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營,乾字旗。
烏車渠此時正看著手中的地圖,他雖然成為了一方的盟主,但也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要知道,八旗之間的爭鬥極為激烈,如果旗主不稱職,那就是被革職,甚至被殺,他也隻能盡心竭力地為蘇澤做事。
“爹,有使者要見您!”
烏車渠唯一的兒子烏力夫興奮的跑了過來,向他報告。
“密使?”他一愣。
烏車渠皺眉,心中疑惑。
沒過多久,他便被迎了進來,原來是南匈奴王庭的人,這位使者直截了當地說道:“烏車渠先生,我們都是匈奴的後裔,為何要為漢人效力?不如我們聯手,將蘇澤斬殺,左賢王肯為你立為右相,成為大世家,這是何等的美妙?”
烏力夫一聽,頓時大喜。
大當家是“二十四長”中的一員,僅次於單於、左賢王、穀蠡王,是尊榮的匈奴人中的一員。
本來他隻是一名小馬奴,現在卻有了成為大貴族的可能,呼廚泉給出的條件實在太誘人了。
不過聽到這裏,烏車渠頓時暴跳如雷:“來人,將此人拖下去斬了!”
外麵的侍衛,立刻衝了進去,將使者帶了出來,砍了腦袋。
烏力夫連忙勸道:“爹,你怎麽就不同意呢?”
烏車渠四下看了看,沒有其他人,低聲向自己的兒子解釋道:“我還沒死呢!我是靠著戰功才能當上乾字旗的旗主。我麾下有三個都統,一個都是漢人,我不可能和他們勾結在一起,另外兩個都統也在覬覦我的位置,想要取代我!我怎麽可能背叛股東?找死啊!”
“而且都統下麵,還有一個佐領,一個是佐領,一個是校尉,一個左賢王,怎麽可能收買得起這麽多的人?就算呼廚泉想要,那些匈奴貴族也不會同意的!”
無論是在匈奴,還是在漢代,官銜都是極為珍貴的東西,被統治者牢牢地掌握在手中,絕不會輕易賜予別人。
蘇澤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因為他有足夠的權力,沒有人會約束他。
但呼廚泉和去卑開都沒有這個條件,如果他們真的做到了,恐怕還沒有開戰,他麾下的匈奴貴族就會叛變。
蘇澤魔的八旗製度,明顯要比建立奴隸製更徹底,就算是旗主,也不分出身,隻看實力。
這樣一來,八旗的根基就不是那些旗主了,蘇澤也不用費心去拉攏和拉攏這些旗主,他隻需要維持一個公平公正的升遷通道,所有進入八旗的旗人,都會義無反顧地衝上去,成為蘇澤手中最鋒利的武器。
…………
雲中郡。
“叮……”一道清脆的聲音響起。
“攻占五原郡,完成千裏奔襲,獎勵霸道積分10000,技能:遠程攻擊,力量+3。”
蘇澤一聽,頓時知道,五原郡被烏車渠和安波攝拿下了。
沒過多久,烏車渠就讓烏力夫將一隻木箱遞給了蘇澤。
烏力夫恭敬的跪倒在地:“烏力夫參見大人。”
蘇澤不置可否,目光落在了木匣中枯黃的頭顱上,淡淡的問道:“南匈奴王庭派來的使者,對你有何要求?”
烏力夫被這個問題弄得滿頭大汗,蘇澤這個在草原上叱吒風雲的武神,讓他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我父親是我們的族長。”
烏力夫老老實實地說道。
蘇澤微微一笑:“你爹不同意,是不是覺得自己的地位不夠?”
烏力夫心裏已經有了愧疚,不敢再多說什麽,隻能將頭埋在地麵上,戰戰兢兢地說道:“不敢!”
“哈哈哈,我隻是開個玩笑而已,你和你父親的忠心,我豈能質疑?”
蘇澤走過去,在烏力夫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將他扶了起來:“做好自己的事情,別多想,我相信你。”
“遵命。”
烏力夫連忙道謝,不敢看蘇澤的眼睛。
這一刻,他算是真正的明白了,所謂的“伴君如狼似虎”。
說實話,蘇澤並不相信烏車渠、烏力夫、安波攝三人,因為人的本性是最不靠譜的,隻有利益才是最真實的。
蘇澤開出的條件,是匈奴無法提供的,這可比忠心和信任要好太多了。
烏力夫走後,蘇澤叫來張遼:“文淵,大戰即將來臨,你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張遼大喜過望:“是,大人!這一仗,我們一定會贏!”
張遼本來以為,自己一個人衝進去,會損失慘重,但蘇澤卻能力挽狂瀾,建立八旗,這是何等的高明,僅僅憑借這一點,就讓匈奴自相殘殺。
在這場戰爭中,他派出的漢人都統的屬下,還送來了消息,說烏車渠、安波攝等人心狠手辣,屠殺匈奴的時候,比他們的漢人更加的凶殘。
很多時候,都是這些漢人都統站出來,不讓他們大開殺戒,不然的話,就算是新軍,也沒有足夠的人手去增援。
現在,許多小部落都被八旗嚇破了膽,中低階層的漢人和奴隸,都成為了向導。
清理工作已經圓滿結束,接下來,就是等敵方向五原開拔的時候了。
而蘇澤,創建匈奴八旗,卻是一點都不著急,因為時間拖得越久,匈奴八旗的實力就越強,到時候就看誰能撐得住了。
正因為如此,呼廚泉和去卑急得七竅生煙,他們連吞並休屠各的力量都沒有來得及,就不得不抽調主力,和蘇澤一戰。
因為時間一長,南匈奴人就會變得更加弱小,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十二月十七日,高闕城外,北風蕭瑟,軍隊列隊,鼓聲震天。
五百年以前,趙國在這裏打敗了匈奴,占領了河套。
三百多年前,曾經不可一世的秦國,曾派遣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逼得匈奴在陰山北部的蠻夷之地,立郡置縣,宣布自己的統治。
現在,是蘇澤率領軍隊,重新征服這塊肥沃的土地。
黃河以北,陰山之南。
一望無際的荒野中,兩支大軍已經抵達了戰場。
南匈奴帝國七萬六千,虎賁軍和三萬三千名隨從,這兩支軍隊的總兵力都在十萬以上,這是何等的威風,震驚了整個世界。
對於南匈奴來說,這是一次生死攸關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