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丈擔心什麽?”

“不瞞陛下,我大魏的糧食產量本不算高。遇到豐收之年,拿出一部分製作小吃,釀酒,那沒關係。可一旦遇到戰事、災荒等,糧食還是會出現緊缺的局麵。”

蕭慶陷入了沉思。

“大梁城的糧食現在堆積如山,確實是吃不完,但這都是從各地運來的。大梁城糧食多,對應的,各地的糧食就很少。”

方國忠憂心忡忡地說道,“慶豐行的影響力那麽大,如果各地加盟商也紛紛效仿,大量購糧製作糕點,釀酒,全國的糧食必定會出現緊缺的局麵。”

聽到方國忠的話,蕭慶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民以食為天。

不論古代現代,糧食都是直接影響一個國家能否穩定的重要因素,絕不能掉以輕心。

“朕製作出奶茶的初衷,本來有兩個。一,賺些錢財,緩解一下朝廷的壓力。二,提供一些工作的機會,讓老百姓有事可做,有口飯吃。若是因此導致全國爆發糧食危機,那就舍本逐末了。”

“陛下不必過於憂慮。陛下如今勵精圖治,懲治貪官,使得朝政煥然一新,肯定會年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

蕭慶嗬嗬笑道,“風調雨順是老天爺的事情,朕管不了。朕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地以民為本,急百姓之所及,想百姓之所想。”

“陛下寬仁治國,真乃我大魏萬民之福。老朽有個建議,不知當不當講。”

“嶽丈請說。”

“陛下既然心懷萬民,可以適當微服私訪,體察民情,親眼看看我大魏的老百姓是如何過日子的。雖然朝廷有考察民情的官員,但官員多自私,真正能為百姓著想的官員,實在屈指可數。”

蕭慶點頭道,“嶽丈這話,和朕不謀而合了。實不相瞞,朕答應去小魚家吃頓飯,就是這麽想的。”

“陛下聖明!”

“好了,嶽丈繼續忙吧,朕先走了。”

起身剛要走,蕭慶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轉身說道,“嶽丈,孫士奇還在你的府上吧?”

“是。自從他和周將軍通過海運把漕糧運到大梁城後,就一直住在老朽的府上,等候召見。”

“這次能解決糧食危機,孫士奇立了大功。麻煩嶽丈告訴他一聲,朕明天就會召見他,當麵論功行賞。”

“老朽遵旨。”

下樓的時候,蕭慶看到小魚還在門口等著。

小魚已經換下了慶豐行的衣服,雙手交叉放在身前,微微嘟著嘴,樣子非常可愛。

看到蕭慶下樓來了,她立馬綻放笑臉,主動跑過來喊道,“公子,你忙完了?”

“等著急了吧?”

小魚搖搖頭,“沒有。”

“那走吧。”

“公子,我剛才跟總管借了兩匹馬。我家遠,走路的話要很久,肯定會累著公子的。”

“兩匹馬?你呢?”

小魚解釋道,“我不會騎馬,我走路陪著公子。”

“我們兩個大男人騎馬,讓你一姑娘走路?那怎麽行?別人要是看到了,肯定會罵我不懂憐香惜玉。”

蕭慶笑了笑,立刻衝鄭明龍吩咐道,“把車開過來。”

很快,馬車來了。

在大魏,有馬車就相當於有奔馳、寶馬,是身份的象征。

更何況蕭慶的馬車,馬是高頭大馬,身材勻稱,奔跑起來速度很快。車的外裝飾很好看,裏邊非常寬敞,足夠幾個人躺下睡覺。

看得小魚目瞪口呆。

“小魚,上車。”

小魚搖搖頭,羞紅著臉,很窘迫。

蕭慶好奇問道,“怎麽了?”

“公子的馬車太,太豪華了,我身上髒,不能坐。”

終於可以來慶豐行上班了。

所以,小魚特意梳洗打扮一番,穿上了自己的好衣服,把自己扮得漂漂亮亮的。

女為悅己者容。

但和蕭慶的馬車比起來,她的穿著打扮就顯得太次,引得她非常自卑。

蕭慶明白小魚的心思,一手扶著她的腰,另外一隻手摟起小魚就抱上車了。

“公子……”

小魚的臉都紅到了耳根子,小鹿亂撞,手忙腳亂地掙紮。

“別動,不然摔了。”

蕭慶一句話,把小魚嚇得一動不敢動。

坐進了馬車裏,蕭慶才把她放下,溫柔道,“再華麗的馬車,也不及你容貌的一分。”

“公子……”

小魚輕輕咬著嘴唇,羞澀得說不出來,心髒怦怦狂跳。

二人麵對而坐。

蕭慶並沒有做出過分的舉動。

他喜歡小魚,但也害怕貿貿然,嚇著她。

小魚微微低頭,規規矩矩地坐著,雙手放在腿上,緊緊地抓著裙子,有點不知所措。

她從未和一個男子獨處一室過。更何況,這還是她喜歡的男子。

心裏的甜蜜泛濫開來,勾起她的嘴角,揚起了一抹最完美的微笑。

馬車往前走。

車裏一點也不顛簸,很舒服。

“小魚,你家怎麽走?”

聽到蕭慶的問話,小魚這才抬起頭,清醒了幾分。

回過神來,她趕忙說道,“先沿著杏花街直走,到了荷花樓後轉左,之後再轉右,出了西城的太平門再走二裏地就是了。”

“你家住這麽遠,你每天都是走路來慶豐行的嗎?”

“我哥每天都要用驢車給城裏的官老爺送柴火,我就坐驢車進來。”

蕭慶問道,“你家幾口人?都是做什麽的?”

“有五口人。我爹、我娘,還有我哥和嫂子。我爹、我娘種地,我哥打柴為生,偶爾上山打獵,嫂子做刺繡。”

“那你們家一年能收入多少兩銀子?能存多少錢?”

“以前,我家一年差不多能收入二十兩銀子。但因為我爹和我娘年紀大了,時常要買藥,所以存不了多少。不過現在好了,托公子的福,如今我在慶豐行做奶茶西施,方老板一個月就給我八兩銀子的工錢。”

蕭慶嗬嗬笑道,“那你爹娘肯定很高興。”

“嗯,他們非常開心。大梁城斷糧前,方老板給我發了工錢,我去買了些好吃的給我娘。但她卻說,我掙錢不容易,應該存起來置辦嫁妝。”

說著話,她羞澀得低下頭去了,不敢看蕭慶的眼睛。

蕭慶秒懂這小姑娘的心思。

馬車裏的氣氛突然甜絲絲的。

但他此行不是為了談情說愛的,便繼續問,“你們莊子上,家家戶戶的情況是不是都差不多?”

“我家算好的。情況差一些的,一年總收入都超不過十兩銀子。”

蕭慶聽了心情很沉重。

大梁城附近尚且是如此,其他地方更不知道會是什麽情況。

出了太平門,便是一馬平川,很少能看到樓房,都是低矮的木房子,稀稀拉拉地點綴在大地。

田間地頭,到處都是忙碌的老百姓。

蕭慶撩開簾布,看到百姓大多麵黃肌瘦,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

此時已經接近中午,但多數老百姓都沒有選擇回家,而是繼續忙碌。

蕭慶好奇道,“這些人為什麽不吃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