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深山穀內、嶙峋怪石間,陡然間躥出眾多道身影,那般聲勢竟似要鋪滿一片山嶺,無數的利箭驟然而至,便如鐮刀割草一般,頃刻間將仍在行進中的契丹軍旅連人帶馬射倒了一大片。

按說契丹軍旅以往出征,所派出大批遠探攔子馬,在廣泛的範圍進行哨探,也更容易掌握敵軍的蹤跡……然而這一次耶律阿保機急於摧毀魏軍的輜重補給,也必須要再驚動敵方主力軍旅以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計劃……先行的遠攔子哨騎隻是確認通往固安城的必經之路,於地勢平坦的道路間有無巡查的魏軍,也根本沒有時間去證實周圍深山野嶺間又是否會有伏兵。

淒厲的號角聲相繼響起,掩伏於兩側山嶺高處的魏軍將士盡數躍起,無數枝利矢再度破空而出,呼嘯而去,繼續進行著殘酷的打擊。而北平國派到這一邊的帶路使者驚呼尖叫,也渾然沒有料到往日暢行無阻,並且根本沒有魏軍設防的區域,又怎會忽然殺出這許多伏兵來……兩枝利矢便已鑿入他的胸脯,中箭倒斃下去,屍首旋即又被周圍驚慌的戰馬反複踐踏……

眼見自己麾下兩名親隨將官也已中矢斃命,這一路契丹兵馬的主將耶律拔裏得又驚又怒,他揮動著手中鋼叉,不停的撥落激射而來的箭簇,口中還暴躁的怒罵道:

“可惡!不是說魏軍集結重兵於薊北,涿州守備空虛,殺往固安城的道路也幾無敵軍布防麽?那麽這大股的魏人,到底又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這一路軍旅安排的漢將趙德鈞,冒著箭雨催馬疾奔至律拔裏得身側,也輪動著長槍護住周身,又慌忙勸說道:

“拔裏得詳穩,魏軍既然在此設下了伏兵,很明顯早已看破了我軍意欲直到後方,毀其糧秣輜重的計劃!既然無法奇襲得手,又遭受伏擊,我等也隻得盡快退兵才是!”

然而趙德鈞話音未落,突然卻又聽見後方暴起更為激烈的驚嚎哭喊聲……慌張回首望去,就見烈焰騰騰,如同千萬條金蛇火龍狂舞,須臾間山穀內騰騰火熾、烈烈猓生,漫起的火光映紅了大片山嶺。契丹兵馬閃避不迭的,都要被燒得個焦頭爛額……看來魏軍在己方軍旅後方又用了火攻,也明顯是要斷絕耶律拔裏得、趙德鈞這一路兵馬的退路!

滿腔的怒火正無處發泄,耶律拔裏得又聽趙德鈞勸言退兵,他怒氣更盛,當即瞪圓了雙眼,指著趙德鈞的鼻子臭罵道:

“好你個趙德鈞,你還敢妄言退兵擾亂軍心!天皇帝命我等奇襲涿州固安,那麽就算有敵軍埋伏,也仍要去拔了魏人那座城池!這時候你說要撤退,難道要我契丹兒郎折返回去,被活活燒死不成?

我就說你們這些投靠我契丹的漢人各個貪生怕死,當不得大用。當初你們效力於晉、燕之際,被魏國殺破了膽。到了我契丹國來,枉天皇帝抬舉你們,結果再遇到了魏軍,這便心生退意!”

被耶律拔裏得這一通劈頭蓋臉的臭罵,吐沫星子濺得滿臉都是,趙德鈞又問道對方那衝人的口臭味,心中的火氣也蹭一下躥得老高。

然而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趙德鈞也很清楚,契丹的宗室權貴當中,當屬這耶律拔裏得對於上到文臣武將,下至平民奴隸的漢人群體最為排斥。按照後世的話來講,這廝妥妥的就是極端種族主義傾向最為強烈,而對漢人抱有民族歧視的貨色。

畢竟耶律拔裏得“常疑漢兵,且以為無用”,本來便對效力於契丹的漢軍抱有極大的偏見。偏偏他身兼契丹皇侄這一層身份,趙德鈞自知也隻得按捺住火氣,火燒眉毛的要緊關頭,再與其起了衝突,那麽自己也就別指望在契丹繼續謀份官職過活下去了……

“拔裏得詳穩!此間雖然甚是陡峭,魏人占據高出,也著實難以上去……可是再衝過前邊的坳口,嶺坡便不算十分陡峭,而且樹木稀疏,就算全力縱馬奔馳,大概也能攀越上去,也好過在此一直被動挨打!”

忽然間,又有一個身上插著兩支羽箭,趕忙催馬趕來的契丹軍將疾聲報道。耶律拔裏得聞言,遂瞪視向趙德鈞,又惡狠狠的說道:

“姓趙的,若要證明你這廝對我契丹還有些用處,便統領漢軍兵馬做為前驅,打頭陣去與魏人的伏兵廝殺,奔襲殺出重圍,再集結部曲去打下固安城!如此才算是於國有用的戰士,否則我契丹又為何要養你們這群漢狗!?”

魏軍既然已經在此設下埋伏,哪又為何要將後勤補給繼續留在固安城?想必車仗輜重也都轉移了,那我軍就算能拚死拿下那處城郭,卻又有何用?

趙德鈞心中忿恨的念著,然而他也很清楚耶律拔裏得偏見極深,擺明了就是不信任自己這類的漢人軍將,所以就算對他勸諫也全無用處……而麵對耶律拔裏得頤指氣使的喝令,趙德鈞麵色鐵青,沒有立刻做出回應,可是很快的,他便兜馬轉身,提韁加速,口中還大聲喝令道:

“漢軍將兵聽我號令,立刻收攏陣型,壓上前去,迅速從這片山穀間衝殺出去!”

諸部契丹漢軍聽令,也立刻動彈起來。然而上方利箭如蝗,不斷的激射過來,即便那些馬步軍小心閃躲避讓,還是不免要被射倒一片……更兼沉重的石塊,也從高處淩空如雨砸落下來。

伴隨著“咚!”、“咚!”、“咚!”、“咚!”……重物的砸擊聲,硬生生挨到的士兵,腦瓜當即便如被砸碎的西瓜那般迸裂開來……即便頭上、身上有兜鍪、鎧甲防護,也登時要凹陷下去一大片……眾多一時間雖未斃命的士兵,卻被砸得手折腿斷,清脆而聽著又甚是滲人的骨骼碎裂聲也不斷響起,留下大批的傷兵倒在地上呻吟哀嚎!

沿途有留下了大片的屍首,趙德鈞隻得做為前驅,統領契丹漢軍將兵冒著箭雨落石,又奔出幾裏地的路程……忽然就見前方地勢果然相對平坦些,隻不過仍是兩側高、中間低的斜坡。而就在兩麵斜坡上方,但見得那般聲勢旌旗紅展一天霞,刀劍白鋪千裏雪……果然有大批魏軍嚴陣以待,就等著阻擊從山穀中倉惶奔出的契丹兵馬……

既然當初投靠契丹而與魏朝為敵,這是我自己選的路,看來也已無法回頭了……事已至此,也隻得拚了!

趙德鈞狠狠的咬了咬牙,便揚起長槍,命令麾下士兵攀上嶺坡,去與那些早就列開陣勢的魏軍廝殺……然而一撥騎軍首當其衝,剛奔出十幾步遠,便登時慘呼驚叫著墜落下去……原來地麵上滿是陷坑,底部又插著許多尖銳的木樁,但凡有人誤踏上去,就會直接陷落下去,被當場刺得個腸穿肚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