛。”
“如果下官沒有猜錯,陛下在重新掌控禦林右軍後,就已經製定出了一個奪權的計劃。而這個計劃的第一部分,便是除掉錢大人、下官,還有羅必守。”
梁天興詫異道,“為什麽這樣說?”
“相國有太後和梁王殿下做靠山,在朝中樹大根深,威望很高,且令弟是北營主將,麾下三萬兵馬。陛下即便想動你,也不敢貿然發難。”
徐知禮認真分析道,“錢大人、下官還有羅必守,都是尚書,且都是相國的黨羽。陛下不能動你,就隻能動我們。同時,陛下除掉了我們,就大幅度削弱了相國的實力。”
“如今太後已經被陛下幽禁,自身難保。梁王殿下經過巫蠱的事情,也不敢隨意說話,等於是相國的靠山沒了。錢大人死了,下官也快了,接下來就會輪到羅必守。同時,陛下再把手伸到北營。一旦他拿下北營的兵權,相國的末日也就到了。”
梁天興用力點頭道,“”不瞞徐大人,陛下已經把手伸向北營了。”
“相國,你必須盡快采取行動。”
“本相知道。徐大人,你是本相的智囊,本相若是要成大事,不能少了你。”
聽到這話,徐知禮突然激動了起來,目不轉睛地看著梁天興。
這時,梁天興壓低了聲音,說道,“本相已經決定偷天換日,保徐大人一條命。”
“相國,此事定要計劃周密,絕不能出半點差錯。陛下今非昔比,已經不好糊弄了。”
“徐大人請放心,本相自有安排。”
“相國若是能救下官一命,下官願肝腦塗地,以報相國!”
梁天興點頭道,“請徐大人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是。”
說完後,梁天興轉身便離開了。
他沒有騙徐知禮。
他是真舍不得徐知禮死。
因為他的黨羽裏邊,隻有徐知禮能把事情看明白。
他如果要成大事,確實少不了徐知禮。
出了天牢後,刑部侍郎周世茂親自送他上轎子離開。
周世茂站在原地環顧四周,想看看有沒有人窺探。
確定沒有,他這才離開那裏,裝作沒事人一樣。
但這一切都被守在門口的獄卒給看到了。
周世茂走了後,獄卒換崗,立即傳信給了鄭明龍。
鄭明龍得到傳信,大吃一驚。
他本想立即告訴蕭慶,但蕭慶此時正在見禮部侍郎李元昭,旁邊還站著鍾富。
無奈之下,他隻能在外麵等著。
此時,廣德殿內,李元昭稟告道,“陛下,遼國使臣已經南下,目前到了永寧城,最多再過十日便可到京。”
原本這種事情應該禮部尚書來報給蕭慶知道。
但原來的禮部尚書徐知禮在天牢,梁天興雖然被貶為禮部尚書,但還沒有正式交接,業務不熟悉,就隻能禮部侍郎來報。
聽到李元昭的話,蕭慶的心情頓時就不好了。
國內的事情都還沒有擺平,怎麽遼國又派使臣來了?
蕭慶立馬看向了鍾富,問道,“鍾卿,你覺得遼國這時候派遣使臣來,到底想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