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一道清脆的聲音響起。
“任務:傳承墨家”
“翟宬一生的夢想,就是複興墨家,讓他完成自己的夢想,重現墨家的榮光。墨學弟子,最少五百人,目前進度:0/500。”
“任務獎勵:《力學》+2,霸道積分20000。”
蘇澤雙眼瞪大,《力學》的名字赫然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有了這樣的獎勵,他還能說什麽,哪怕是與整個世界為敵,那又怎麽樣?
一句話,值得!
蘇澤連忙將翟琰扶了起來,認真的說道:“這件事情,我同意,就在印刷廠旁邊,修建一所學院,宣揚墨家的教義。”
主人居然同意了!
荀攸一臉的驚訝,這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按理說,一般人都會拒絕。
和儒家、世家作對,就因為一個小匠人?
這是何等的不明智!
與荀攸的震撼和不敢相信不同,翟昀早已經被自己的夢想給填滿了。他和父親漂泊了大半輩子,為的不就是揚名立萬?
現在遇到了一位明君,他的墨家終於有了東山再起的可能,翟宬隻覺得自己像是在做夢一樣,美妙到了極點。
翟宬強忍著淚水,跪在了地上,雙目赤紅,對著蘇澤叩了一拜:“吾,吾將效忠於主人,若有背叛,吾等必受天譴!”
翟宬心中激**,額頭上青筋暴起,他這輩子最幸運的事情,就是能認識蘇澤這樣的賢君。
因為,沒有哪個諸侯,能像蘇澤一樣,有這樣的魄力和決心,去挑戰強大的儒家。
蘇澤又一次將翟琰從地上扶了起來,親自替他擦了擦身上的灰塵,微笑安慰道:“男子漢大丈夫,有錢就不要下跪,你要報恩,就得把自己的本事辦好。”
蘇澤竟對他這般客氣,翟宬大喜過望:“屬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蘇澤對翟宬的態度很是滿意,他也不認為自己會吃虧。
反正自己的地盤不大,也不缺什麽官員,就算和儒家撕破臉皮,也能應付。相反,能得到一批墨學弟子的忠誠,對於以後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翟宬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回想起蘇澤之前說過的那些話,忍不住問道:“大人,書院是什麽?”
“你沒聽說過?”
蘇澤一怔,旋即想起了什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原來,三國時代,並沒有什麽書院之類的地方學校,真正的學校,也就是官府和私塾。所謂的私塾,其實就是由各地的儒家學者們自己創立的一種學派,授課的形式也很隨便,基本上都是由一幫學徒圍繞在老師身邊,聆聽他的教誨。
老師說什麽,他們就聽什麽,偶爾也會有一個問題。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很隨便的教學方法,而且效果也很差,除非是真正的大儒或者是他的學生,否則一般人根本學不到什麽東西。
而書院,則是在唐代才開始建立的,與當時的科舉製度相比,要先進得多。
為應付科舉,書院進行了體製改革,由散亂的講課變為固定的、有明確目標的各種課程,而老師、學徒們則形成了一個相對固定的班級。
這樣的話,教學的進度就會被控製住,而且學員所掌握的知識體係也會更加完善,培養出的人才並不是那種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私立學校。
相比之下,書院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敗類!
蘇澤將書院的教法和翟宬一說,他立刻意識到了書院的高深和厲害,不由大喜過望:“主人果然是天神下凡,竟然有這樣的想法!”
翟宬很清楚,如果用蘇澤的方法,將墨家的弟子培養出來,用不了十年,墨家就能培養出一大批天才,在墨家立足。
隻要再過三代,墨家就能發展到與其他宗派平起平坐的地步!
再過一百年,儒家就會被時代所淘汰,無法與墨家抗衡!
就在翟昀胡思亂想著墨家輝煌的前程的時候,蘇澤的注意力卻被這次的任務給吸引住了,“嘉文,既然活字印刷術已經被證實,你可以寫一封信,寄到幽州,讓翟老盡快的派出幾個墨家的弟子,我們學院還缺幾個老師。”
蘇澤顯然是想一鼓作氣,先建書院,然後立刻拿到賞賜,再將《力學》融入墨學,傳授給那些來學習的學子。
第160章
翟宬被蘇澤的大手筆嚇了一跳,有些遲疑地說道:“主人,我也沒想過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隻需要公開授課就行了,來不來上課都無所謂。”
蘇澤擺了擺手,一臉的傲然:“不行,人多就是多!我們要不高,那就弄個大的!你盡量把墨家的弟子都聚集起來,第一批也不需要太多,就暫時招收五百人吧。”
蘇澤的豪言壯語,讓翟昀一愣。
五百個人算什麽?
荀攸看著這一幕,眼角抽搐了一下,忍不住提醒蘇澤:“大人,五百人實在是太多了,洛陽城南府的太學,聚集了各州、郡縣的青年才俊,最鼎盛的時候,也不過三萬人而已。我們一個小小書院,竟然要招收五百人,這也太誇張了吧?”
蘇澤聞言,卻是淡淡一笑:“太過分了?我看不出來,就這樣吧。”
得到了蘇澤的保證,翟宬興高采烈的給自己的父親寫了一封信,他甚至想要化身一隻信鴿,帶著一封信,飛到幽州,把這個好消息傳給自己的父親。
翟宬走後,荀攸沒有走,而是悄無聲息地走到了蘇澤的麵前,一臉的猶豫。
“公達,你是來找我的嗎?”
猶豫了一下,荀攸誠懇地說道:“您對儒家有什麽看法嗎?”
荀攸畢竟是儒門出身,他對軍事和軍事上的研究最多,但這並不能改變他的一生,他看的最多的就是儒家的經文,從小就有自己的價值觀。
要想讓一個人的心境發生變化,絕非一日之功,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
蘇澤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在聽到荀攸的問話時,也是頗有感觸:“不是我對儒家有什麽偏頗,隻是現在的儒家,已經脫離了正軌,淪為了統治階級剝削人民的工具。是儒家對其他學科的歧視和壓製,到底是什麽人?”
這一席話,讓荀攸渾身都是冷汗。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百家爭鳴,為後世留下了無數的回憶與感傷。
荀攸乃是儒家中的佼佼者,他很清楚,儒家之所以能夠在百家爭鳴中獲勝,靠的不是僥幸,而是命運。
於是他定了定神,對著蘇澤說道:“師尊,儒家能在百家之列,成為天下第一,自然有它存在的意義。雖然主上不喜歡儒家,但也不能忽視儒家的積極意義。為什麽武帝之後,所有的漢人皇帝,都會信奉儒家,以儒家為正統?”
“沒有別的,就是儒家,隻有儒家,才可以幫助皇帝,讓自己的子民安居樂業。”
荀攸看向蘇澤,眼中精光四射,雖然他是臣子,但在學術上的分歧,他是絕對不會退讓的,這是一場理念的較量,也是一場信仰的較量。
蘇澤聞言,並沒有立刻反駁荀攸,反而附和道:“儒家之所以能成為顯學,也是因為它是最好的治國之道。”
蘇澤認為,儒家講仁禮義,實際上就是講人情,教世人如何與親人、朋友、老師、上級、下屬相處,以此形成一圈穩定的人脈。
皇帝是最上層的圈子,然後是皇帝的臣子和貴族,自己則是一個又一個的圈子,通過這個圈子,這個圈子,就能讓儒家的知識遍布整個世界,傳播到四海,為華夏統一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可以說,如果沒有儒家思想,漢族就不會存在,華夏幾千年來的文化也不會存在。
所以儒家的貢獻,是任何人都無法抹殺的。
而且,問題不在儒家,在儒家。
蘇澤不想與儒家為敵,隻想與儒家為敵。
“公達,你怎麽看天下的讀書人?你說,我要複興墨學,甚至是先秦百家,他們會不會同意?”
說到這裏,蘇澤便對荀攸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對於這個問題,荀攸沒有說話,隻有一個原因。
儒者們,不可能眼睜睜看著百家崛起,也不會讓其他學派的理論,影響到儒家在思想和學術上的統治。
蘇澤聳了聳肩:“你要知道,不是我歧視儒家,而是你自己。”
荀攸沒有說話,隻是心裏有些不服氣。
蘇澤微笑著提醒:“儒家已經走上了邪路,曾經的屠龍少年,現在卻變成了一條新的巨龍。但是,這是人的事,與儒家無關,所以我不會禁止。但也不會像武帝一樣,廢除所有的宗派,成為儒家的霸主。”
荀攸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讓我們和墨家的人比試?”
“當然。”
蘇澤從未想過要摧毀儒家,因為儒家的存在,是無法替代的。
因為儒家的各種思想,可以最大程度的凝聚人心,改善文化習俗,緩解階級矛盾,作為一個社會的潤滑劑,讓一個國家的正常運轉,這是任何一個學派都無法做到的。
隻是,儒家的存在,帶來的弊端也非常明顯,最大的問題,就是思維被束縛。
儒學在獨霸儒家之後,沒有了外界的競爭,很快就變得死氣沉沉,雖然經過了數次的改革,但都無法扭轉頹勢,被時代所淘汰。
蘇澤,正在突破自己的命運!
他看著荀攸,“公達,等印刷廠建好了,你就可以把儒家的經文印出來,然後在這裏開設書院,教授儒生。”
這是一次公平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