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要從這兩個問題中選一個問題,他們就隻能選擇那一個似乎顯然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了,比如劉表,他每天都要在荊州招待客人、吟詩作對。
畢竟選蘇澤為對手,如今基本已經是涼風習習,清涼至極。
要不就是象袁紹那樣半死不活地硬扛。
為了給眾人鼓舞士氣,曹操又說道:“攻打劉表也有好處:可以得蘇澤暗地襄助。我和他曾經有過一個密約:隻要是我進荊州的時候,他都要給我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襄樊之戰似乎是必死之局但又並非毫無一線生機使我們得以一命嗚呼了”
“反之,進取汝南表麵上看有利可圖,其實飲鴆止渴,等在我們身邊,隻是慢性死亡而已。”
曹操早把形勢看清了,他深知隻有南下攻打劉表、攻占襄陽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困龍飛升,擺脫了身上沉重的桎梏。
到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時候,還是有資本去參加爭霸天下。
不然就會被關在豫州之南,進退維穀、左支右拙、像劉表那樣,成了世家、豪族、乃至推到前線與蘇澤殊死相搏的傀儡。
不管是勝是敗,我個人的下場怕是不精彩。
看地圖時,曹操感覺他的生活實在是太艱難,在這爭霸天下中,他簡直是地獄開局呀。
兗州,昌邑。
城北工官和蘇澤在工地檢查。
工官是兩漢時期朝廷中樞在當地的官營工場,根據《漢書》卷二八《地理誌》記載,河南,川,河內,南陽,濟南,太山,廣漢,蜀郡等地都有明確的工官。
西漢所有地方工官都直接從屬於中央大司農管理,而東漢管理權剛剛下放給郡國管理,也就代表了地方豪族政治力量的增強,並開始擺脫漢室皇權控製。
也正是從那時候起,地方工官還承擔著軍械生產的重任,不同地區,生產編號不一樣,蘇澤曾經從洛陽武庫中取出的一大批弓弩上都有用牛骨削出來的骨簽,寬度大約為半掌。
骨簽上麵刻有字,內容有進貢物品名稱、規格、各級工官和工匠姓名等等,證明這些儀器,是由兗州工官所製,最終轉送到京師。
漢朝之所以能在對外維持較強的戰鬥力,這一工官生產體係有很大的功勞,但蘇澤來巡視後,用現代人的目光去看,還是發現不少問題,接著在翟宬麵前提出,並敦促其修正。
翟介晉升為將作大匠後,翟宬又得到蘇澤的重用,調到兗州負責對原有軍械製造和生產體係進行改造。
並以兗州昌邑城工官為最早實驗。
畢竟這可算是四戰之地了,終於可以實現所有軍事器械都自產自銷了,不然緊要關頭還得調離洛陽,長途運輸可就麻煩了。
蘇澤之請,翟宬未敢疏忽,都下令逐一記敘,校勘成書,為後來實行改革作調子。
二人正聊著天,一個暗衛急匆匆地來到蘇澤的身邊:“老爺,許縣告急了。”
蘇澤在密信中寫道,剖開封口處應該用火漆塗上防偽印章,隻掃掉標記,蘇澤便知此信為史阿寄回,也是極其重要的信息。
眼神迅速掃過信的內容後,蘇澤一臉欣喜,然後命令道:“到了請奉孝、公達來的時候,說是有事找他們商量。”
“是!”
就這樣,蘇澤告別了工官回到州牧府邸。
過了一會兒,郭嘉、荀攸急忙跑來:“主上何相召?”
“這是從史阿那裏傳回的消息,你快說完吧。”
過了一會兒,密信丟在火盆裏後轉瞬間化為灰燼了。
郭嘉笑著對蘇澤說道:“似乎曹操和陳宮這兩個人也即將正式分道揚鑣,祝賀主,會得到一鬥狗也。”
荀攸搖頭失笑:“奉孝、孟德如果聽到您這樣描述自己,怕是要不爽了。”
能為人處世的人誰會為人做狗?
但曹操眼前殘酷的現實已使他沒有出路,隻落得個喪家之犬的下場。
原來,史阿飛鴿在傳書歸來時,提到曹操為研製能突破襄樊城垣的投石機而努力推廣墨學和培養工匠技術專門人才。
本是一種再平常不過的施政之舉,怎奈此舉有利於曹操爭霸天下,卻極大地不利於世家對於知識與學術話語權的獨占。
蘇澤贈曹操《墨經》一書,表麵上是技術類著作,其實是“帶毒”觀念。
由於《墨經》與墨家在實質上實際上代表了工匠這一社會群體的興趣,同時也存在著任用人才等理想化治國理念,否認裙帶關係等核心思想幾乎違背儒學。
儒學終究代表世家與豪族之利,兩方矛盾難調。
曹操重用墨學對於地方上世家豪族特別是依靠儒學獨占官僚係統之士族來說是十分嚴重之挑釁行為。
荀攸評斷說道:“曹操雖強行實行了這件事,但是怕是很難把大家都壓了下來,軍隊一出征,大後方就肯定會亂成一團。”
郭嘉歎息:“曹操信心滿滿地認為許縣乃其起家之地,可以全麵控製局麵。殊不知在陳宮的內應下,劉表隻要派上幾千人精兵,白天伏兵,便能輕易偷襲其後方,切斷後路。”
一旦退路被切斷,曹操手下的士卒多數又來自許縣,恐怕馬上就會軍心動**、不戰自潰。
“從史阿收集到的信息看,許縣糧價飛漲,民間老百姓手裏的存糧被強征殆盡,似乎曹操早已聚眾備戰。”
蘇澤看著地圖:“汝南山高穀深,路途坎坷,不宜使用攻城器械,因此曹操針對何許人也,自不待言。”
“冬天寒冷,雪封之日,曹操勢必不擇此時發兵,如果他真的要動兵的話,一定會選擇明年開春。”
荀攸判斷準確,冬天出兵實際上並非不可能,隻要禦寒衣物充足、食物充足,把資本拿出來,就自然具備了違背正常季節規律、取得出奇製勝之效果的條件。
可如今曹操,已經快要窮困潦倒揭不開鍋,還會有那麽多本錢去做嗎?
數萬主力,冬天行軍打仗,光吃飯就比平常多好幾倍。
而且禦寒衣物、柴火等開支,都是大頭,夠讓曹操後勤軍需官們煎熬得一蹶不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