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在你心裏,本宮一直都是蠻不講理的人?”

蕭慶笑著說,“那倒不是。”

獨孤明月解釋道,“本宮今天冷靜且仔細地想過這件事。下毒之人,雖然確實是希望方柔死,但不管方柔最後是否會死,隻要毒確實是下在了本宮帶去的點心裏,這件事情實錘了,就足夠給本宮沉重打擊。”

“你說得對。對方要的就是這件事,然後利用這一點,掀起輿論風暴,給朕施壓,逼迫朕廢了你。但朕可以保證,此事一定不是方國忠幹的。”

“本宮知道。”

獨孤明月點頭說,“方國忠沒有那麽大的野心。況且,給方柔下毒,萬一出岔子,後果不堪設想,他絕不會做這種事情。”

蕭慶讚同道,“不對,這件事情的核心不在柔妃,而在你,在朕。”

“怎麽說?”

“如果朕把你廢了,你父親肯定不會罷休。”

聽到這話,獨孤明月猛地一驚。

她這時候才意識到自己之前想得太淺了,沒有看到事情的本質。

蕭慶解釋說,“這次下毒的事情,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你是冤枉的。如果朕真得廢了你,甚至是殺了你。你父親肯定會起兵造反,為你報仇。”

“以朕目前的實力,根本無法應對你父親的二十萬大軍。如果朕打敗了,大梁城的部隊損失殆盡。誰最高興?”

獨孤明月嚇得全身冰冷,“梁王蕭晃?”

“沒錯。朕要和你父親作戰,就隻能調金忠、董襲和趙進他們。如果朕打敗了,那梁天盛手裏的三萬兵就會給朕致命一擊!”

“你說得對,肯定是這樣。”

蕭慶現在也全都想明白了,“所以,這次的下毒事件,表麵上最大的受益者柔妃,很多人都會誤以為,是方國忠一手策劃的。其實,他們真正要謀害的是你和朕。”

“等到朕被他們殺掉,蕭晃肯定會把所有責任推在方國忠的身上。說他為了立柔妃為後,便陰謀陷害皇後,導致獨孤鴻起兵造反,是最大的禍根。”

“到那時,蕭晃大權在握,很可能會把方國忠交給你父親,罷兵言和,柔妃也會慘遭毒手。如此,朕的子嗣就沒有了。按照祖宗家法,兄終弟及,蕭晃就會順理成章地繼承皇位。”

聽到蕭慶的分析,獨孤明月連連點頭,越想越心驚肉跳,“一定是這樣的。”

接著,她又驚訝地問,“原來你早就看穿了一切?”

“也不是。一開始,朕的確火冒三丈,覺得是你擔心柔妃取代你,所以才會怒火攻心,提刀去找你。但是,你一再跟朕說,這事不是你做的,朕便冷靜了幾分。後來,魏有法他們說,現在大梁城內外全都知道了這事,朕便斷定,這次的事情是一場陰謀。”

獨孤明月讚賞道,“你真得很聰明。如果你當時沒有及時冷靜下來,被他們牽著鼻子走,一切都完了。”

“你那麽辛苦才把朕弄到宮裏,做皇帝的替身,朕怎麽會辜負你的厚望呢?”

獨孤明月傲嬌道,“哼,本宮一開始可沒想過讓你掌控大權。”

接著,她又問,“雖然你把那三個造謠傳話的太監給殺了,暫時可以平息風波。但是,梁天興他們未必會就此罷休。”

“所以,隻要明月你成功懷孕,並且順利生下皇子,那謠言就會不攻自破,再也不會有人相信,你會毒害柔妃。”

說這話,蕭慶握住了獨孤明月的雙手,“明月,為了你,為了朕,也為了咱們的美好未來,幫朕生個皇子吧?”

“好啊。本宮明天就給父親傳信。十月之期一到,本宮給你一個健健康康的皇子。”

“你不是說過,你的想法已經發生了變化嗎?”

獨孤明月臉紅道,“是發生了變化,但沒說就要跟你生孩子。”

“那你走吧。”

獨孤明月笑道,“生氣了?”

“廢話。朕一心一意對你,你卻冷若冰霜,沒意思。你回宮去吧,朕還有很多國事要忙。”

“你這人,半個時辰前還提刀,喊著叫著要殺本宮,現在就想讓本宮給你生皇子,哪兒有那麽便宜的事情?”

蕭慶苦巴巴道,“你不是說理解朕嗎?”

“理解歸理解,但氣還是要生的,這兩者並不妨礙。”

“這麽說,朕還是有機會的?”

“本宮不知道。”

蕭慶笑著說,“不知道,那就是沒拒絕。既然沒有拒絕,那就是說,朕還有機會。”

“你不是要忙國事嗎?還那麽多廢話。”

說完,獨孤明月轉身便走了。

她羞紅著臉,很難為情。

她也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會改變主意,喜歡上這個色皮。

因為她一開始也沒有想到,蕭慶會這麽聰明。

大臣們群情洶湧,喊著要廢了獨孤明月的時候,是蕭慶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力挺她,維護她。

這讓獨孤明月非常感動。

當時那種情況,換了別人不一定有這個膽魄和能力。

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但唯一讓獨孤明月不高興的是,蕭慶之前提刀要殺她。

如她所說,理解歸理解,但氣還是要生的。

獨孤明月走了後,鄭明龍快步走進了廣德殿,立馬跪下來,“今天皇後娘娘的寢宮裏突然出現那麽多刺客,是臣的疏忽,請陛下賜罪。”

鄭明龍想起當時的情況,不禁汗流浹背。

他不怕死。

但當時那種情況,確實是太危險。

如果獨孤明月的手下眾多,如果獨孤明月突然下令殺過來,後果難以預料。

之前蕭慶讓他調查獨孤明月,結果還出了這種事情。

這是他的責任,他無可推脫。

“起來吧。”

蕭慶一抬手,很大度,“之前你也說了,皇後身邊有高手,你的人很難對付他們。所以,你沒有查清楚皇後身邊的情況,也在情理當中。”

“話雖如此,可臣還是太大意了。”

“今天雖然情形凶險,但皇後是不會害朕的。所以,你不用太過自責。”

鄭明龍感激萬分道,“多謝陛下寬容。請陛下放心,以後臣會多加留意皇後那邊,絕不會再發生今天的事情。”

“嗯,那就好。”

蕭慶隨後又問,“周鶴現在到哪兒了?”

“回陛下,這便是臣要說的第二件事。”

鄭明龍從身上掏出一個精巧的小竹筒,“臣剛剛收到周鶴的飛鴿傳書。周鶴說,他已經帶人到了連州,並且和蔣橫一起南下,直奔曹州。”

“這飛鴿傳書的效果怎麽樣?”

“陛下聖明。這飛鴿傳書的速度太快了,遠遠超出了臣的預料。”

蕭慶看了一眼紙條後,當即下令道,“繼續和周鶴保持聯係。同時給上官昊傳旨,讓他密切關注曹州的動向。如果情況有變,他不用請旨,可相機行事,積極配合周鶴和蔣橫。”

“是,臣這就去飛鴿傳書給上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