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林右軍已經落到了蕭慶手裏,這個消息傳出去,朝廷上人心浮動

誰都知道,這是皇帝要奪權的信號。

原本支持皇帝以及保持中立的大臣,心思開始活動了起來。

可是,一想到梁天興樹大根深,且有太後支持,這些大臣就變得猶豫不決。

畢竟誰也不知道蕭慶最後能不能贏。

如果能,自然皆大歡喜,舉國同慶。

如果不能,他們現在貿然跳出來,很可能會成為犧牲品。

權衡利弊之後,這些大臣決定先看看再說。

這一日早朝,禮部尚書主動站出來,喊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講。”

“再過兩個月就是太後四十歲大壽。臣已經按照往年規矩,將大壽慶典的禮儀規章,以及花費,全都寫在了奏本裏,懇請陛下禦覽。”

蕭慶聽了直皺眉頭。

四十歲做個屁的大壽。

小李子將徐知禮的奏本拿了上來。

蕭慶對禮儀規章沒有興趣,但看到花費的數額,嚇得眼皮直跳。

“竟然要二百三十萬兩?!”

他抬頭看著徐知禮,怒道,“你沒搞錯吧?”

“太後過壽,此等大事,臣豈敢弄錯。不瞞陛下,原本是需要三百萬兩的。但臣知道,陛下一向節儉。所以,這是臣和戶部的官員商量了三天三夜,再三縮減後,最終得出的數字。”

徐知禮剛說完,戶部尚書錢緊便趕緊幫腔:“陛下,徐尚書說得沒錯,二百三十萬兩已經是不能再少了。”

“那戶部還有多少錢?”

“不到二十萬兩。”

蕭慶氣得想上去給他倆,一人一個耳光。

瑪德。

戶部都沒錢了,你們還要給太後祝壽。

祝尼瑪的壽!

梁天興也站了出來,說道:“老臣知道陛下很難。但是,我朝以孝治天下。太後過壽,縱然再難,陛下也當操辦。若是陛下不辦,非但天下臣民會指責陛下不孝。恐怕還會導致綱常敗壞,禮樂崩塌,天下大亂。”

“臣兵部尚書羅必守懇請陛下為太後過壽,普天同慶!”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越來越多的大臣都讚同給太後過壽。

他們都是商量好了的,故意給蕭慶出難題。

辦,沒錢。

不辦,名聲掃地。

梁天興的意思也很明白。

你蕭慶如果不孝順太後,我們這些臣子就可以悖逆。

真是進退兩難。

“辦。”

蕭慶大喊道,“太後過壽,必須要辦。”

“陛下是要動用私庫嗎?”

“你有意見?”

“臣豈敢。私庫乃皇家私藏錢財,隻有陛下可以用。”

說著,梁天興微微側身,給人使眼色。

就在這時,工部尚書往友建站出來,說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你還有什麽事?”

“五年前,陛下下旨,要給太後修建一處園子。如今園子已經修了七成,但還需要一百二十萬兩,懇請陛下撥款……”

修園子這事,蕭慶知道一些。

朝廷已經花了近四百萬兩,但還是沒有完工。

之前那個皇帝的心思,全都在治病上麵,對朝政基本不在意,全權交給梁天興。

梁天興為了報答太後的提拔之恩,去年又特意追加了一百萬兩。

修一個破園子花了五百萬兩還沒完工,現在工部尚書又要索取一百二十萬兩。

還要不要人活?

“這麽說,朕要拿出三百五十萬兩給太後祝壽?”

“陛下聖明!”

梁天興心裏冷笑。

蕭慶的私庫還有多少錢,他是知道的,頂多不過五十萬兩。

即便加上戶部的二十萬兩,也才七十萬,還差二百八十萬兩。

這麽多錢,就算蕭慶是皇帝,也拿不出來。

把蕭慶的錢全部掏空,一旦發生災荒,甚至是戰爭,蕭慶拿不出錢來,大魏必亂。

到時候,他這皇帝寶座就坐不穩了。

連皇位都坐不穩,搶到了禦林右軍的軍權有何用?

他也想過,皇後獨孤明月會不會找獨孤鴻幫忙?

獨孤鴻是關中集團的首領,位高權重,二百八十萬兩對他來說,難度不大。

如果他願意拿出這筆錢,確實可以解燃眉之急。

但是,大魏幅員遼闊,每天不是這兒鬧災,就是哪兒出事,要花錢的地方多了去。

即便獨孤鴻願意當這個冤大頭,他的錢財也不可能支撐整個國家的運轉。

時間一長,獨孤鴻財力不支,就別想謀朝篡位了!

越想,梁天興越是得意。

他覺得自己這個計劃天衣無縫,誰來了都破不了局。

退朝後,蕭慶回到後宮,陷入了沉思。

二百八十萬兩,這麽多錢,從哪兒出呢?

獨孤明月已經知道了朝堂上的事情,也非常焦急,說道:“本宮那裏還有一些積蓄和首飾,東拚西湊,應該能拿出十萬兩來。”

“那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要不,讓我爹湊一些錢?”

蕭慶擺了擺手,說道:“梁天興是故意給朕出難題,讓朕坐不穩這個皇位。雖然咱爹可以拿錢,但下一次呢?”

“什麽咱爹,那是我爹。”

“這時候皇後還有心情和朕計較這些細節?”

“我……”

獨孤明月氣得不行。

她確實是沒心情和蕭慶計較這個,但不計較,又被這家夥給占便宜了。

“要不去找方柔幫忙吧?”

蕭慶好奇道:“找她做什麽?”

“她爹方國忠是一個大商人,二百八十萬兩,對他來說難度應該不大。”

“跟你爹拿這筆錢的道理還不是一樣?”

獨孤明月著急道:“先應付了這個難題,之後再一個一個收拾他們!要是連這一關都不過了,還談什麽以後?”

“朕寧肯被他們趕下台,也絕不花一分錢給那老太婆祝壽。”

“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大丈夫能屈能伸。”

獨孤明月快要失去耐心了。

思量再三,蕭慶突然站了起來,說道:“朕去找那個老太婆,讓她主動提出來不過壽。”

“這也是個辦法。畢竟她有把柄在你的手裏,晾她不敢不聽話。”

蕭慶立即動身前往慈寧宮。

但是,剛到殿門口,他就被太監總管郭賓攔了下來:“陛下,太後在午休,嚴令任何人不準打攪。”

“放肆!”

蕭慶一腳將那郭賓踹翻在地上。

一個太監,也敢攔他?

找死!

把郭賓踹開後,他一把推開了慈寧宮的門,一眼便看到太後和梁貴妃麵對而坐,根本沒睡。

看到蕭慶闖了進來,太後的臉色很難看,立馬將手裏的紙條藏了起來,冷著臉問道:“皇帝為何擅闖哀家寢宮?”

蕭慶走了過去。

梁貴妃趕忙行禮:“臣妾見過陛下。”

“出去!”

“臣妾告退。”

梁貴妃一點脾氣不敢有。

慈寧宮裏隻剩下蕭慶和太後了。

他坐下來,給自己倒了杯茶,笑道:“朕好羨慕太後。”

“皇帝這話何意。”

“太後雖然人在後宮,滿朝大臣卻時時刻刻心係太後。”

“皇帝說笑了。”

太後也坐了下來,皮笑肉不笑地問道,“皇帝,別拐彎抹角了,有話直說吧。”

“朝堂上的事,梁貴妃肯定已經跟太後說了。太後若是能為朝廷考慮,不過這個壽,朕將感激不盡。”

“哀家若是不答應呢?”

蕭慶嗬嗬笑著說:“太後肯定不希望古友朗的事情,被天下人知道吧?”

聽到這話,太後就恨得咬牙切齒。

她早就猜到蕭慶會用這個來威脅她。

但她沒有發作,冷著臉反問道:“哀家也很想為皇帝分憂。但是,如果以後每次有事,皇帝都用這個威脅哀家。哀家這日子還怎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