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燕北城內。
平北王蕭百順已經收到了密報,得知大梁城陷入斷糧危機,激動得手都在哆嗦。
隨後蕭慶要各地藩王送糧入大梁城的聖旨也來了。
謀士黃懷仁慫恿道,“王爺,這可是天賜良機。”
“你的意思是……”
“王爺,如果大梁城真得出現了混亂,甚至是鬧出民變的話,那蕭慶的皇位就坐不穩了。到時候,王爺便可以打著勤王保駕的旗號揮師南指,帶兵進入大梁城。隻要王爺進了大梁城,大事可期。”
蕭百順站起身來,在書房裏踱步。
他的心情非常激動。
等了這麽多年,總算是等到了篡位的機會。
但這是捅破天的大事,稍有不慎,非但他會兵敗身死,甚至還會連累王府數百人。
他要再三考慮,反複斟酌。
“當今陛下昏庸無能,將大權交給梁天興這等奸臣,弄得朝政烏煙瘴氣,民不聊生。這等昏君,早就該死了。”
黃懷仁見蕭百順一直沒有表態,心裏以及,再次勸說道,“況且,他登基這麽多年,連孩子都生不出來,這等廢物,憑什麽享有天下,憑什麽讓王爺俯首稱臣?”
蕭百順眉頭緊皺,還是一言不發。
“當年王爺就是棋差一招,才讓先帝竊據了皇位。先帝登基,把王爺貶到這苦寒的燕北城,說是相信王爺能夠幫忙鎮守大魏的北疆。實際上是想借遼國人的手,殺掉王爺。”
“燕山之戰,朝廷慘敗,幸虧先帝一病不起,王爺這才僥幸脫險。可萬一這種事情再次上演,難道王爺還有這樣的好運氣嗎?”
“現在天賜良機,王爺應該即刻整頓兵馬,揮師南下,直指大梁。等王爺登上九五之後,從此王爺便是刀俎,別人就是魚肉。生殺予奪,江山社稷,盡在王爺之手。”
黃懷仁把蕭百順說得心裏很癢癢。
他對皇位覬覦了很久。
隻不過,他一直沒有機會起兵。
現在大梁城斷糧,如果出現了內亂,他就有借口了。
“這件事,讓本王再想想。”
“王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請王爺切勿瞻前顧後,猶豫不決。”
“先生的意思本王明白。但是,這事牽一發而動全身,本王不得不慎重。”
見蕭百順都這樣說了,黃懷仁也不方便再多說什麽。
思慮再三,他忽然一咬牙,說道,“先生,立刻派人送一萬石糧食去大梁城。”
“是。”
黃懷仁頓時激動不已。
他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一萬石糧食對燕北城來說不值一提。
但要把糧食送到大梁城,就必須路過天雄關。
他們打著奉旨送糧的旗號,就可以順利進入天雄關,刺探情報。同時,送糧入大梁城,他們也可以順便刺探大梁城的虛實,再做打算。
雖然這樣做會耗費很多時間,蕭百順麾下隻有八萬兵馬,即便能戰善戰。但天雄關有三萬兵馬,大梁城還有八萬五千。
如果硬拚,他很難直搗大梁城。
一旦戰局陷入僵持,勝負就難料了。
所以,為了穩妥起見,他必須這麽做。
與此同時,天雄關守將馮召遠已經接到了梁天興的書信。
梁天興命令他派人監測燕北城動向。
他當然明白事關重大。
稍作思量後,馮召遠提筆寫了一封信,喊道,“來人。”
“將軍,有何吩咐?”
“立刻派人將此信交給永寧城守將,叫他嚴加戒備。另外,派細作潛入燕北城,一有風吹草動,本將軍要第一時間知道。”
永寧城在燕北城和天雄關之間,是天雄關的前哨站。
如果燕北城有異動,是繞不開永寧城的。
一旦永寧城出事,那就證明平北王蕭百順確實要造反,那天雄關便可立即做好戰備。
“是。”
大梁城北,暗流湧動,大戰蓄勢待發。而大梁城內,人心惶惶,饑餓已經出現。
由於糧食緊缺,很多糧店都關門了。
僅剩的幾家糧店雖然還在支撐,但糧價一路走高,已經到了一兩銀子一石。並且糧食有限,一會兒就賣光了。
買到糧食的,自然是歡天喜地。
買不到的,驚慌恐懼,焦急萬分,趕緊往別的糧店去看。
和往日的熱鬧喧囂不同,慶豐行如今大門緊閉,門口空無一人,極為冷清。
因此,方國忠早就給慶豐行的夥計放假了。
小魚很不想走,她想待在慶豐行,看能不能等蕭慶來。
但方國忠下了嚴令,必須回家休息,她沒辦法。
二樓雅間。
“嶽丈,現在大梁城還有多少糧店在賣糧食?”
“回陛下,老朽派人四處走訪,發現隻有少數幾家還在賣糧。但是,每天賣出的糧食都很少,而且價格非常貴,一兩銀子一石。”
蕭慶點頭道,“果然不出朕所料。但是,一兩銀子應該不是極限,肯定還會漲。”
“陛下,我們該怎麽辦?”
“不著急,看準時機,咱們也賣糧。”
“那多少錢一石?”
“三百文。”
方國忠大吃一驚,“這麽便宜?那我們豈不是賺不了多少錢?”
雖然三百文一石糧食,已經是平時的三倍價,但如今是特殊情況,這個價格確實太低了。
“梁天興他們把糧食囤積起來,導致大梁城陷入斷糧危機,哄抬糧價。咱們在這兒賤賣糧食,破壞他們的計劃,他們肯定會派人來收購咱們的糧食。如此一來,咱們不就可以狠賺一筆了嗎?”
“糧食全都被他們買走了,豈不是更要出事?”
蕭慶嗬嗬笑道,“嶽丈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嶽丈你想,大梁城的糧價持續走高,大梁城周圍的州府,以及那些藩王要是得知了這件事,他們會怎麽辦?”
“這個……”
稍作思量,方國忠便想到了,“他們肯定會把糧食都運到大梁城來,大發橫財。”
“沒錯。等到糧食充盈,大梁城的百姓都有糧食吃了,誰還會花高價買糧食?沒有人買,糧價自然就下來了。”
“有道理。”
“梁天興貪墨大魏那麽多錢財,搜刮了那麽多民脂民膏,朕這次要替天行道,叫他們全都吐出來!”
正說著,窗外大街上傳來了百姓的呼喊。
“哪兒有糧食?哪兒有糧食啊?”
聽著百姓的哭嚎,坐在酒樓靠窗位置的梁本宣,心中暗自得意。
他拿起一杯酒,慢慢飲下,麵前擺放著好幾道精美的小菜,問道,“馬老七,交代你的事情都記住了嗎?”
“梁少爺放心。一會兒我就領著人去砸了慶豐行!”
“你不能親自動手。記著,要煽動百姓,慫恿他們去砸。場麵越混亂越好,動靜鬧得越大越好。”
“萬一死了人怎麽辦?”
梁本宣嗬嗬笑道,“那本少爺就再賞你一筆銀子。”
說完,他拿出了一張銀票,麵額五百兩。
“小人明白。”
馬老七雙眼放光,一把抓過來揣兜裏,點頭笑道,“梁少爺請放心,小人一定會把此事辦妥,叫慶豐行永遠消失。”
“去吧。”
馬老七轉身離去。
看著大門緊閉的慶豐行,梁本宣滿肚子怨憤,氣得一把捏碎了酒杯,“本少爺得不到的東西,誰也別想得到。”
他要趁此機會毀了慶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