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本人也沒有想到,隻隨意出來散步,便招了兩位英才來。

周泰看到陳澤與周倉被蘇澤欣賞,隻需經過一番測試,估計不遠的未來,兩人便會被重用,自己的情緒也業隨高興。

事實上,周泰早有準備,蘇澤若是看不上陳澤與周倉的關係,也要把二人一同動員到潼關來,給予發展的契機。

但如今倒也不用費錢這個勁,省事兒多。

陳澤和周倉退下之後,蘇澤也和周泰聊起了駐守潼關要注意的事項:“幼平,這就到潼關了,您的使命主要是防禦。但若有羌人來襲,您還可自己決定是否派兵剿滅,本人和皇甫嵩頗有些默契,隻要和羌人周旋,他就應不刁難您。”

今皇甫嵩守長安,孤掌難鳴。

且為安撫自己,蘇澤亦未切斷洛陽與函穀關間之商路,兩方在與羌人打交道一事上,彼此心照不宣。

然而防人之心不能沒有,蘇澤對漢末名將皇甫嵩等人,卻一點都不敢掉以輕心。

稍有不慎,對方恐怕沒準會被世家豪族挑唆,弄出什麽大問題。

自然不必再懷有敵意。

皇甫嵩這個人,依舊是大局觀十足,並且對於皇上也是比較忠誠,隻要蘇澤不與劉辯反目,也願意擁護劉家之人為帝,皇甫嵩是不願謀反的。

這類名臣曆來都很重視他的聲譽。

在曆史上,皇甫嵩握有重兵,但也數次沒有與董卓火拚過,以免涼州羌亂膨脹。

……

青州、平原。

雷鳴的馬蹄聲響徹大地。

公孫瓚之白馬義從終按奈不住,欲試其鋒。

兵災人禍誰有兵災誰就會有禍患。

張饒領導下的青州黃巾軍叫起義,其實隻是殺人搶劫而已,他們橫行於當地,橫行於州郡之間,沿途就像蝗蟲過境一樣,所到之處屍橫遍野。

說為民請命,導致殺民最多,也隻有自己。

爭奪鄴城的失利,令心高氣傲的公孫瓚很不高興,蟄伏了三年,現在他兵強馬壯了,正在計劃著要闖出一番名堂。

冀州暫不能去,那麽拿下青州吧!

帶著這一雄心,公孫瓚親率軍隊南征,主力直抵平原。

但是公孫瓚並沒有直接發起攻擊,因為張饒目前正進攻渤海城,集結了三十萬人,想和進攻鄴城的黑山軍進行回合。

渤海城為袁紹領地,公孫瓚犯不得助袁紹解圍。

直到營房內,走來一人。

聽說是袁紹使者,因鄴城之事,公孫瓚如今已見袁紹不悅,於是晾了很久,才叫人帶使者來見他:“說幹就幹,袁本初要你來,要幹什麽。”

“湛者,前將軍也。”

荀湛風度翩翩、儀表堂堂,即使站在公孫瓚這位中年帥大叔的麵前,風度翩翩竟也絲毫不顯得脆弱。

聽了荀湛自我介紹後,公孫瓚更不高興了:“是您,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勸說韓馥把冀州拱手讓給他嗎?”

荀湛笑了,似乎沒有看見公孫瓚滿臉寒霜與煞氣:“將軍大人謬讚,正區區於下者。”

“哼哼,這不是誇誇其談。”

公孫瓚對荀湛越看越不是滋味,有一種智商受到壓抑之感,作為一軍主帥,這感覺令他很是不耐看。

荀湛並不理會公孫瓚的想法,徑直開門見山地說:“吾今來望將軍能發兵隨我軍進攻張饒。”

公孫瓚似乎聽到天底下最大的玩笑,嘴咧開了,眼睛卻冷得一片:“嗬嗬,袁本初豈不能耐,就是鄴城也不費事一兵一卒拿下,區區一張饒兒,不也是手無縛雞之力,再怎麽能要我幫忙呢?”

想起袁紹用他逼退韓馥的事,公孫瓚很煩。

他此刻恨袁紹原地爆炸死無全屍自然不能同意幫袁紹軍堅守渤海城。

不過,荀湛以說客身份來到公孫瓚身邊,卻一臉冷漠,說的更令人意外:“奮武將軍搞錯一件事,不在於我老爺需要您幫忙,而在於將軍您需要我老爺幫忙。”

嘭~

“笑話!”

公孫瓚憤怒地拍著桌子,眼神噴火:“袁本初自顧尚不暇,何德行之有,能幫我者乎?”

據說天子一生氣就伏屍數百萬。

公孫瓚雖尚未成為天子,但是在幽州他又是掌握軍政大權的一方諸侯,可算土皇帝了,一襲威勢非凡。

不要說普通老百姓了,就連普通儒士名人在公孫瓚麵前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了,都不敢激怒他統帥威嚴。

但荀湛並不平凡,胸中有溝壑、視野和膽略,更有非凡之處。

所以就算在公孫瓚麵前,荀湛什麽都敢講,沒有半點害怕:“奮武將軍,請息雷霆之怒吧,起碼您應該聽到我講完了,再發脾氣還不算太晚。”

“好吧,我會看你說的。”

公孫瓚一臉鄙夷,沒想到荀湛竟能說動他發兵。

開什麽玩笑,我家公孫瓚不是韓馥的軟腳蝦嗎,以你們袁紹還想唬老子嗎?

沒辦法!

隻是很遺憾公孫瓚沒有理解碰到頂級智者就不應該讓對方有開口講話的可能。

荀湛抬起頭,望著擺出高人一等姿態的公孫瓚毫不知情:“將軍老爺,我是主派我來的,就一個字,我軍願幫將軍攻下青州。”

“您怎麽說呢?”

這話也著實撥弄公孫瓚。

“將軍不也聽得一清二楚,為什麽要使下麵複述一遍?”

荀湛氣定神閑,唇角微翹一笑,分明是一付吃定公孫瓚。

其實早在出塞前,荀湛便已弄清公孫瓚底細,亦猜透其心,所以對此次舉動,充滿信心。

公孫瓚十指微收,眼神亦生出微妙變化。

無疑荀湛所開的條件他是真的動心。

今白馬義從雖縱橫幽州、名動塞外、但公孫瓚自己仍受幽州牧劉虞節製、名不得不聽。

不過蛋很痛苦,劉虞為主和派,公孫瓚為主戰派,兩方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根本不可能協調。

劉虞連公孫瓚軍費都克扣,而且公孫瓚仍以色還色,放縱其軍隊搶掠本土,雙方關係可謂每況愈下,數年內必有一戰。

眼見幽州內戰避而不談,公孫瓚便動起擴張領地之心,因唯有擁有較大領地、較多人口、較多資源才有可能訓練較多兵力、提高兵力與勝算。

故之前袁紹一信,謂鄴城能戰,公孫瓚屁顛屁顛地率兵來犯。

但還未來得及公孫瓚起兵進攻,韓馥便驚恐萬狀地直將州牧之位拱手讓給了對方,不料卻遭到了事先已有防備的袁紹乘虛而入。

為此事公孫瓚氣得腦血管快要爆裂。

如今荀湛再一次說要幫他奪青州,公孫瓚雖心有所動,但也疑心是對方故技重施了,於是看著荀湛,滿是疑惑:“袁本初能有如此善良嗎?他一開始還這麽忽悠我打鄴城的,到最後,卻被他占為己有。”

真智者的臉皮常常比城牆還厚。

所以麵對公孫瓚的質問,荀湛還是麵不改色、泰然自若:“正因為感謝將軍大人對我的援助,我老爺才決定投桃報李幫老爺您攻下青州,讓今後大家互相不欠。”

“嗬~,這有那麽容易嗎?我不相信。”

公孫瓚冷笑一聲,無聲地觀察荀湛神情的變化,心裏,卻又揣測袁紹真正的動機。

可惜荀湛何等聰明,臉上的表情始終如一,讓公孫瓚根本猜不透他的心思,同時嘴裏也繼續說道:“將軍,為什麽彼此猜忌?鄴城新降時,本人基本上都是親臨現場坐鎮樞紐,同時又要麵臨黑山軍之威,根本沒有餘力向外用兵。惟一能夠做到的就是捐獻兵器錢糧來幫助大人們把張饒趕出黃河北青州地界。”

“這話是真的嗎?”

“當然這是事實,我們能夠締結盟約。”

“哼哼,盟約即便,諒你還怕在我麵前耍花樣呢。”

公孫瓚從他搜集的情報信息中,對形勢進行粗略判斷,並作出與荀湛同樣的結論,於是公孫瓚答應配合袁紹。

關於締結何種盟約的問題公孫瓚並未答應。

因為他認為那隻是一張廢紙而已,沒有什麽用處的,可以束手而去。

公孫瓚心靈深處,卻打在趕走張饒後,動了冀州之心,要乘袁紹立足不穩、攻占鄴城、統治河北全境。

所以公孫瓚怎麽也不簽盟約來束縛他。

而荀湛的眼神微閃,仿佛也猜透公孫瓚這個心思,但他選擇無動於衷,心裏不知在算計些什麽。

各懷鬼胎,袁紹與公孫瓚就此暗聯。

數日後,集結三十萬、橫行青州幾個月的張饒終於遇到迎頭痛擊。

渤海城固守不下,牽製張饒主力。

及公孫瓚乃率步騎二萬,繞其後偷襲,於東光南大破青州黃巾,斬其眾三萬。

鐵蹄每到一處,賊兵屍橫遍地而潰。

短短一仗,白馬義從便顯示出巨大的進攻力、殺傷力,同烏桓人浴血奮戰數年訓練而成的一支精銳部隊騎兵在內訌之戰中,大殺出重圍,掃**八荒,直打到青州黃巾軍拋棄輜重、奔走呼號、渡江而去。

公孫瓚與青州黃巾軍等渡至半途,再度悍然進攻,擊敗黃巾軍的主力部隊,死的上萬,俘的7萬多,車甲胄物不計其數。

本來威風赫赫的張饒很快就失敗了,被灰頭土臉地趕回家鄉。

公孫瓚卻威名遠揚,剛烈的軍事,引世人注目。

蘇澤還在兗州屯兵坐鎮,他當然接到這個消息:“哈哈,兩萬大破三十萬盡在黃河北部青州境內,伯圭兄此戰也著實出盡風頭呀。”

公孫瓚這麽容易打敗張饒真是驚人。

除了已經“預見”了這個結果的蘇澤外,荀攸、郭嘉等人的臉上,還出現了不可思議的神情。

郭嘉更是對公孫瓚感到好奇,麵向蘇澤詢問說道:“聞主上厚待公孫伯圭,其手下白馬義從者,真有如此之強?”

擊敗三十萬黃巾軍算不了什麽。

東漢末年能異軍突起的豪傑與英雄哪一個不在以一敵十、狂取黃巾軍刷屏?

一批未經正規軍事訓練、無組織性、紀律性、缺少武器鎧甲、後勤補給的一盤散沙的流民團體。

數量再多在強者眼裏都隻是菜雞。

但公孫瓚能這麽快地贏得勝利是很恐怖的。

大家都知道,曹操在曆史上為平定兗州也幾乎花了兩年時間,最初,即使是麵對青州黃巾軍,他也是數次被壓打,在戰術上處於不利地位。

由於曹操那時,還隻是剛舉兵不久,手中尚未培養出能打仗的主力。

冷兵器時代作戰,精銳部隊訓練,起碼要經過2~三年多的訓練和打磨,不然很難形成戰鬥力,即使再洗腦,那也隻是菜雞部隊而已,根本無法打出硬仗。

史載傳奇名將、亂世豪傑乃至開國君主扒一扒那些主觀色彩濃厚的傳奇人物,他們有個共同特點——親自參加練兵。

而時下公孫瓚戰鬥力之強橫,原是沒有原因,正因為在他手中,握有一支久經沙場常勝之師白馬義從!

“白馬義由乃伯圭兄糾集手下擅射之士經過多年的培養而成,數量雖不過三千人,但的確勢力非凡。”

蘇澤的腦海裏,回想著與公孫瓚見麵時的點滴。

白馬義早年跟隨公孫瓚抗擊大漢帝國幽州邊境胡人,特別是同善於騎兵作戰、遊獵射擊的烏桓人。

曆經鐵血錘煉,白馬義從力大無比,對外作戰頻頻獲勝,威名遠揚北疆,令胡人聞風喪膽。

聽到蘇澤形容白馬義從時,郭嘉對這支軍隊也是讚歎不已,讚不絕口,但後來他搖搖頭感歎道:“遺憾的是,一方英雄,卻有勇武無謀之勢,大膽預言公孫伯圭終將敗於袁本初。”

荀攸和郭嘉的結論是一樣的:“然亦是如此,手握強兵卻不懂策略,實為憾事。”

蘇澤笑著看向郭嘉:“奉孝如果您是伯圭兄又如何?”

郭嘉不假思索便回答道:“如果我是公孫伯圭的話,這個時候還要打些什麽青州呢,當我回師幽州的時候,先消滅劉虞,再把幽州的財力和人力都投入進去,然後把黑山的毒外聯出去,青州就張饒起來,共同合圍冀州。隻要滅掉袁本初這個河北之地難道還不唾手可得嗎?”

蘇澤聽後也點頭答應:“說得對,伯圭兄甚至選錯了對手,實在是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