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希泉的典型發言,不僅贏得熱烈的掌聲,也立即引起了參加會議的許多領導濃厚興趣。兵團主管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領導也對這個發言很感興趣。特別讓農墾局許多領導感興趣的是五一農場成功地舉辦了兩屆文化藝術節,到目前為止,農墾局甚至兵團還沒哪個單位在這方麵可以和五一農場相比的。兵團文明辦領導在總結發言時,除了大加讚賞五一農場成功舉辦了兩屆文化節外,還要求五一農場黨委將材料再加工一下,下發到兵團農墾各師局,讓他們也借鑒五一農場的做法,並提出了今年的文明創建工作會議在南疆農墾局召開的設想,請南疆農墾局黨委做好迎接兵團召開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現場會工作,具體怎樣操作,由兵團文明辦進行協調,以確保會議的成功。
兵團主管文明創建工作領導的這番講話,其他參加會議單位的領導羨慕者有之,妒忌者有之。也有的單位領導趁休會的間隙,跑過來向潘希泉詢問是如何想到開展這些活動的。有的單位領導還當著潘希泉的麵明確表示,回去後帶領工會等部門領導去五一農場取經。
看到許多領導來到自己跟前詢這問那的,潘希泉連忙謙遜起來:“其實文明創建工作都一樣,都一樣的。”
農墾局黨委精神文明建設總結表彰大會結束後,潘希泉知道,五一農場已經被推上風頂浪尖了,不幹也得幹了。因此,回到五一農場後,他立即組織黨委全體成員及機關部分職能部門領導召開專題擴大會議,傳達農墾局精神文明總結表彰大會精神,部署新的一年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按說方銳不是黨委成員,但考慮到許多工作需要她參與,就讓她列席參加了會議。
會議是在五一農場黨委常委會議室召開的。
潘希泉除了傳達了農墾局精神文明建設總結表彰大會精神外,還重點講述了兵團文明辦想在南疆農場召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推進會的設想,並估計到要來五一農場來觀摩。潘希泉說:“不到咱們場裏就算了,如果來我們場來觀摩的話,工作量就大了。即使不來觀摩,我們自己的文化藝術節也要繼續舉辦下去。如何辦,辦成什麽樣的規模,預算開支是多少,請工會和財務部門相互協調,拿出個計劃上常委會研究決定。農業工作主要由副場長許長春同誌具體負責,不管工作多麽繁忙,都要將農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來抓。我們是農場,職工的收入就靠種植棉花和糧食等作物。因此,要做到文明創建和經濟建設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潘希泉正在會上強調著,黨委辦公室內勤人員郭長峰輕輕推開門,走到潘希泉跟前低聲說了幾句。潘希泉聽了,低聲吩咐起來:“你先領著他們到黨委接待室,就說我們正在召開黨委會專題會議,讓他們稍等一會兒,我馬上就過去。”
郭長峰立即退出會場。
潘希泉清了清嗓子繼續發言:“同誌們,我們的工作都要往前趕了,決不能拖延,一旦拖延,就要掉隊。剛才郭長峰同誌告訴我說,沙河農場黨委書記親自帶隊過來取經了。這說明什麽,這說明他們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和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精神文明建設總結表彰大會剛結束,他們就來了。其實他們的許多工作是走在我們五一農場前麵的。我們更應該各負其責,搞好協調,統籌兼顧,分工不分家,共同抓好各項工作。”考慮到外麵有客人等待,而且是黨委書記親自帶隊過來的,按照對等接待的原則,潘希泉要親自出麵接待,所以他沒再過多地強調什麽,就宣布散會了。
沙河農場黨委書記陳釗銘帶領宣傳、工會、團委等職能部門領導一行人,正在五一農場黨委接待室裏觀看懸掛在牆上的五一農場一九八六年取得的成績板報。那上麵的標題特別顯眼:物質文明建設碩果累累,精神文明建設鮮花朵朵,展示了五一農場兩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績,並用數字逐一標示出來。
陳釗銘一行人正在專心地看著,潘希泉疾步走上前去,緊緊握住他的手:“陳書記,歡迎來指導我們的工作,更歡迎多多提出寶貴意見!”
“哪裏哪裏,潘書記謙虛了,你們五一農場確實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今天隨便看了看,就能感到兩個文明建設開展得很不錯,成績也特別亮眼。真沒想到啊,在我們眼皮子底下,竟有這麽好的亮點值得我們學習呢!”
“陳書記,說值得學習就客氣了,其實做法都一樣的。更何況,你們的各項工作比我們做得紮實多了,來五一農場轉轉玩玩,放鬆放鬆是真的,今天中午可要多喝上幾杯哦!”
“潘書記,我早已經不喝酒了。這兩年你看我們在一起開會或外出觀摩,再也沒端過酒杯了吧?”陳釗銘笑著說。
潘希泉領著沙河農場參觀的一行人來到黨委會議室,服務員餘麗華已經擺好了水果,沏好了茶。潘希泉招呼各位客人坐下來,然後指著香蕉、橘子、蘋果、巴旦木和無花果等幹、水果等果品微笑著:“大家都別客氣,隨便吃一點吧。我和陳書記到過內地許多地方,他們招待客人也就香蕉橘子等,還沒幹果呢。”說得大家都大笑起來。
大家一邊吃著一邊聊著。陳釗銘再三要求潘希泉介紹一下五一農場開展金秋文化藝術節的具體情況。
潘希泉推辭一番後,就把三分場青年職工如何自發舉辦文藝晚會到在全場舉辦金秋文化藝術節的情況簡單地向參觀人員作了介紹,說完後他指著方銳介紹起來:“說起我們五一農場舉辦金秋文化藝術節的有關活動,不得不提到小方同誌,黨委是受到我們這位團委副書記的啟發呢!是她率先在她當時所在的單位三分場開展這項活動的。”
潘希泉說完,將坐在離他不遠處的方銳介紹給陳釗銘等人。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投向方銳身上。方銳有點不自在起來。陳釗銘上下打量了一下方銳:“真是年輕有為啊!什麽時候調到團委工作的?”
“她不是調到團委工作的,她是通過競選走上團委副書記崗位上的。上次我在大會上的典型發言材料,也是她寫的。”潘希泉得意地介紹起來。
“五一農場有這樣的優秀人才,當然能把工作做好啦。手下沒有一批能幹事的人,是絕對不行的。”陳書記深有感觸地說。隨後又開玩笑起來:“小方,調到我們沙河農場去工作怎麽樣?待遇不比你在五一農場差哦!”
“不行不行,陳書記,我們培養的人才,怎麽能拱手相送呢?如果是往局機關裏調,我肯定放人,如果是提升到你們場擔任場黨委領導,我也放人,平級調動的話,我是絕對不會放的。”潘希泉也開玩笑起來。
“擔任黨委領導,我是沒這個權力決定的,但到正科位置上,我在常委會上是有發言權的。”說完這話,陳釗銘自己也笑起來。
大家也跟著笑起來。
隨後,潘希泉向參觀小組的成員們介紹了五一農場上一年取得的成績和今年的工作打算等,也談到了工作上遇到的困難。都是黨委書記,正如潘希泉說的那樣,工作性質都一樣,所以,他們的話語也就多起來。他們談到了當前的形勢,又談論了當前農場的體製。潘希泉說:“前不久,我到內地沿海城市寧波、溫州等地進行了考察,內地的政策比較寬鬆,體製靈活。人們都在想方設法發展經濟,尋找致富門路。可我們的農場呢?計劃經濟、行政幹預還比較明顯。說是已經實行了承包責任製,可職工們負盈不負虧現象十分嚴重。超產了,將超產獎金拿回去了;虧損了,就伸手向農場要,不給就上訪,等、靠、要的思想還十分嚴重啊!”
陳釗銘十分讚同:“潘書記,你說得很對,有時上級黨委派我們到內地特別是到沿海地區去參觀學習,其實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去內地究竟要參觀什麽、學習什麽。我有一種感覺,到內地去觀摩學習,看了感動,聽了激動,回來以後呢?沒法動,主要原因是我們這裏的體製和機製都太死了。目前,我們的基層單位還在用廣播喇叭大喊大叫地要求職工們上班。職工流失現象也很嚴重。有本事有路子的,想方設法往內地調動,沒本事沒路子的,也想方設法找門路往外走,有的幹脆不打招呼就到外地打工去了。這部分人以後會給農場帶來麻煩的,所以也是一種不安定因素。他們一旦在外地幹不下去了,又要回到農場裏要求安排工作。不安排工作就上訪,一上訪就是我們的責任,就要求給人家解決問題。唉,基層工作難做啊!”
“可能是我們的工作有些急於求成了。農場裏的許多事情是急不得的。農場職工和內地農民不同。農場職工過去都是拿工資吃飯的,他們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還要參加軍事訓練,有戍邊的任務,所以,他們要一邊勞動,一邊參加集訓,幾乎半工半農半軍。還有,過去職工們大鍋飯吃習慣了,幹好幹壞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反正按月領工資就行了。現在讓他們一下子自負盈虧,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還需要一個轉變過程。因此我認為,農場需要的是機製的和體製的、觀念的和思維的轉變同步進行,需要改革的措施和體製的轉換配套政策同步進行,而且不能急於求成,因為職工群眾的思想觀念需要一個慢慢轉變的過程。同時,我們現在雖然還要進行軍事訓練,但已經是利用業餘時間進行了,不再給報酬了。”潘希泉接過陳釗銘的話題聊繼續起來。
陳釗銘和潘希泉說著話,已經到中午吃飯時間了,郭長峰走到潘希泉旁邊,低聲說飯已經好了,潘希泉領著陳釗銘一行人到農場食堂就餐去了。
下午,潘希泉又陪同陳釗銘到職工醫院看了看“愛心病房”,邊看邊介紹成立“愛心幫扶社”和基層單位開展的扶老助殘活動情況以及今後的設想等。
從職工醫院裏出來,時間已經不早了,陳釗銘一行人這才離開。
潘希泉剛把陳釗銘帶領的沙河農場一行人送走,郭長峰又來到他的辦公室裏:“潘書記,剛才接到電話,說是青年農場黨委書記趙琳琳明天上午要帶領工會等職能部門來五一農場取經學習。”
潘希泉苦笑一下:“‘人怕出名豬怕壯’,這話一點也不假呀!來就來吧,長峰,你跟辦公室主任柳文強說一下,讓他做好明天的接待準備工作!”
塔裏木的晚春,風和日麗,氣候宜人,微風裏摻雜著一股泥土的味道,陽光裏充滿了青青芳草的氣息,天空上也彌漫著飛舞的思緒。一天又一天,花兒在慢慢地開放著;一季又一季,草兒在泥土裏努力地向上著。於是,在一陣陣機車喧囂之中,在一粒粒種子發芽出苗之後,大自然的熱情便又高漲起來了。
春播工作全麵結束後,潘希泉想到好久沒到地裏去了,先期播種的棉花出苗情況怎樣?地裏的管理如何?職工們有什麽想法等等?他都是聽主管農業的副場長許長春和生產部門領導匯報的。這天上午,他感到稍微有點閑暇時間了,就想到地裏去看看。
潘希泉剛下樓走近吉普車,一輛很新的212吉普車向五一農場辦公樓駛來。車子剛剛停穩,王新林立即從車內走出來。潘希泉連忙迎上去。王新林笑著伸出手握了握潘希泉的手:“怎麽啦?潘書記,不歡迎我來嗎?怎麽我一來,你就想開溜了?”
“哪裏哪裏,我要是知道你王主任大駕光臨了,起碼組織機關全體人員列隊歡迎你,現在再組織人來歡迎你到來,已經來不及了。”潘希泉也開玩笑起來。
兩人說說笑笑走進潘希泉的辦公室,服務員端上兩盤水果、倒好茶水後退出來。
潘希泉連忙招呼王新林吃點水果。王新林笑了笑擺擺手:“潘書記,我這次來,有重要的事情要跟你商量哩!上次召開精神文明總結表彰大會,兵團文明辦領導在大會上的發言你也聽到了,說今年兵團的精神文明建設推進會計劃要在我們南疆師局召開,最後計劃在我們局的一個農場召開。局黨委考慮到你們五一農場的文明創建工作在創新方麵做得比較紮實,決定將這次會議放在你們場召開。方案上報到兵團後,已經得到批準了。所以,現在你們不是要做好準備工作,而是要立即動手認真幹了。這樣的一次大型會議在一個基層農場召開,對我們農墾局來說,曆史上還是第一次,一定要好全力以赴做好這項工作……”
王新林剛把話說到這兒,潘希泉立即開始叫苦起來了:“王主任,你可再別幹這種事情了,我都頭大死了,這些天來不停地接待著來參觀的人,一拔人剛送走,一拔人又要過來。這會兒要不是都在忙著春耕春播工作,說不定又有人要來了呢!搞得我接待都快招待不起了,負擔太重了!”
聽了潘希泉的“訴苦”,王新林馬上笑起來:“我說潘書記,又哭窮了不是?人家能到你們這裏來參觀學習,說明你們的工作做得好,有看頭,咋沒到別的農場去參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