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一位大儒叫戴震,精通考據。有一次他看到通行版本《尚書》裏有句話:“光被四表”,怎麽讀怎麽別扭。經過一番考證,他認為這句話寫錯了,應該是“橫被四表”。戴震把這個推斷寫信給其他學者,希望能夠找到佐證。其他學者開始對古籍進行搜檢,兩年以後,錢大昕在《後漢書·馮異傳》裏找到了這四個字的證據,七年以後,戴震的族弟戴受堂在《王莽傳》裏也找到了這四個字。戴震的這個學術成果,遂成定論。
這是清代學術一段很有名的典故,充分顯示了考據學家們的學術功力。不過我們可以做個假設,如果戴震等人生在現代,不必花上幾年時間窮經皓首來尋找證據,隻需要下載一套《二十四史》電子版,點開檢索功能,輸入“橫被四表”,幾秒鍾就有結果出來了。如果他想跟其他學者交流一下成果,一封電子郵件瞬息可至,甚至可以發條微博,說不定能引起全民議論。其效率和清代相比,不啻霄壤之別。對於他這樣的大學者來說,能做出更多學術成果。
這就是科技發展的好處:人類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速度越來越快,效率越來越高。所以今人無論是做學問還是享受信息,至少客觀條件要比古人方便得多。
但是——凡事永遠都有個但是——方便是方便,苦惱也隨之而來。
從前朋友們經常分享一些歌曲、視頻或者美文,我如果喜歡,就屁顛兒屁顛兒跑去下載,沒事就拿出來欣賞一下,如獲至寶,心中竊喜。有時候還有神人會開一個FTP,那簡直是如同天堂般的存在。但慢慢地,網速上去了,硬盤變大了,下載方式豐富了,操作也越來越人性化了,下一部電影一分多鍾,一部漫畫二十幾秒,PDF電子書我一秒鍾下八本。
前一陣有人給我發了一個共享網盤地址,我打開一看,嗬!裏麵擁有海量資源,幾百部電影、幾千首老歌,還有無數冷門戲曲和音樂劇視頻。我摩拳擦掌,準備大下一場。結果開始瀏覽目錄時我還興致勃勃,到後來困得不行了,因為東西實在太多,根本看不勝看。我有心放棄,心中實在不甘;有心下載,精力實在不夠,成了雞肋。我一拍鼠標,心想挑一些自己最想看的資源吧!結果我挑來選去,很快迷失在浩如煙海的路徑裏,頭昏腦脹,幾乎鑽不出來。
有人或許要問了,你不會檢索嗎?可要知道,檢索的前提是你必須有明確目標。比如戴震先是靠自己的精深功力,提出了“橫被四表”的猜想,其他人找起來才有的放矢。如果你隻有一個模糊的需求,那就注定了要被信息溺斃的命運。
所以我現在特別害怕看見這種大而全的資源盤,一看見,整個人的心態就變得不好了,明知道裏頭有好東西,卻很難找得出來,放棄又舍不得。進退兩難,於是最有諷刺意味的事情出現了。一個現代人,居然和古人遭遇了同樣一個困境,無法快速從資料中獲取有用信息。古人是因為信息太少,現代人則是因為信息太多。
“吾生有涯而知無涯”這句是莊子說的,那時候還是戰國時代,“知無涯”的數據量已經讓他發出“殆矣”的感歎,如果把他擱到現在,看到這鋪天蓋地的信息,恐怕得把老爺子嚇出心髒病來。
劉慈欣在《詩雲》講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一個宇宙超級生命來到地球,有人問它,你能做出超越李白的詩嗎?這個生命消耗了無數能量,將所有漢字的每一種排列組合都羅列出來,說:“這裏麵一定存在超越李白的詩句,可是我找不出來。”
這可真是一個絕妙而悲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