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迪納這個名字來源已久,作為逐風者的菲希婭也不知道是誰命名了這個地方,她隻知道逐風者的先民是外來民族,他們來到這裏後被迫定居了下來。
長久以來,逐風者都被以城邦聚集,城主領導人民的民主型文明所排斥在外,在他們眼裏,逐風者的這種製度是他們前所未見,也從未接觸過的,以至於對他們產生了天然的恐懼和擔憂。
在這樣一個環境裏,如果他們的生活圈子裏如果出現了一個異類的話,那他們肯定會聯合起來抵製、排斥的。
最初的時候,逐風者先民的生活確實很艱難,但這群敢於挑戰逆境的遠道而來者,最終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和各種打擊,如今他們在卡爾迪納已然是不可忽視的存在了。
不同於卓恩所認識的德羅斯特聯盟,卡爾迪納沒有所謂的能統領全境的存在,每一個城邦都具有絕對的自主權利,它們就像一個個國家,城主就是這裏的國王。
然而,城主的權利也不是無限大的,在城邦聚集地,擁有公民權的自由人可以參與到政事之中,並以一定的比例推舉出參議員組成議政會,議政會和城主共同治理這個城邦。
其中,城邦的城主以及一些公職人員也是由議政會的參議員選舉出來的,所以不像德洛斯特聯盟那樣,每個島的領主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他們會受製於議政會。
而議政會的參議員席位大多被一些利益集團所掌控著,這些利益集團也存在勾心鬥角,其中的權利鬥爭十分殘酷,在某種程度上要比德洛斯特聯盟更血腥一些。
城邦之中,除了一些擁有公民權的自由人之外,還有一些沒有公民權的自由人,他們兩者其實不存在什麽太大的區別。
唯一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會有一個明顯的利益集團在維持,有著很鮮明的進取之路,而後者隻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勢單力薄。
當然,這也並不是絕對的,有些沒有公民權的自由人也會組成一些利益集團,他們和擁有公民權的自由人形成某種對立和製衡。
兩者之間的身份也是可以轉化的,當一個沒有公民權的自由人擁有了一定的財富後,他會驅使自己達到更高一層次的身份,比如加入某個利益集團,以獲取公民權。
有了這個通行證後,他就有了一條達到更高層次的道路了,至於最終能不能達到,那就是兩碼事了。
這些沒有公民權的自由人大多都是一些商人、資本家,他們來往於各個城邦之間,給人們帶來各種各樣的商品。
或者他們是像拉夫裏貢號的船長杜魯那樣,來往於更大的區域之間,從其他地方帶來卡爾迪納沒有的東西,再將卡爾迪納的東西帶到別的地方去,總之,他們的存在使得卡爾迪納的經濟市場無形中聯係到了一起。
作為一個自由人,在卡爾迪納是相當幸福的事情,他們隻要不觸犯城邦的法律,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然而,有這麽一類人是極其悲慘的,他們就是奴隸。
奴隸是卡爾迪納十分常見的一類人,他們是被剝削和被奴役的階層,那些奴隸主可能是擁有公民權的自由人,也可能是沒有公民權的自由人,甚至是一邦之主、參議員等等一些看起來十分體麵的人。
這種奴隸製度在卡爾迪納存在已久,有的城邦雖然反對販賣奴隸,但卻不禁止奴隸,其用心不用猜測都能很清楚的明白,奴隸給一些利益集團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自然不是說廢除就能廢除的。
就連逐風者也在以往的數百年間離不開奴隸的幫助,他們血祭的活人都是奴隸,這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們免於內心的良心拷問,以及換來了整個逐風者,乃至卡爾迪納地區的和平。
時至如今,奴隸販賣依然盛行不止,這些奴隸可能是來自其他城邦的自由人,也可能是來自更遙遠地區的人,他們被帶到奴隸市場,等待著奴隸主決定他們的命運。
從菲希婭的口中,卓恩得知了卡爾迪納總共有四十六個城邦,其中有十幾座大型的城邦,它們大多都聚集在卡爾迪納的中心地帶,以及東西兩側。
因為中部地區,不管是城邦的數量,還是人口都要相對密集一些,商人的活動也最活躍,發展的也就越繁榮。
而東西兩側則是比較重要的航道必經之地,那些不管是向西,還是向東的遠航貨船,都要經過此地的城邦補給休整,自然也帶來了十分可觀的人員流通,經濟發展十分迅猛。
卓恩第一次被帶到的索禾城邦,就是位於卡爾迪納最東麵的一座大型城邦,那裏是整個卡爾迪納販賣奴隸最自由的地方,吸引著無數奴隸販子和奴隸主前去,要想讓他們廢除奴隸製,顯然是不可能的,估計這比殺了他們都難。
逐風者的第二故鄉破碎島位於卡爾迪納的南麵,這裏是航道稀少的一塊區域,周圍隻有四座小型的城邦,分別位於破碎島的東、西、北三麵,呈品字形分布。
也許是因為自古以來,這裏就是夜魔活動和侵擾的一片區域,使得這裏遠不如卡爾迪納的其他地域發展的好。
直到逐風者一族的到來,也沒有改變這一現狀,反而還使逐風者一族被牽連其中,時間一長,逐風者想抽身離開都已經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卓恩此次的目的地,是菲希婭口中所說的一座位於破碎島西麵的克索斯城邦,那裏是上一次夜魔襲擊的受害區,逐風者的三條戰艦目前就駐守在那裏。
菲希婭之所以會帶他到那裏去,其一是為了傳達一下逐風者長老會的決議,第二便是為了帶卓恩熟悉一下戰事,畢竟維娜瓊斯大先知留下的第二道考驗就是與夜魔有關,讓他多了解一些總沒有壞處。
卓恩此行是為了買一些煉金用品,和一些打造武器裝備的材料,隻要最後能拿到手,去哪裏都無所謂。
從破碎島前往克索斯,路途並不是很遙遠,大約幾個小時就能到,這一路也沒有什麽複雜和強烈的颶風氣流,航道十分平穩。
閑來無事的時候,菲希婭向卓恩詢問起了他來到卡爾迪納之前的事情,卓恩也很愉快的說了出來,
談到熱切之處時,他有些想念總是一副滿不在乎,卻又很關心他的的布郎先生,還有已經慘死在辛吉洛屠刀之下的格雷利茲,那個讓他重新認識了堅定信念的前輩。
在經曆了這一係列事情後,他發現他並不恨辛吉洛,在那種環境下,所有人都沒有選擇的權利和餘地,每個人都在一根線上懸著,掉下去隻有死路一條,也許有的時候,錯的隻是自己的堅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