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機處。

蕭慶進來後便直接問道,“有什麽急事?”

“陛下請看,這是連州知州石範給朝廷上的五百裏急報。”

蕭慶接過秦書良的奏本,快速瀏覽了一遍,頓時大吃一驚,“竟然有上萬盜匪兵攻連州?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回陛下,連州素來民風彪悍,那裏的人一向不服朝廷管束,隻要朝廷的政策不符合他們的心意,他們便嘯聚山林,和朝廷對抗。”

秦書良表情凝重道,“朝廷曾經也派遣大軍前去征剿,但幾次下來,損耗大筆錢糧不說,最後都是無功而返。正因如此,那些盜賊便更加猖獗。這次更是悍然發兵,圍攻連州。”

“陛下,石範在奏折上說,盜賊這次攻勢凶猛,五天前差一點就攻破了城門。雖然石範暫時打退了盜匪,但連州的將士死傷慘重,恐怕難以持久。臣建議,速速調集大軍,去連州剿匪!”

蕭慶怒道,“剿匪當然重要。但是,如果不查明原因,不知道那些百姓為什麽要造反。即便這次平了這股盜匪,還會有下一波。”

“朕不相信,我大魏的子民就那麽願意和朝廷對著幹,這裏邊肯定另有文章。查,給真查個水落石出!”

鍾富隨即問道,“陛下是想恩威相濟,剿撫並用?”

“朕覺得,隻要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沒人壓榨他們。無緣無故的,他們怎麽會冒著殺頭的風險造反呢?”

“陛下,此事臣略知一二。”

蕭慶立馬看向了上官昊,催促道,“那還不說。”

他發現這人的脾氣有點怪,老喜歡擺一副臭架子,裝逼。

直起腰來,上官昊才開始說道,“回陛下,家父喜好遊山玩水。所以,臣自十歲起,便跟隨家父四處遊曆。十五歲後,臣便帶著一個家仆,闖**天下,三年前到過連州。”

“當時連州百姓正在開挖河渠,用於灌溉稻田。臣打聽才得知,是連州知州石範,向朝廷奏請調撥銀兩五十萬兩修渠。”

蕭慶好奇道,“興修水利,這不是好事嗎?”

“原本是好事。可石範拿到銀子後,孝敬了來視察的官員十萬兩。給下屬十萬兩封口費,自己揣了二十萬兩。剩下的十萬兩,才拿來修渠。”

蕭慶騰地火冒三丈,“十萬兩夠修渠?”

“當然不夠。於是,他便強迫老百姓服勞役,每天隻給清湯寡水的飯食,還不給工錢。誰要是敢不去,他就下令抓人。”

上官昊氣憤道,“老百姓沒辦法,隻得去修渠。但勞動力都去修渠了,地裏的莊稼就荒了。到了交賦稅的日子,老百姓交不出來,石範便又大肆抓人。”

“很多人為了交賦稅,隻得變賣家產。但並非每個老百姓都有家產可賣,沒有家產的就隻能賣兒賣女,甚至賣自己的妻子。實在走投無路,或上吊自盡,或落草為寇……”

“別說了!”

蕭慶騰地站起來,恨得咬牙切齒,“鍾富、魏有法、秦書良!”

“臣在。”

“你們在朝廷做官多年,對這件事可曾知曉?”

三人麵麵相覷。

稍作遲疑,都點頭承認知道。

蕭慶大怒道,“既然都知道,為何不早點告訴朕?”

“臣等知罪。請陛下責罰!”

三人不約而同地跪了下來。

這時,上官昊忽然說道,“陛下,這件事情,三位尚書也是有苦難言。”

“怎麽說?”

“昔日陛下不理朝政,梁天興權傾朝野,而這連州知州石範,是梁天興提拔上去的。曾經也有人彈劾石範,最後的結果是,石範安然無恙,彈劾他的人慘遭貶黜。”

蕭慶的臉色頓時難堪了。

鍾富怒道,“上官昊,你怎敢如此和陛下說話?”

上官昊跪了下來,“臣失言,請陛下責罰。”

“都平身吧。”

蕭慶坐了下來,麵子有點掛不住。

這是以前那個皇帝幹得好事,跟他沒關係,但他隻能扛下來。

四個人都起來了。

蕭慶輕輕咳了一聲,“現在該怎麽辦?”

鍾富行禮道,“陛下剛才的剿撫並用,恩威並施的計策堪稱上佳。臣以為,此事可以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請陛下派遣欽差前往連州,用最短的時間徹查此事。如果上官昊說得是事實,則應立即將石範抓捕歸案,交給刑部審訊定罪。”

“第二步,朝廷應調撥銀兩,賑濟災民,安撫百姓。”

“第三步,朝廷應該調遣兵馬前往連州,防止事態擴大。同時,也為了防止石範狗急跳牆。”

蕭慶看向了鍾富幾人,問道,“你們以為如何?”

上官昊行禮道,“陛下,臣覺得鍾尚書漏了第四步。”

“講。”

“第四步,請陛下下旨,凡願意歸順的百姓,不論之前所犯何罪,一概不究。反之,頑抗到底者,斬首示眾,誅滅三族。”

魏有法點頭道,“陛下,這個好,可以從內部瓦解盜匪,削弱他們的力量,有利於後期的剿滅。另外,如果石範果真是官逼民反,將其抓捕後,應立即將他的罪行告知百姓,遊街示眾,以彰顯朝廷的公正,讓百姓歸心。”

“臣以為可行。”

“臣也以為可行。”

“聽旨。”

蕭慶站起身來,鍾富六人迅速彎腰,“令刑部尚書魏有法為欽差正使,上官昊為欽差副使,即刻前往連州調查此事。如遇緊急情況,你二人可以相機行事,不必請旨。”

“臣遵旨。”

“戶部尚書鍾富,立即撥銀三十萬兩,糧米十萬石以及其他物資,前往連州賑濟災民。”

“臣遵旨。”

“此外,連州未來三年的賦稅全免,讓百姓可以放心回家。”

六人一起行禮,“陛下聖明。”

接著,秦書良又說道,“陛下,臣有個建議。”

“講。”

“那些盜匪本就是普通百姓,被石範逼得走投無路,這才不得已成為盜匪。石範的奏折上說,連州將士死傷慘重,那攻城的盜匪肯定也是傷亡不小。”

秦書良說道,“陛下既然有意赦免他們,可以調集大量的郎中、草藥,隨賑濟錢糧一起前往連州,給他們醫治。他們感受到陛下的恩澤,定會主動歸順。”

蕭慶點頭道,“這個建議好,準奏!”

“陛下若是要調遣兵馬前往連州,臣以為,可調袁州的太平軍。從袁州到連州,最快不過三天路程。”

“這個朕自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