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場仗是在烏蘇裏江那邊,對手是蘇俄,這場仗是從1969年3月開始的,是為了爭奪江心珍寶島的歸屬權,咱們成功地把蘇俄給趕走了,保衛了北方的邊疆。”

“第七場仗是在西沙群島打的,對手又是安南,這場仗是從1974年1月開始的,咱們通過這場仗的勝利,收複了整個西沙群島。”

“第八場仗是在西南地區,對手還是安南,這場仗從1979年開始,到現在還沒結束,但這主要是因為咱們夏國不想把事情鬧大,手下留情了,要不然的話,早在1979年那一仗,安南可能早就玩完了。”

說完這段簡短的新夏國對外戰爭史,蘇晨接著提問,聲音激昂:

“我想問問大家,新夏國成立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了,有沒有哪一場仗是咱們該打沒打、該贏沒贏的?”

全場一片寂靜。

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太明顯了,太肯定了。

沒有,一場都沒有!

自從新夏國成立以來,咱們的人民軍隊可是唯一一支跟全世界最強大的幾個國家,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裏的其他四個,都交過手的軍隊!

而且,每一場都贏了!

麵對沉默的人群,蘇晨激動地說:“所以,麵對這樣一個從沒輸過的對手,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你覺得不列顛真的敢在咱們家門口叫囂開戰嗎?不敢開戰,他又憑什麽霸占著香江不放?是誰給了他這個膽子?咳咳咳……”

蘇晨說得興起,差點說漏了嘴,那個小丫頭今年才四歲,還唱不出那首著名的歌呢。

“說得好!”

還好,這時一聲響亮的喝彩打破了蘇晨的尷尬,他轉頭一看,原來是六爺邵易富。

老爺子一臉興奮,接過蘇晨的話茬:“雖然我在香江,還被封了個不列顛的‘爵士’,但我從沒忘記自己是個甬港人、浙海人、夏國人!夏國是我的祖國,我的根!經曆了百年的沉寂,夏國也該是時候覺醒崛起了!”

說到這兒,他走過來拍了拍蘇晨的肩膀,滿臉讚許:“蘇晨,你真棒!剛才那番話,醍醐灌頂,讓我豁然開朗。你說得對,97年一定會物歸原主,夏國也一定會崛起。蘇晨,我要北上,”

蘇晨正要回答,包鈺剛也走上前來,把手搭在他的另一側肩膀上,沉聲說:“算我一個,蘇晨,我要北上,”

話音剛落,又有一個人走上來,緊緊握住他的手:“也算我一個,蘇晨,我要北上,”這個人正是趙安中。

還沒完,隻見一個人哈哈大笑著走過來:“我早就跟你們說過,你們不信,怎麽樣,今天被個小年輕給教育了吧?蘇晨,我已經北上了,但我還想問你一句,”這個人就是已經在朱海開了第一家工廠的曹光標。

“這麽大的事兒,怎麽能少了我們?蘇晨,我要北上,”甬港會的其他幾位老前輩也一齊上前,把手搭在了蘇晨的肩膀上!

麵對這些大佬的邀請,蘇晨還有什麽好猶豫的,立刻向四周作揖:“求之不得,不敢有請!”接著,他和幾位長輩一起哈哈大笑,心情舒暢。

笑完後,曹光標好奇地問:“蘇晨,聽你剛才說的話,對新夏國的曆史特別熟悉,看你年紀不大,你對軍事感興趣?”

這個問題正好戳中了蘇晨的興趣點,沒錯,他在重生前可是研究了一輩子的“兵道”。當然,如果真要細分的話,他研究的不過是“兵道”中“工”這一科的一個小分支而已。

不過這不妨礙他賣弄一番。

“曹老,感興趣,不過我打算去米國留學,想學電子方麵的專業,不是學曆史的,不過說到‘兵道’,我還真研究過一些。”他回答道。

出國留學也是他在這一瞬間有的想法。

“年紀輕輕啊,嘖嘖,真是英雄出少年,你既然對‘兵道’也有所了解,那我問你一個問題,咱們夏國什麽時候才能放下武器,讓老百姓過上太平的日子?”

這個問題挺大的,但是對於蘇晨這個知道曆史走向的人來說,回答起來並不難,難的是怎麽讓這些大佬們信服。

蘇晨低頭想了想才回答:“《素文》裏有句話,‘天地之數,始於一而終於九,九為數之極。’還有人說,‘一奇二偶,一二可為數,二加一為三,因此,三構成了數字的基礎,疊加至十,又重新回到一,十不能作為數字的計數單位,所以九是數字的極限。’”

“九?難道蘇晨的意思是要再打九仗?不對,剛才說過了,新夏國成立以來已經打了八仗,所以,還需要再打一仗?”

蘇晨點點頭:“沒錯,九為數之極,打完這第九仗,至少在新世紀之前就能換來一段和平發展的日子。”

“那,你倒是說說,這第九仗和誰打,在哪兒打?結果又怎樣?”

蘇晨哈哈一笑:“對手當然還是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安南,戰場肯定是在廣闊的南海上,至於結果嘛,根本不用擔心,無非是給咱們夏國英雄兒女再添一枚勳章罷了!”

曾經,在蘇晨的記憶裏,有一場被稱為“88南海之戰”的戰鬥,這場戰鬥既有榮耀也有遺憾。

那次戰役展示了夏國海軍的強大實力,勝利來得幹淨利落。

然而,由於當時海上和空中力量不足,許多南海島嶼的問題未能一並解決,這些問題延續至今,耗費了大量精力。

蘇晨曾立下誓言,要到米國賺錢,其中一個原因是希望找到機會改變那場戰役的結果,至少減少一些遺憾。但這個願望他隻能埋在心底,無人能分享。“還有時間,我還有六年,加油,我能行!”他暗自給自己鼓勁。

雖然對蘇晨的話半信半疑,但作為夏國人,曹光標對這種神秘的預感有些認同,於是感歎道:“小晨,你這麽年輕,卻懂兵法,懂數學,還精通金融和電子,真是難得,看來甬港又要出一位載入史冊的天才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