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皇帝坐在大殿中,坐北朝南,兩邊是大臣,左文右武排列坐著,凸顯出中間皇帝的一身尊貴氣象。
有太監報:“秦王,鳳仙公主到~”
兩邊大臣都向門口張望著,大魏的人都知道,秦王和鳳仙公主是當今皇上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二人是一個母親。
秦王久居京城,為了減少皇上猜忌,不幹涉軍政,雖然府內有甲士,甚至城外有兩千私軍,但是並未超過皇帝所容忍的限度。
鳳仙公主常年在外,與北莽糾纏,倒是培養了一批忠心的精銳。
不過方麵皇帝不顧群臣反對,占下了與北莽交界的一片緩衝區,還在緩衝區和繁華地區又設一道關,如今群臣回想起來,卻是咂摸出來了幾分味道。
軍事緩衝區一般都是不適宜耕種和居住的地盤,這些地方即使占下來,也沒有任何利益,相反還要拉長兵線,給補給造成困難。
但是,如果有了這片緩衝區,就算鳳仙公主哪天反了,緩衝區背後那片地方,提供與看護補給的軍隊本身就是精銳,加上糧草充足,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絞殺鳳仙公主的軍隊。
這些年來,大魏和北莽沒有什麽大規模的戰事,鳳仙公主擔當的角色,大多是一個練兵的人。
皇帝每幾年都會下詔令,任免將領,拆分部隊,鳳仙帶出來的軍隊,一旦從新人過渡到了老兵的階段,都會被拆分到邊境戍守,甚至極少有調集到京師的部隊。
可以說,皇上為了削弱秦王和鳳仙公主的勢力,算得上費盡心機。又或者說,皇上為了不殺二人,操碎了心。
秦王是個識時務的人,雖然私底下經常和鳳仙公主會麵,但是公開場合二人卻保持一定距離。政治嘛,有很多東西做了也很無聊,但是不做就一定會出事。
如今二人同時覲見,又是什麽意思?
秦王著華服,今日日子特別,鳳仙公主也穿著一身華麗宮裝,沒有披甲。
二人走到了皇帝麵前,兩排文武在最前麵還留下幾個空位,秦王剛要入座,就聽見皇上說:“秦王,鳳仙,坐在朕的旁邊吧,你們可是好久沒來看你們的皇兄了。”
二人對視一眼,群臣和幾個皇子也不知道皇帝是什麽意思,但是看上去,皇帝並沒有覺得秦王和鳳仙今日行事有什麽不妥。兩人落坐,都能看見彼此眼中多了一絲輕鬆。
皇帝揮了揮手,一邊的紅色蟒袍執印大太監手拿金色布帛,展開以後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中秋佳節,士子登科,普天同慶,故行祭酒禮,大赦天下,欽此。”
大太監的話語被一層一層傳遞下去,一聲比一聲悠遠,皇帝起身,走在最前麵,文武百官和眾位皇子親王跟在後麵。
大殿外,已經鋪就了紅色的毯子,國子監祭酒禱祝過後,天子祭酒,而後公卿祭酒。
各式各樣複雜的程序過後,眾人才算鬆了一口氣,中秋這場盛宴終於開始。
終於落坐,宣膳,公卿和宗親分不同的規格,鍾鳴鼎食,把酒言歡。酒過三巡,皇帝問道:“諸位愛卿,不知今年文武試的榜首能花落誰家?”
諸位大臣自然是爭先吹噓自家子弟或者門客。
大魏有規律,士子舉孝廉,又有科舉製度。登科以後,趁著中秋佳節,會在京師舉辦一場活動,有文試武試。這可不是考試的試,而是比試的試。
文武狀元,榜眼,探花,都是在這場比試中拔得頭籌,或者表現亮眼,最後由皇上欽定的。
之所以眾公卿宗親都渴望在這場比試中,讓自家門客或者子弟奪得頭籌,或者名列前茅。是因為這場比試是皇帝親自監督的,一直以來都有不少例子,成績優秀者,直接被皇上看中,立為侍內近臣。
俗話說,宰相門前三品官,更何況是可以直達天聽的近臣,在這上麵表現好了,真的可以說是一步登天了。
第一道比試是吟詩作對,體裁不限,題材有限,成績優秀者,可以獲得皇上的賜酒。不過也不是毫無門檻的,不然什麽牛鬼蛇神都能麵見聖上了,想要答題,就要在京城各地尋找早就隱藏好的題目,也算是對士子們洞察力的一種考驗。
尋到考題,做出答案之後,自然有人前來取答案。
據說當年某位大佬,在城中尋找思路的時候,無意中遇見一個酒肆,在那裏喝高了,一夜之間吟詩百篇。後來消息傳到皇上那裏,皇帝傳他覲見,大佬直呼臣是酒中仙,根本不理皇帝,後來竟引得皇帝親自來見。
一時之間傳為佳話,名滿大魏,甚至傳到了北莽那邊,文人們競相學習。隻不過,後來這種風氣太盛,有一年,天子在殿內等了一天,沒有一個來覲見的,搞得天子和群臣都尷尬無比。
但是大魏風氣不錯,山不就我,我就山,從那以後,都是皇帝乘樓船外出觀賞。
當然,換個角度來說,皇帝出行民間,無數侍衛伴隨,還要清道,百官都要顧及自己的轄區,未免有勞民傷財的嫌疑。
姬博莫名其妙的就被丟到這個青樓,他也表示很無奈,雖說這裏都是純天然的美女,比起原本世界的各種網紅臉蛇精臉好到不知道哪裏去了,但是和腦海中的假象做那種羞羞的事情,讓姬博有種意**的別扭感覺。
脂粉的香味沒有現代那些廉價香水那樣刺鼻,聞起來有種甜膩的感覺,怪不得姬博看起來這裏的顧客,大多數都看起來迷迷糊糊的。
據秦王的情報稱,這個看似不起眼的青樓,其實就隱藏著一個考題,而且還是質量比較高的考題。
考題自然也分三六九等,要是回答個壹加壹等於幾的問題,和解一個積分方程,肯定是後者更能夠吸引人。所以在這裏的學子,也都是碰運氣般,希望能夠碰上一個好的考題,更能吸引皇帝的注意。
姬博是不想來參加這個所謂的比賽的,他雖然聰明,學習也好,但是比起日常讀書就是文言文的古人,還是相差甚遠,來這裏和他們比這個,不是找不自在麽?
但是秦王非得逼著姬博參加,姬博也估計,要是自己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估計會被秦王納入後宮,想想被男人當作後宮的場景,姬博就覺得不寒而栗。
要是異能還在,那個什麽武狀元,姬博隻用一隻手,基本就是探囊取物,奈何在這個靈魂世界,姬博估計連那些常年練武的衙內都打不過。
陰黎現在在龍陽公主那裏,很安全,龍陽公主對陰黎也很好,陰黎還讓龍陽公主找人給姬博帶了個消息。兩人約好,盡量在這次比試的時候見一麵。
倒不是龍陽公主不放人,而是秦王對姬博不怎麽放心,陰黎最多也就能給龍陽公主當個老師,兩個人算不得什麽大人物。或許將來有可能,但是現實不是意**小說,不會讓見慣了能人異士的王侯將相什麽的認識不久就納頭便拜。
任由領頭的翠花姑娘怎麽撩姬博,姬博都無動於衷,後來翠花姑娘給姬博夾了一筷子怡紅樓最著名的酸菜魚,姬博都婉拒後自己夾著吃。
至於為什麽叫怡紅樓,這個世界畢竟是依據玉璽創作的,其中的很多東西都是代表著上天朝曆史文化中最為典型的那個概念。就像提起來醉仙樓,大家就會想到一個大俠吆喝一句“小二把這裏的招牌菜上一遍”一樣,怡紅樓這個名字,就是上天朝古代青樓的“概念模型”。
翠花姑娘內心頗為悲憤,連酸菜都不喜歡吃,這還是人麽?
不過翠花也不敢怠慢了姬博,因為聽媽媽說,這位客人是秦王的賓客。那可是秦王啊,常駐京師的一字並肩王,地位不輸太子。
等等,秦王的賓客?
早就聽聞,秦王好男風到了一定地步,甚至不喜女色。這位客人是秦王的賓客,又不和姐妹們一起玩樂,難不成這位客人也是……
想到這裏,翠花的臉上露出來一絲了然的表情,然後翠花和其他的姑娘竊竊私語了幾句,其他的姑娘都是一臉了然的看著姬博,弄得姬博一頭霧水。
難不成是自己太帥了?吸引這些人的目光了?
秦王告訴過自己,這個青樓裏藏著比試的題目之一,姬博想盡了一切小說裏見到過的場景。
什麽登高遠眺,看上去閣樓的造型是什麽太極圖啊,或者找幾張藏在角落裏的白紙,找酒水茶水之類的泡泡,看看是不是什麽無字天書。
在這裏喝酒之前,姬博甚至還鑽進了幾個姑娘的閨房中,找了幾件衣服,去角落用火燒了——傳說中藏在衣服夾層中的武林秘籍什麽的……
正在姬博無奈之際,聽見遠處傳來一陣喧鬧聲,姬博望去,一桌人喝多了以後,站在桌子上,舉杯對月,吟著詩,贏得了陣陣喝彩。
姬博回過頭去,問道幾個姑娘:“你們怡紅樓這麽奔放的麽?動不動有人吟詩,不會打擾生意麽?”
翠花遮著嘴笑道:“公子怕是擔心,行那事兒的時候,聽到有人怪叫,就……”
翠花沒有說完,在場的姑娘都已經笑了出來,姬博摸著鼻子,自己看起來像是那種什麽事情都會考慮到葷段子方麵的人麽?
稍微提到了一點關於皮肉的東西,那些姑娘就開始往姬博身上靠,先不說姬博的身份,或者說姬博不清不楚的性取向(姬博:老子是直男,明明是你們幾個在亂想好伐?),單憑姬博這身皮囊,也能夠讓這些青樓女子股足了勁兒往上貼。
畢竟生在青樓的女子,內心都想著有個翩翩美少年,春衫薄,騎馬倚斜橋,然後帶她們浪跡天涯,姬博生的模樣,簡直完美符合她們的想象。
姬博對姑娘們解釋道:“我真的就是單純的好奇,各位姐姐還請不要調笑我了。”
姑娘們聽見姬博身為秦王手下的貴人,居然叫她們姐姐,一時間被姬博的謙遜所俘獲,還是翠花先附在姬博的耳邊說道:“公子有所不知,我們怡紅樓,是皇家考題常駐的地方,今天若是有人吟詩,估計是在我們這裏尋到了考題,準備念給考官聽的吧。”
姬博好奇道:“這考官又在何處?”
翠花笑道:“公子莫不是外地來的人?考官自然在這酒樓中,但是我們無從得知就是了,若是這人吟出來考官滿意的詩詞,自然會通過一些途徑上報。那宮中的貴人們,都在殿裏等著,若是有好詩好文章下酒,也是一樁美事呢。”
聽到這般浪漫的方式,姬博一時間也有些感觸頗深。
姬博心道,原來這裏真的有考題存在,自己要不要上前忽悠一番,問問那個哥們兒怎麽尋到考題的。實在不行,就說自己是秦王的親信,反正扯虎皮做大旗這種事情,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姬博做了臉都不帶紅的。
就在姬博暗暗思量的時候,卻聽見翠花說道:“隻不過可惜了,這考題隻有一份,被人尋了去,不少觀望的才子這便會離去了。今晚大家都忙著賞月,設宴,樓裏生意本不該這麽好的,都是來碰運氣的,這下怕是要冷清一會兒了。”
姬博聽到這話,不禁皺起了眉頭,若是隻有一份試題,那豈不是自己要換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