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王鬱提及契丹耶律阿保機這個名頭,殿內北平國君臣恍然大悟,其中有人也難免麵露遲疑之色,暗想這卻不是要引外族勢力進入中土?即便我北平國要自保,可是如此隻怕與引狼入室,也沒什麽分別吧……
不過在場眾人,也都很清楚王鬱為什麽提議請求契丹南下,而做為北平國的靠山……因為根據近期傳來的消息,如今耶律阿保機已經正式繼任契丹諸部可汗的位置,甚至由群臣尊稱為天皇帝,妻室述律平為地皇後,並正式接受百官以及北地諸方勢力使節朝賀,並設置惕隱等官職,已經形如自建一國了。
即便現在契丹內部仍有舊派的勢力,可是耶律阿保機既然稱帝,他明顯也是要徹底改變以往契丹諸部聯盟的可汗製,而盡可能加強那支民族的向心力……再加上這些年來,契丹陸續征服小黃室韋,越兀、兀古、奚族、女真……等北地諸族,實力更為壯大。而如若阿保機南顧中原,就算是魏、晉那等大國,也勢必要麵臨嚴重的軍事威脅……
而王處直聽他兒子王鬱諫言說罷,他先是點了點頭,隨即卻又不禁遲疑道:
“可是……當年盧龍軍劉守光發動兵變,篡位囚父,又與他兄弟劉守文反目廝殺。而劉守光不敵,也曾請阿保機派遣契丹騎兵南下支援,隨後他們兩兄弟爭相示好,偏偏魏帝、晉王聯合出兵,不但滅了燕國,也震懾得契丹眾部知難而退,而不敢南顧……就算孤遣使向契丹求援,阿保機又是否會忌憚魏、晉這等大國聲勢,而不願成為我國的倚仗?”
王鬱聽了,連忙又上前兩步,繼續勸誘道:
“父王,此一時、彼一時也。畢竟當初梁國未滅,晉國先主與魏帝聯手對抗朱溫,自然會相互策應。而晉國又與盧龍軍劉仁恭亦有深仇大恨,燕國又曾與魏朝交戰,是以那兩大國趁勢聯手滅燕,而契丹不願同時與魏、晉為敵,也隻得撤軍返回。
可如今晉王不甘屈居人後,如今與魏朝也可說是劍拔弩張,如若稍有摩擦,兩國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戰爭。而孩兒當初與晉國時,也曾與契丹幾支部族首領來往親近,也正有門路向國主阿保機請援。
如若契丹引兵南顧,肯為我北平國倚仗,則與魏、晉兩國成三足鼎立之勢。兒臣以為,也唯有如此,方能讓魏帝與晉王有所忌憚。若是打算吞並我北平,便要招惹方今強盛的契丹……而他們兩方又對持相抗,又怎會枉自招惹強敵?”
自己兒子這番言語,王處直還真聽進去了。確實正如王鬱所言,如果北平國仍舊延續夾在魏朝與晉國之間的處境,被吞並的可能性隻會越來越大,然而引入第三方強大的勢力,也是打破如今這等局麵的唯一手段……躊躇一陣過後,王處直遂又問道:
“確實正如吾兒所言,我北平國為圖自保,也隻得倚仗外力……隻是出使契丹,畢竟事關重大,要促成國主耶律阿保機肯為我國倚仗這等大事……”
“父王!既是兒臣諫言外聯契丹,出使北地,孩兒也是責無旁貸。還望父王許以重任,兒臣也必當說服契丹國主,以保我王家基業!”
見自己這個兒子又疾聲請命,王處直微微頷首,當他再把眼望向王鬱時,眼中也多了幾分期許之色:
“吾兒忠孝,為父便命你出使契丹。你當然也知道,保住北平國社稷,便是維護我王家的基業,自須父子同心協力才是……”
王鬱聞言大喜過望,又連忙連聲表態必定不會辜負父王的信任。畢竟他當年被挾裹著曾投至晉國太原之際,正值自己的父親轉而臣服於朱溫,所以明明是父子,雙方當初長久以來卻處於敵對的立場……即便後來北平國又向晉國稱臣,王鬱得以重返故地,但是不僅與北平國臣僚的關係顯得有些生疏,就連與自己的父親相處,先前也不免有些生分……
所以王鬱才屢屢向他父親提議等候機會,需要擺脫對晉國的附庸關係,以證明自己不隻是晉國先主的女婿,他更是北平國宗室王家的種……也唯有如此,才能確保以後這一方割據政權的君王位子,能夠由他王鬱來繼承。如今通過力諫外聯契丹,而使得父王更加重視自己,這也是王鬱要迫切達成的目的。
畢竟王鬱還很清楚,北平國的嗣君候選人,可還有自己父親先前更為信任,隻是眼下統領軍旅巡視易州,而未曾參赴這次軍議的義子王都……
……
晉國殺向趙國國都真定城的先頭軍旅,已經抵至城下開始準備攻城。而死守城郭的張文禮一方,自然也組織起部眾要全力抵抗;
而奉晉王旨意,趕赴趙州要招撫符習、周式等趙國文臣武將的郭崇韜,也已抵達目的地,開始進行遊說事宜;
而北平國主王處直,也派出他的子嗣周鬱出使北地,意圖引來契丹鞏固他的王位之時……由張文禮派出的使者,也終於抵達汴京,請求覲見魏帝,意圖扭曲事實,而向李天衢稟明趙王意欲被魏,是以由張文禮發動兵變,而掌控趙國都城的這一消息……
然而汴京內朝大殿當中,李天衢端坐在龍椅上,俯視著跪伏在地的趙國叛軍使者,他的嘴角上也始終掛著一抹冷冽的笑意。張文禮那廝,又怎麽可能是為了向我盡忠,這才篡權奪位的?就算能瞞得過旁人,可是我又怎會不知你又是個什麽貨色?
不過張文禮既然已發動兵變事成,這也就意味著趙王王鎔,連同他趙家宗室族親,宮中嬪妃、侍女、內侍……恐怕也盡被張文禮指使叛軍殘忍殺害了吧?
李天衢隨即又想到,即便自己能夠預測到隻要張文禮在趙國朝堂,他早晚也將幹出弑君篡位這等事來,可是即便他之所以能夠弑殺趙王得手,過程幾乎也與史載的軌跡如出一轍,但也無法準確的預料到他謀反的具體時間……所以己方勢力針對這樁兵變再做出反應,隻怕注定要遲於同趙國更為鄰近的晉國。
那麽晉王李存勖那邊,又會如何行動?
李天衢心中思忖,即便如果我是李存勖,也必定會試圖搶在我魏朝前麵,而意圖盡快攻占趙國全境。畢竟他以助趙王平叛的名義出兵,也是師出有名……而晉國又占著地利的優勢,這次也極有可能要阻截我軍通往趙國都城真定的道路……
即便我先前也曾設想如果輕取趙國治下疆土,可是也隻是倚仗對於史載事跡的了解。然而世事無常,天下的好事終究不能讓我一人占了……而如果晉軍順利的控製住通往趙國各處州府的道路,不肯讓我軍通行。倘若要強行北上,那麽恐怕也就意味著,我朝與晉國之間的戰爭,便要就此打響了……
可是就算李存勖得償所願,占據了趙國全境……對他晉國而言,恐怕也未必會是什麽好事。
尋思一番過後,李天衢大致也想清楚了下一步又當如何,他遂高聲言道:
“傳殿前司龍驤右軍統軍高行周,速來見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