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那場大戰消耗了曹操和劉備太多的資源。
導致現在天下大勢已經變的很明顯。
劉備成了當年的袁紹,甚至比袁紹的勢力還要大。
成為天下最大的霸者。
擊潰曹操前後三百五十萬大軍!
九州大地,現在最強的霸者就是劉備。
同年,劉備進階漢中王。
漢中城,劉備舉行祭天大典,進階漢中王!
本來按照劉備的勢力,其實還不足夠稱王的。
可是曆史上的王者,稱王從來都不是靠地盤多少,而是看一個王者的實力和氣勢如何!
比方說西楚霸王項羽,輪地盤來說,稱王是足夠。
但王不過項這句話,是所有人公認的真理。
一個王者的驕傲,並不是有多少的物質資源,有多少城池。
而是一個稱王的王,到底有沒有那個實力!
劉備本來還不打算稱王,但是經曆過和曹操的大決戰,擊潰曹操三百五十萬大軍以後,不僅僅是李繼一個人在成長。
劉備同樣也在成長。
兩次伐蜀,以及後續的戰役。
每一次李繼都為自己謀劃出了可以取得勝利的計策。
劉備同樣好像一個老人一樣,自立漢中王的時機已到。
立為漢中王的消息震驚了反劉備聯盟。
現在其他諸侯全部都是組成聯盟,害怕劉備勢大。
那個曾經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劉備今天真正的站起來了!
曹操竟然主動邀請劉表,劉璋,孫策,三人會麵。
劉備勢力之大,已然嚴重威脅到了其他四大諸侯。
曹操終於醒悟過來,賣草鞋的劉備,已經不是曾經那個他了!現在他是漢中王。
是讓曹操劉表,劉璋和孫策不得不組成聯盟對付的王者。
不僅僅是曹操,連孫策都倍感事態嚴重。
要是放在以前的話,孫策自然不會主動去和曹操締結盟約,因為孫策也有自己的二分天下大計。
但劉備勢力的凶悍擴張已經讓孫策的二分天下大計徹底成為泡影。
曹操,劉璋,孫策,劉表四人齊聚許昌,反劉備聯盟會議正式開始!
“這次我叫你們過來,隻為了一個原因。”
“說實話,我曹操這人傲氣的很,這天下沒有多少我能看上的人。”
“劉備是我最看不起的人。”
“然而就是這個我最看不起的人,現在不僅僅是騎在我的頭上,更是騎在了各位的頭上!”
“這口氣不想忍,卻也隻能忍下來。”
“劉備成了第一個稱王的諸侯。”
“現在是時候討論一下我們應該怎麽對付劉備!”
“要是讓他這樣一直發展下去,對我們來說可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甚至而言,我覺得現在我們有必要主動去征伐劉備!”
“任由其發展,日後必然會成為大患!”
曹操的話,同樣也讓其他諸侯陷入了沉思,曹操的話不是沒有道理,當年那個賣草鞋的匹夫如今的勢力,已經足夠震懾其他諸侯。
劉表第一個發話,“這件事情我們一定要處理!”
“劉備此人不除,必然是我們的心腹大患!”
“我提議,由我們四人組成軍隊,四路進攻劉備!”
“從此讓劉備在這世上除名!”
劉表的話一時間讓其他諸侯也是打心底裏認可了計劃。
不為別的,僅僅是因為如今的劉備確實是太過於恐怖。
曹操立刻下了斷言,“好!”
“說的好!”
“我認為一點問題都沒有。”
“現在的我們必須需要這麽做!”
“不用再多考慮,要是再讓劉備這麽發展下去,有一天這人真的要當皇帝了!”
......
曹操,劉璋,劉表,孫策,四人再次集結四百萬大軍,四路朝著劉備殺來。
劉璋攻破劍閣,軍隊直指漢中!
曹操攻破虎牢關!劍鋒直指長安!
劉表孫策帶領遠征軍,已經行軍到長安洛陽腹地。
四路進攻漢中王劉備的軍隊已經到了最後一步!就是讓新晉的漢中王垮台!
劉備軍營,“軍師,還是那句話,有你在我才安心。”
“說吧,你還有什麽計謀。”
李繼這一刻,好像變成了白衣飄飄的諸葛亮,可是他的麵容卻是比張飛還猛,兩米高的個字,實在不像個軍師。
“要解決如今的燃眉之急,我首先要讓主公認識幾個人!”
“放心,雖然說我們主動進攻其他諸侯的可能性不大。”
“因為之前在蜀地以及和曹操的決戰中我們損失了太多的力量。”
“但是如果說是防守住,甚至是反而擊潰來犯的四路敵軍,那麽我是一定有辦法的。”
劉備聽後大喜,他知道李繼不是在開玩笑。
“軍師,是那幾個人?”
“林鏡。”
“李宏毅。”
“江風。”
“雒天城。”
劉備聽到這四人的名字,也是一時間詫異,這四人可是從來沒有在這個時期聽說過。
“主公,我可以說有了此四人,主公勝得十萬雄兵!”
“哦?那就請軍師快快讓我見見這四人!”
其實這四個人,都是李繼從係統商城裏兌換的。
如果不到萬不得以,李繼是真心不願意動用自己的係統積分。
曾經在藍星李繼是數學天才。
可是再天才的人,好似臥龍諸葛亮都是飲恨五丈原,更別說是李繼了。
係統已經給出明確指示。
若是不使用係統積分,此次劉備必敗!
經過蜀地兩次進攻,以及和曹操的大決戰後,劉備元氣已經遭到重創!
要是在這個時候還不使用係統積分,李繼就將失去劉備集團這個自己苦心經營的諸侯勢力。
終於,李繼下定決心,不僅僅是先花費三千積分兌換了一顆高級洗髓丹
讓自己的各方麵數據也已經達到極致。
又是花費四千積分,兌換出來四位不弱於孤影無雙的四位文武雙全的武將。
四位穿著白衣的男人走進劉備大營。
僅僅是看著眼前的四人,劉備都知道這四人必然不是凡人。
李繼給劉備介紹,“主公,這四人都是我走訪各地尋得的人才。”
“本來這四人都是隱士,最後機緣巧合下,四人一齊隱居山野。”
“躲避亂世,不求功名。”
“可是卻被我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