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城失守,眼下也隻得速速招攏餘部兵馬退守宮城……隻不過屆時要被魏人四麵合圍,縱然尚還能據守一時,也已是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耶律羽之沉聲說著,猛的又轉頭望向他兄弟耶律覿烈,又疾聲道:

“王後與世子,決計不能落入魏人手中!你速去內城王宮,備置車仗,護送世子舉家伺機從北門突圍出去!畢竟魏軍集中兵力攻打南麵城關,而攻破外城之後,也必然會急於趁勢占據內城。

屆時王後與世子全家,也未嚐沒有機會脫離東平郡。即便東平以西,大片領土已經為敵軍掌控,而魏朝又控製住遼西要扼之地……但是與其留在王城坐以待斃,也唯有護送他們趕緊出城,就算是翻山越嶺,也好歹還有逃至塞外去投臨潢府的機會!”

耶律覿烈聞言趕忙點頭應了,可他立刻回過神來,連忙又向耶律羽之問道:

“可是我回內城安排人手,護送王後與世子突圍出去,二哥你不是也當一同離去?”

“一同離去?我沒有必要走了……也決計走不得……”

耶律羽之慘然一笑,隨即喟聲歎道:

“魏人攻破外城之後,也總要有人組織餘眾,好歹巷戰還能阻擊敵軍一陣……可眼下軍心崩散,我若是走了,誰肯死戰?好歹以自家奮不畏死,還能激勵得麾下與南朝敵軍拚個不死不休……何況先前賭誓城在人在、城破人亡……我又怎能因貪生怕死,便違背諾言一走了之?”

耶律覿烈聞言心中大急,他很清楚自己這個兄長如此說,也已是做好赴死的準備了……眼下魏軍的確勢不可擋,而城關守不住了,卻還要打巷戰……頂多再拖延敵軍一會兒罷了,結果不還是螳臂當車,而主動要往鬼門關裏撞?

然而耶律覿烈正待急言相勸時,卻見耶律羽之堅定的眼神凝視過來,又以不得否決的口吻斷然說道:

“大哥病故之後……你我兄弟二人追隨太祖皇帝從征渤海,而後便奉旨留了下來,治理渤海故地。既然身負皇命、守土有責,如今白山黑水諸地卻難以保全,我還有何顏麵回去覲見陛下?

當初是我上旨請奏,提議將龍泉、鐵利、懷遠、安遠等諸府各地的渤海遺民遷至遼東,本來以為渤海昔日畏懼南朝,遂意圖阻險自衛,而定都於忽汗城。而為我契丹兼並之後則遠離國都臨潢府,再居遠境,恐為後患,悉宜將渤海遺民南遷得木鐵鹽魚之饒,方才能安居樂業而加以招撫。

然而陛下采用我的提議,廢東丹故都而該設東平郡,下詔遷移北麵各州府渤海遺民至遼東。這卻也使得人皇王更猜疑陛下有意加害於他,便叛逃出走,投奔南朝……東丹國時局遂動**不安,又有大玄震、大光顯、烈周道、烏濟顯之流煽動渤海遺民叛亂自立,直至魏人也趁勢攻破沈州,侵入遼東地界……

所以讓南朝有了可乘之機,也是我的過失,東丹國難以保全,我也沒有苟活偷生的道理。好歹盡可能護應王後與世子脫身,才算是盡了臣子的本分。眼下形勢險急,也不必再爭執下去,你還不快去!?”

眼見耶律羽之說得斬釘截鐵,已是篤定了心思要為東丹國王後、世子逃離東平郡爭取時間……耶律覿烈也很清楚再勸也是無用,而且現在情勢萬般緊迫,的確不能再耽擱時間爭執下去……他麵色悲愴的又朝著耶律羽之凝視過去,終於狠下心來,喝令隨行的親信又轉身朝著內城王宮的方向奔去,而與自己的二哥就此訣別……

魏軍諸般火器炮彈輪番轟擊,東平郡南麵城關上幾無立足之地,東平郡城內也已亂成一鍋粥,大多契丹將兵被震天雷炮彈嚇破了膽,民夫壯丁作鳥獸散,已完全不受控製,如此無法搶修城關,那麽在石彈的持續猛烈打擊之下,千瘡百孔的城牆上裂縫不斷的蔓延,持續被毀壞著、崩塌著……終於又是一陣猶如山崩地裂的巨響,滾滾煙塵衝霄升起,又有大片的裂土碎石墜落,堆疊起來也不過一兩樓的高度上下,暴露出老大缺口,外麵的軍旅隻須攀過由斷壁殘垣、廢墟瓦爍堆成的斜坡,便能衝入東平郡城當中!

魏軍營盤這邊,本來峙如山嶽的軍旅頃刻間便動彈起來,一個個整齊的軍隊向前湧動,猶如一道道狂濤怒浪,開始朝著東平郡城牆缺口的方向席卷了過去。

衝在最前麵的部眾,已然抵至城前缺口左近,幾隊軍士立刻踩著碎石瓦爍向上攀登……然而數十支利箭忽然射至,十幾名士兵閃避不迭,當場被射倒翻滾了下來……意識到缺口那一邊還有契丹敵軍負隅頑抗,又有成行成排的射士疾速向前,上千張弩機已然上弦,弩矢鋒尖直指過去,在陽光下閃動著一片片猶如魚鱗般的寒芒。

緊接著就是一陣密集的機括扣動的勁響聲起,駑矢如蝗,直朝著城牆缺口那般射去。以殘破的城牆為掩體,隨時將探頭出來,張弓便射的契丹士兵當中,也有幾人被弩矢洞穿,直挺挺的向後麵倒去……

除了蝟集在城牆缺口高處的弓箭手,還有兩千餘名契丹士兵,緊緊的握住手中軍械,目光凶狠的瞪視過去……一旦魏軍攀登上來,便將立刻衝殺上去,就算城牆崩塌,他們就會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化作壁壘,而盡可能阻擊敵軍。

尚還打算抵抗的守軍受耶律羽之於危難關頭的激勵,咬牙死死的忍受著先前的打擊,不能夠盡力修補防禦工事,那也就隻能鼓足血氣養精蓄銳,等待魏軍撲上來的時候,再做最後的廝殺。

而耶律羽之也夾雜在這批契丹將士當中……按說他並不是帶兵打仗的將軍,在迭剌部耶律氏子弟裏麵,耶律羽之主要的身份是曾在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身邊出謀劃策,而如今總攬東丹國政要的謀士能臣,然而如今他卻也要親自趕赴前線,與自己竭盡全力招聚餘部將兵,以盡可能拖緩魏軍全麵攻占東平郡的進程……

耶律羽之本來也深受漢學影響,熟知儒釋莊老之道,他向往中原風物,也十分支持以汲取中原漢家典籍中的治國之道改良契丹國策……可耶律羽之畢竟是契丹耶律氏皇族,與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血脈相連,他雖然樂意汲取漢學,但卻絕對不能以被征服者的身份接受漢化……所以中原王朝的大軍殺至,要來奪取本來由契丹征服的土地,耶律羽之已決議以死殉國,而抵抗至生命中的最後一刻……

缺口外側魏軍將士的喊殺聲愈發清晰,耶律羽之意識到敵軍很快便會攀爬上來,旋即將猶如決堤的洪水湧入城中……“嗆啷啷”他拔出腰挎的佩劍,滿臉悲壯之色,便聲嘶力竭的用契丹語高聲吼道:

“白馬神人!青牛天女!賜予我等契丹子孫生命與勇氣,又豈能就此屈服?這裏是被我們契丹人征服的土地,如若還有敵人前來奪取,也就唯有死戰而已……南朝敵軍很快便將殺來,我耶律羽之也願與眾兒郎奮力血戰!以死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