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慶一次又一次想動梁天興,但梁天盛在北營統兵,對蕭慶形成了牽製。
直接來硬的,肯定會引起動亂。
所以,他沒辦法,隻能通過別的辦法,一步步削掉梁天興的權力,再伺機而動。
可羅必守這些大臣三番四次跳出來維護梁天興,讓他很煩。
本來他想趁著這次糧食危機的機會,把徐知禮和羅必守都給鏟除了。
可羅必守比徐知禮還要小心謹慎,竟然讓暗部的人都找不到他的囤糧之地,真是可恨。
無奈之下,蕭慶隻得先把梁天興安插在六部的眼線全給拔除,繼續削弱他的勢力。
這一次,他本想借朱誌平的契機,繼續削弱梁天興。
但羅必守又跳出來替梁天興說話了,讓得蕭慶很不爽。
他當初設想好的,先幹掉三部尚書。
如今戶部尚書錢緊已經死了,禮部尚書徐知禮今天也會完蛋。
接下來就該這個兵部尚書羅必守了。
但眼下他還沒有找到機會,隻能讓他先蹦噠幾天。
羅必守的話說完後,立馬得到了同黨們的支持。
就在這時,鍾富挺身而出道,“陛下,羅大人的話,臣不敢苟同!”
“鍾卿是什麽意見?”
“回陛下,臣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為陛下舉薦人才,乃是本分。但是,在舉薦人才之前,需要對人才進行認真篩選。不僅是能力,品德更為重要。”
鍾富挺直了腰板,冷冷地瞥了一眼羅必守,繼續說道,“梁相國當初敢推薦朱誌平,那必定是對朱誌平的人品格外有信心。既然如此,現在朱誌平出了事,梁相國自然要承受連帶責任。”
“若是毫無責任。以後推薦人才的時候,豈不是誰都可以胡亂推薦?反正出事了,跟自己也沒關係。如此一來,豈不是要亂套?”
羅必守氣急道,“鍾富,你……”
“若是我鍾富推薦的人才出了事,一樣要嚴懲!”
“眾卿以為如何?”
大臣們你看我,我看你。
梁天興的同黨當然很想維護他。
但是,他們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隻能無話可說。
至於梁天興,他自知懲罰是逃不了的,多說無益,也就不便說什麽了。
見沒有人說話,蕭慶便當機立斷道,“梁天興聽旨。”
“陛下,臣願意檢舉一人,戴罪立功。”
事已至此,梁天興也不打算坐以待斃。
他想爭取主動,保住自己的相位。
“你要檢舉何人?”
“禮部尚書,徐知禮!”
蕭慶有些詫異道,“檢舉他何事?”
“泄露考題,徇私舞弊!”
“你也檢舉他此事?”
聽到這話,梁天興一下愣住了,問道,“陛下何出此言?難道還有人要檢舉徐知禮嗎?”
“大梁城府尹!”
嚴儒應聲走了出來。
雖然他名義上是個知府,但因為是大梁城的知府,地位非同一般。
所以,他也有資格上朝聽政。
走出來後,嚴儒行禮道,“微臣在。”
“你昨日彈劾禮部尚書徐知禮的奏折,朕已經收到了,給大臣們說說吧。”
“微臣遵旨。”
嚴儒站直了身,看向其他人大臣,一五一十地說道,“諸位,前些日子有一位名叫胡一白的舉人,主動向下官揭發,說禮部尚書徐知禮,收受他白銀五萬兩,將考題賣給他。”
“一開始,下官還不敢相信。但此事關係重大,下官也不敢掉以輕心。審問胡一白後,將全部事情稟告了陛下。後來陛下查看了此次科考試題,題目果然一模一樣。”
“陛下已經下旨,讓禦林軍包圍徐知禮的府邸,將其帶到刑部審訊。徐知禮對此事供認不諱,並且已經簽字畫押了。”
梁天興頓時心都涼了。
他本想靠檢舉徐知禮保住相位。沒想到,被嚴儒給捷足先登了。
這下他的相位算是保不住了。
他的同黨們,本來還想落井下石,弄死徐知禮的。
但他們也看得出來,現在梁天興的相位岌岌可危,一個個都沒心情管徐知禮了,全都在為以後考慮。
因為梁天興一旦丟了相位,就意味著要垮台了。
趁著現在他還沒有徹底垮台,還是趕緊給自己找一條退路吧。
“梁天興聽旨!”
蕭慶宣布道,“梁天興舉薦不當,識人不明,致使大梁城陷入糧食危機,造成嚴重後果。雖然此事並非你所為,但你難辭其咎。從即日起,將梁天興貶為禮部尚書,親自主持今歲科考。若是再出差錯,必定嚴懲不貸!”
“臣,謝主隆恩。”
梁天興失魂落魄地領旨了。
他沒想到自己會敗得這麽慘。
這幾個月下來,他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輔臣、相國,一下子跌到了禮部尚書的位置上。
雖然還是朝廷重臣,但權勢已經削減了很多。
從此以後,他和羅必守平起平坐了,很難再讓其他黨羽俯首稱臣。
這時,蕭慶繼續說道,“朱誌平這次讓糧船擱淺,導致大梁城陷入糧食危機,實在是罪大惡極,死有餘辜。但是,有三個人在此次危機當中立了大功,朕必須要重賞!”
他馬上給小李子使了個眼色。
小李子意會,喊道,“宣方國忠、周鶴、孫士奇覲見。”
三人快步上殿來。
“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
“平身。”
“謝陛下。”
蕭慶嗬嗬笑道,“卿等可能還不知道,正是這位孫士奇發現了朱誌平故意讓糧船擱淺的事情。所以,他便寫信告訴了方國忠。之後,方國忠又將此事告訴了朕。”
“朕當即命令周鶴,攜聖旨前往南江,控製了朱誌平,防止事態擴大。孫士奇常年跑海運,在南洋一帶多有生意往來。”
“於是,他便命人從南洋購得糧米三百萬石,交給方國忠,讓其在大梁城售賣,緩解糧食危機。同時,他也建議將漕糧通過海運,運到大梁城。”
“可以說,此次大梁城的糧食危機能夠得到解決,這三人實在是功不可沒!”
蕭慶暫時還不想讓大臣們知道暗部的存在。
所以,這些功勞就隻能讓給方國忠三人。
眾臣聽完蕭慶的話,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慶豐行那麽多糧食賣。
搞了半天,是孫士奇從南洋運來的。
蕭慶又給小李子使了眼色。
小李子展開聖旨,喊道,“封方國忠為大魏海運使,賞白銀萬兩。孫士奇為副使,賞白銀萬兩。周鶴處事果決,機敏睿智,才堪大用,封北營副將,另賞白銀萬兩。欽此!”
聽完聖旨,梁天興突然打了個冷戰。
他猛然抬頭看著蕭慶,心中大驚——封周鶴為北營副將,蕭慶這是要對北營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