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鱷索羅斯還記得二戰後的情景:

表麵上美蘇兩國在冷戰中對抗激烈,但在暗處,它們聯手削弱了昔日的海洋霸主——鷹醬國的實力,使其逐漸失去了全球影響力,走向衰落。

二戰後的歲月裏,鷹醬國的殖民地一個個獨立,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逐步瓦解,而這一切的背後,似乎總有老美和蘇聯的身影若隱若現。

通過這一係列事件,老美鞏固了自己的全球主導地位。

因此,如果有人想達到像蘇晨那樣的目標,他必須調動大量資源,並建立廣泛的人脈網絡。

這將不可避免地欠下許多人情債,尤其是那些政界人士的恩情,償還起來絕非易事。

然而,拒絕幫助蘇晨這樣的重要人物,幾乎是不可想象的。蘇晨是那個利用港城問題在金融市場賺得盆滿缽滿的人;

他是與雅各布·羅絲柴爾夫達成共識,在關鍵時刻給予支持的人;

他是策劃“麥道”計劃,使強大對手陷入困境的人;

他是白手起家,短時間內積累數十億美元財富的商業奇才;

他的智慧讓雅各布刮目相看,甚至改變了對他的立場;他背後的力量連雅各布都感到敬畏。

可如果拒絕蘇晨,那將意味著關閉了未來合作的大門,這種損失可能遠超想象。

索羅斯站在那裏,心中暗自盤算,是否有什麽間接的方法可以幫助艾力科,同時又不至於讓兩人之間的關係因此緊張。

索羅斯猶豫了片刻,腦子裏在權衡各種可能性。

最終,索羅斯決定坦誠相告:“艾力科,我恐怕不能在這方麵給予你太多的幫助。”

他看著蘇晨的眼睛,話語中帶著一絲無奈。當這句話出口時,他注意到對方眼神中閃過的一絲失望。

艾力科禮貌的回應:“沒關係,索羅斯先生,我會考慮找其他人尋求幫助。”

“感謝您提供的紅茶。”

說完,他準備起身離開,心裏想著接下來的步驟:

或許可以聯係潔希美卡,看看她背後的西拉裏是否願意介入;

或者找特姆·迪樂,詢問梅隆家族的可能性。但考慮到涉及夏國的問題複雜性,他知道這些嚐試可能都難以成功。

就在艾力科準備離開之際,索羅斯叫住了他。

“等一下,艾力科。”

索羅斯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我的ZF人脈主要用於獲取信息,為他人說情並不容易。

不過,我剛剛想到一個人,如果能說服他,可能會對你有不小的幫助。”

“哦?是誰呢?”艾力科好奇地問。

“你聽說過老美猶太人聯合會嗎?”索羅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是的,我知道這個名字,但了解不多。聽說它在以撒建國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艾力科回答道,顯然對這個組織的認識有限。

索羅斯點點頭,解釋道:“沒錯,老美猶勒人聯合會是老美最大的猶勒人組織之一。

早在二十世紀初,隨著世界各地猶勒人移民老美的數量增加,麵對當時老美社會普遍存在的反猶太主義,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而成立了這個全國性的聯盟。

二戰期間,在富蘭克林·羅斯福統領的支持下,該組織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反過來也成為了羅斯福政策的重要支持力量。”

“這麽說來,您也是這個聯合會的一員吧?”艾力科猜測道。

索羅斯微微一笑,似乎對艾力科的敏銳感到滿意,但他並未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繼續思考著如何進一步幫助這位訪客。

曾經,他聽過不少關於老美猶太人社群的傳說:

據說他們掌握了老美大部分財富,左右著國家政策,占據諾貝爾獎得主的四分之一席位,並在哲學、文化、音樂、藝術和自然科學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非凡成就。

如今,麵對一個願意揭示曆史真相的猶勒傑出人士,他的好奇心被徹底激發。

“沒錯,我是這個聯合會的一員。”

索羅斯說道:“猶勒人聯合會有許多分支,每個分會負責不同的專業事務。

比如,影響以撒建國並持續發揮影響力的是‘美以關係委員會’。

如果你查閱舊報紙,你會發現1981年裏根統領向沙特軍售先進武器的提案被參議院否決,這背後就有該委員會的努力。”

蘇晨由衷地稱讚:“這確實是一項偉大的成就。那麽,索羅斯先生,您是建議我去找‘美以關係委員會’的人嗎?”

索羅斯先點頭後又搖頭:“艾力科,我的確建議你接觸‘美以關係委員會’,但即便是我,與他們的聯係也不多。

我在金融界更活躍,所以我的推薦可能對他們來說意義不大。”

“那您建議我該怎麽做呢?”蘇晨追問。

“實際上,我想讓你首先接觸的不是‘美以關係委員會’的成員,而是整個‘老美猶勒人聯合會’中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我相信他會願意幫助你。”

索羅斯解釋道。

“這位先生是誰?為什麽您如此確定他會幫我?”蘇晨好奇地問。

“他叫沃納·邁克爾·布盧門撒爾,曾是卡特ZF的財政部長,民主黨成員,現在是‘老美猶勒人聯合會執行理事會’的理事。”

索羅斯回答:“我能肯定他會幫你,不僅因為他助力了中美關係正常化,更重要的是,他對中華有著特殊的情感。”

“這種情感從何而來呢?”

“因為,沃納·邁克爾·布盧門撒爾曾在戰火紛飛的時代得到了夏國的庇護。”

索羅斯透露:“事實上,他曾經在淮海生活過一段時間。”

蘇晨心中泛起了波瀾,這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曆史。

1938年11月9日,納粹法都發動了“水晶之夜”,對猶太人展開了殘酷的迫害。

東歐的猶太人麵臨生死存亡的威脅,紛紛尋找避難之地。

在歐洲大陸無處可逃的情況下,他們將希望寄托在了遙遠東方的一座城市——淮海,這座當時世界上獨一無二無需經濟擔保或工作證明即可進入的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