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籌備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李明和阿依古麗計劃在初夏舉辦一場融合維漢兩族婚俗的婚禮,讓這份愛情見證民族團結之花的綻放。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意外的電話打破了平靜。
“小明,是我。”電話那頭傳來上海醫院院長熟悉的聲音,“醫院決定提前召回你。下個月,醫院將和德國一家頂級醫院合作開展兒科新項目,需要你來主持。”
李明一時語塞。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了。
“而且,”院長繼續說,“醫院決定提拔你為兒科主任,待遇也會大幅提升。你在南疆的表現,我們都看在眼裏。現在是你事業發展的最好時機。”
放下電話,李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這確實是個難得的機會——德國醫院的合作項目、兒科主任的職位、優厚的待遇,這些都是他曾經夢寐以求的。
但現在,他的心已經深深紮根在這片熱土上。這裏有他和阿依古麗共同打造的“關愛風燭”項目,有剛剛起步的“天山健康基金會”,還有無數信任他、需要他的病人。
正在他躊躇時,阿依古麗推門進來:“李明,怎麽了?看你心事重重的。”
李明把電話的事告訴了她。
阿依古麗安靜地聽完,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安,但很快就平靜下來:“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上海的醫療條件那麽好,你在那裏能幫助更多的人,也能實現更大的價值。”
“可是……”李明看著阿依古麗。
“我理解。”阿依古麗露出溫柔的笑容,“我們可以先舉行婚禮,然後你去上海發展。等條件成熟了,我也可以申請調過去。”
李明緊緊抓住阿依古麗的手:“你真的這麽想嗎?”
阿依古麗的眼眶有些濕潤:“雖然我舍不得你,但我更希望你能有更好的發展。這裏的工作,有我繼續守護著。”
看著阿依古麗強作鎮定的樣子,李明的心猛地揪緊了。他想起了這兩年來的點點滴滴:
深夜裏,他們在簡陋的鄉村衛生室搶救患者;
寒冬中,他們踏著積雪為牧民送醫送藥;
炎夏裏,他們頂著烈日為農民義診普查;
秋收時,他們在田間地頭為村民體檢……
每一個瞬間,都有阿依古麗溫柔的笑容相伴。
更重要的是,“關愛風燭”項目正處在關鍵發展期。遠程醫療係統剛剛鋪開,“天山健康基金會”也需要進一步完善。這些都是他和阿依古麗的心血,都承載著南疆父老鄉親的期望。
“不,我不走。”李明突然堅定地說,“我要留在這裏,和你一起繼續我們的事業。”
“可是……”
“阿依古麗,記得我向你求婚時說過,要和你一起在這片土地上繼續追逐夢想,繼續守護生命。這不是一句空話。”李明的眼神無比堅定,“上海的機會固然很好,但我的根已經在這裏了。這裏的每一個病人,都是我放不下的牽掛。”
阿依古麗感動地看著李明:“你真的想好了嗎?那可是兒科主任的位置啊。”
“職位再高,也比不上一顆安心。”李明微笑著說,“而且,我們在這裏還有更重要的使命沒有完成。‘關愛風燭’項目才剛剛起步,還有那麽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
當晚,李明給上海醫院回複了郵件,婉拒了這個機會。他寫道:“感謝醫院的培養和信任。但我決定繼續留在南疆,這裏更需要我。這不是衝動的選擇,而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希望醫院能理解。”
發完郵件,李明長出一口氣。他知道,這個決定可能會影響他的職業發展,但他不怕。因為在這片熱土上,他找到了最珍貴的東西——真摯的愛情和崇高的使命。
第二天一早,李明和阿依古麗照常查房。在兒科病房,一個維吾爾族小女孩拉著李明的衣角:“李醫生,你是不是要走了?我昨天聽護士阿姨們說的。”
“不走,永遠不走。”李明蹲下身,摸了摸女孩的頭,“我和古麗醫生會一直在這裏,給大家看病。”
女孩破涕為笑:“太好了!我要告訴我們村的人,李醫生和古麗醫生不會走!”
中午休息時,阿依古麗突然說:“李明,謝謝你選擇留下。”
李明握住她的手:“應該是我謝謝你。是你讓我明白,人生最大的價值不在於位置有多高,而在於能幫助多少人。在這裏,我們雖然條件艱苦一些,但每一天都過得特別充實。”
“而且,”他俏皮地眨眨眼,“我還有一個這麽好的未婚妻在身邊。”
阿依古麗忍不住笑了:“就會貧嘴。對了,婚禮的事要抓緊籌備了。我爸說要辦一場最傳統的維吾爾族婚禮。”
“好啊,”李明高興地說,“讓我們的婚禮成為民族團結的象征。到時候請全院的同事,還有那些受過我們幫助的病人,大家一起來慶祝。”
陽光透過窗戶灑進辦公室,照在兩人身上。這一刻,他們的心從未如此堅定。
傍晚,李明接到了上海醫院院長的電話。出乎意料的是,院長並沒有責備他的決定。
“我理解你的選擇。”院長說,“你在南疆的工作很有意義。醫院會繼續支持你,如果需要什麽幫助盡管說。”
“謝謝院長。”李明感動地說,“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和上海醫院開展更多合作,為南疆的醫療事業多做貢獻。”
掛掉電話,李明和阿依古麗又一次來到醫院天台。晚霞映紅了天際,天山的雪峰在夕陽下熠熠生輝。
“李明,你後悔嗎?”阿依古麗輕聲問。
“永遠不會。”李明堅定地說,“因為我找到了人生最珍貴的兩樣東西——你,還有這份讓生命閃耀的事業。這裏就是我的家,我的未來。”
阿依古麗靠在李明肩上,幸福地閉上眼睛。她知道,自己找到了一個真正懂得擔當、懂得責任的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