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眾人的神態,張明倒也沒有感到意外。

畢竟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遇到這樣的大疫,基本就隻有等死而已。

但是熟知曆史的張明,怎麽可能一點準備都不做呢?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

三者兼備,才有奪取天下的可能!

曆史上,從東漢到六朝時期,是中國曆史的第二個寒冷期。

其中東漢末年到三國時代,也就是公元179年到公元250年,無論是《後漢書》,還是《三國誌》,都有一些明確的異常天氣記載。

比較出名的,比如公元179年,夏天落下雞蛋大小的冰雹;公元184年,北海、東萊、琅琊三地井中的水結冰,厚達一尺以上,次年早春又下冰雹,莊稼盡數被毀;公元190年,大夏天卻刮冷風,冷得和冬天一樣。

等等如此,不一而足。

異常的天氣,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一場場疫情,也就是被張仲景稱為傷寒的急性傳染疾病。

在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開篇就有記載,說他們家族兩百多人,從公元196年開始,不到十年,就死了2/3,而七成是因為傷寒病死的。

當然。

這些他肯定不能說,關鍵說了這些人也聽不懂,反而真可能將他當成瘋子。

於是張明組織了一下措辭,說道:

“主公知曉仲景公與明為忘年之交,他已經來信,如今正在長沙。”

“這次長沙爆發的大疫,便是他之前給我,我也給主公提起過的,所謂傷寒。”

“也就是說,仲景公已有應對方法,所以大家可以不必擔心了。”

沒有什麽,是比抬出神醫張仲景更為直接的辦法了。

果然。

仲景公三個字一出,所有人都長舒了一口氣,臉上也多了些喜色。

不過場中不乏智謀之士,如賈詡,諸葛亮等人,尤其是賈詡,那可是親身經曆過一場大疫的人,臉上擔憂之色不僅沒有消退,反而愈發濃鬱了。

因為他擔心,連張明心中都有所鬆懈的話,這場疫病,恐怕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傷害。

如果換作以前,他肯定不會開口,但是現在,麵對這個他親自添磚加瓦,正不斷勃發的荊州,他必須要說!

“知漢,對於疫病,萬萬不可輕視。”

“我癡長你許多,也親曆過涼州的一場疫病,那一次大疫後,一個數萬人口的大縣,竟然十室九空!”

“活下來的,不過千餘人。”

賈詡的話,讓眾人心頭一震,連劉備也附和道:

“是啊軍師,備雖然沒有親自經曆過,但也有耳聞。”

“當然備不是懷疑仲景公,隻是傳聞這疫病傳染迅速,往往之前一人還沒治好,就有十人百人又被傳染。”

“也就是說,並非藥石無用,而是根本治療不及呀!”

劉備和賈詡的話,如同兩記重錘,讓剛剛稍有緩和的氣氛,瞬間再度凝固。

不過張明微微一笑,他們說的這些,他當然懂!

因為他張明經曆過的疫病,遠超他們這些古人的想象,連那樣一場波及全人類的疫病都能戰勝,更遑論現在這場傷寒。

張明羽扇輕搖,自信說道:“對於疫病,明也有所研究。”

“正如文和先生和主公所言,疫病危害之大,傳染之快,都是遠超一般病症的。”

“因此對於這場傷寒,在治療的同時,還應該做到的,是預防!”

“恰好,對於如何預防傷寒,明已有腹案。”

“這一次,明將親自前往長沙,與仲景公合力,阻止這一場傷寒。”

話音剛落,劉備“噌”的一下就衝下堂來,拉住張明,堅決說道:“不行!”

“絕對不行,此事如何能夠讓軍師犯險!”

張明心中感動,不過不知才是冒險,而預知則是撿便宜了。

首先,張明知道張仲景的藥方,對傷寒有奇效。

其次,對付傷寒,主要還是在於預防。

所謂傷寒,是天氣突然轉涼而人們沒有做好自身防護,身體的調節機製因周圍溫度變化而發生變動,再加上這個時代的認知與醫療條件,外加連年戰亂,人體免疫力下降,又沒法獲得良好的治療導致。

張明有酒精傍身,又有先進的後世隔離手段,隻要做好個人衛生,以及保暖工作。

有張仲景的藥方在,他能確保無虞!

而其中最難的保暖,他也早就做好了準備,簡單將所謂傷寒的病理解釋了一下,在眾人瞠目結舌的目光下,張明緩緩說道:

“主公,可還記得,之前在當陽附近,我讓主公將收取的良田,全部種植織貝一事?”

劉備一愣,隨即回想起來,他當然記得。

因為這件事,是從還未奪取宛城的時候,就開始謀劃的。

當時張明讓他派糜家的人,深入雲南哀牢山一帶,將當地種植織貝,更擅長製作白疊花布的土著高價帶回,同時帶回來的,還有織貝的種子。

“啊,當然記得,不過這個和軍師去長沙,有何關聯?”

見劉備一臉疑惑,張明知道,不解釋清楚,老劉一定不會放他走。

於是拍了拍手,門外裴元紹等候多時。

隻見他手上抱著厚厚的幾床被子進來,然後給一眾文官發了一圈,當然也包括老劉。

見到眾人詫異的模樣,張明這才說道:“這個,我稱之為棉被。”

“功效很簡單,就是保暖。”

“今夜大家回去,都試著蓋一下,剩下的明天咱們再議。”

正所謂事實勝於雄辯,張明直接祭出禦冬神器,讓宋朝才大流行的棉被,提前了七八百年的時間問世。

事實上。

棉花最早就是記載於漢魏時期,當時全國隻有兩個地方有種植棉花的記載。

其一是新疆的高昌地區,其二便是雲南哀牢山,也就是益州永昌郡哀牢。

隻不過此時棉花還叫織貝,好在哀牢人已經能夠用織貝造出布匹,並早早流入中原,因此讓常年經商的糜家去找,並不算難。

在糜家開出的高價下,招來了數十名擅長種植和織布的哀牢人。

將劉表逼到江陵後,張明便讓這些哀牢人帶著部隊在當陽周邊良田,開始大規模種植棉花。

至於為何選擇當陽,當然是因為這裏本就屬於江漢平原,正是後世種植棉花的高產地區,說實話比哀牢還合適很多。

到了七月底,也總算迎來了收獲。

因此,甚至在傷寒的消息到來之前,張明就已經命人做出了棉被。

於是在一個個武將好奇的眼神中,拿到棉被的文官紛紛回府,準備晚上試蓋。

翌日一早。

張明剛到府衙,劉備一個箭步衝了上來,拱手便拜。

“軍師真神人,請受備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