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不解,何為比狠?
張明也不解釋,淡淡說道:
“主公,鄴城絕不能讓曹操拿下,這一點,我相信袁紹一定也知道。”
“雖然說咱們的情報有滯後,但急報最多也就晚兩三天時間。”
“才經曆過魏縣的裏應外合,沒有一兩個月的時間,曹操很難在鄴城取得突破!”
三人頷首,表示認同。
張明又繼續說道:“理論上講,一兩個月時間,足夠袁紹從北方調集大軍支援鄴城了。”
“但是我們不能將希望放在袁紹身上,因此我提議,咱們從合肥向壽春進軍,雲長從宛城向葉縣進軍。”
劉備一怔,這樣一來,豈不是意味著和曹操全麵開戰?
雖然說這麽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曹操從鄴城撤軍,可萬一自己這邊真陷入和曹操的糾纏,到時候袁紹再來個作壁上觀,豈非得不償失?
龐統則眼前一亮,恍然大悟道:
“難怪軍師之前讓孟起和令明率西涼騎兵先一步去了宛城,原來早就有所打算。”
“一旦關將軍自宛城北上,輔以西涼騎兵,必定威震中原!”
劉備經龐統提醒,好像是這個道理。
不止是自己二弟關羽的威名,還有馬超西涼騎兵的特殊身份,以曹操多疑的性格,不可能不擔心關中馬騰。
這邊劉備暗暗點頭,那邊諸葛亮微微一笑,又補充道:
“不止如此。”
“壽春對於曹操尤其重要,一旦壽春有失,則汝南不保,汝南若失,則陳留危矣。”
“所以曹操肯定不會不管,必會派遣主力,死守壽春!”
“到那個時候,對於鄴城,曹操也不會有何執念,唯退軍而已。”
劉備越聽,越是覺得有理,的確是圍魏救趙之策,不過他還是擔心。
“士元、孔明之言,令備如撥雲見日,心思澄明。”
“不過備擔心,全麵與曹操開戰,江東會趁機反攻,還有益州劉璋,恐怕也會趁機東進。”
“到那時,我們豈不是三線受敵?”
不得不說,老劉還是很有眼光,隻是格局略淺,並且有點太過老實。
其餘三人,不說這個計策本就是張明想的,另外諸葛亮和龐統二人,也都不是什麽善男信女,心中的花花腸子不比張明少。
三人相視一笑,在張明的鼓勵下,龐統率先說道:
“主公,誰說咱們一定要和曹操開戰了?”
“既然咱們能夠想到,會陷入三線作戰的境地,曹操同樣也會想到,這就是軍師說的比狠,同樣也是一個誘餌。”
“咱們的目的,不過是擺出全麵進攻中原的姿態,隻需逼曹操撤軍,就足夠了。”
“這樣一個誘餌在,不信那曹操不借坡下驢。”
緊接著諸葛亮又補充道:
“至於益州劉璋,主公完全不必擔心。”
“按之前定計,隻需扼住夷陵即可,更不用說坐鎮襄陽的,可是文和先生。”
聽了龐統和諸葛亮的話,劉備才稍稍安心。
最後,張明又給老劉吃了一記定心丸。
他緩緩說道:“主公,等曹操撤軍的時候,咱們還可派出使者和曹操談判。”
“咱們一邊談判,一邊打江東。”
“等拿下江東,一錘定音之後,相信談判,也就剛好結束了。”
“更何況,曹操要麵對的局勢,未必就有咱們好。”
張明意有所指,目光遙望許都。
劉備若有所悟,而諸葛亮和龐統則眼前一亮,撫掌大笑。
在諸葛亮和龐統的解釋下,劉備也哈哈大笑。
“原來如此。”
“妙哉!知漢果然厲害!”
隨即一道道軍令傳出,破虜軍於合肥整軍,劉備、諸葛亮、龐統率魏延、陳蘭、雷緒等將,共三萬大軍,朝壽春進發。
另一邊,宛城關羽也動員全軍,和馬超西涼騎兵一道,向葉縣逼近。
一封封緊急戰報,如同雪花片一般,全部朝許都,朝鄴城前線送去。
劉備的突然之舉,震動了整個朝堂!
漢獻帝劉協手捧著密奏,渾身止不住顫抖,久久無語,最終平複下激**的心情,喚過身旁近侍,吩咐道:
“皇叔終於要來了,朕終於要等到了嗎?”
“傳伏完來見朕,快!”
近侍應了一聲,急忙退下。
......
鄴城外,曹軍大營之中。
又經曆了一日攻城,接連數日,鄴城仍難以攻克,曹軍上下,都籠罩著一股焦急的情緒。
中軍大帳中,曹操的臉色陰沉無比。
良久,放下手中軍情急報,穩了穩心神後,才看向郭嘉。
“奉孝,你看那劉玄德,他是鐵了心要與我作對,連江東都不打了,要逼我撤軍啊。”
曹操的話,郭嘉深以為然。
昔日他就提醒過曹操,劉備才是真正的大敵,隻是那個時候,曹操英雄惜英雄,沒有引起重視,最終放劉備離開了許都,才有了張明投效。
不過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郭嘉雖然無奈,但也隻能勸道:
“主公,事到如今,唯有退兵。”
“若隻是荀諶的奇兵,嘉尚有信心應對,可壽春和葉縣,都不能丟呀。”
“更不要說,壽春那邊,據說是劉備親自領軍圍城,張明張知漢,應該也隨軍出征。”
“看樣子,他們是真想趁主公在河北的時候,突襲許都。”
聽完郭嘉的分析,曹操眉頭舒展,和他所料基本一致。
“奉孝,你說,我們若是撤軍,袁紹會追嗎?”
郭嘉瞬間領悟了曹操的意圖,笑道:“待嘉略施小計,雖不至於一舉奪城,但讓袁紹無暇南顧,還是沒有問題。”
“而且咱們撤軍,也不全是壞事。”
“益州劉璋已經出兵,並奪取秭歸,正逼近夷陵。”
“江東孫權也非毫無反抗之力,相信主公回軍後,孫權必有動作。”
“到那時,三線受敵之下,就是拖也能把劉備給拖死!”
曹操微微頷首,向南望去。
“知漢啊知漢,你究竟想要幹嘛?”
在曹老板內心深處,始終有一絲信念,他不太相信,張明會慫恿劉備,孤注一擲地與他展開決戰。
或許是因為當初張明寫給他的信,又或許是因為在他內心深處,始終認為最懂張明的人,是他曹操曹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