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如今的兒臣隻有輔佐您的能力,而並沒有自己當大族長的能力,所以而且並不希望您退下來,您應該一直受到族人的敬仰。”
聽見了陸壯的這些話之後,陸毅十分欣慰的將他拽了起來,然後讓他坐到了自己的身邊,拍著他的肩膀和他細心的說著:
“傻孩子,或許你這樣想,但是你的思想就能夠代表整個陸家嗎?你現在看似整個陸家這麽的強大,團結,但是下麵到底什麽樣我知道。”
“如今的陸家因為實力的極限膨脹,所以導致了背地裏暗流湧動,有許多人早在很多年前,便為自己以後上位做了鋪墊。”
“所以你看似我這些年過得這麽好,但其實在背地裏,我做了許多防範的事情,也正是因為我的防範做得到位,所以才導致有一些陰謀者沒有得逞。”
“但是如今的我已經老了,我沒有能力再這樣一直防範下去了,所以我給你大族長這個職位並不代表著就是一件完全好的事情。”
“所以等你上位之後,你千萬不要這麽的天真,你一定要多多見識一下黑暗之麵,然後做好哪些心理準備,維持住你的統治。”
“當然,我之所以這個時候退,那是因為在這個時候我在族內還是有絕對的威望,如果等我死後你再上位,那麽族內將會有許多人都不服你,事情就會變得十分的危險。”
“如果這次起兵成功的話,那麽我的威望將會達到頂點,在這個時刻你接我的班,有我在身後為你撐腰,想必就算有一些人不服氣,他們也絕對不敢吱聲。”
“等到你真的上位了以後,你不僅要拉攏全族人,你更應該拉攏的是周瑜,因為如今的周瑜和你差不多大年紀,他以後的路還有很長,並且他現在身邊正是缺少幫手的時候。”
“你在這個時刻倘若能夠助他一臂之力的話,那麽你將會成為他的核心成員,倘若有一天他能夠當上皇帝,那麽你可就是從龍之臣!”
“這一點你有沒有想過!你難道不想成為統領三軍的大將軍嗎?你難道不渴望那種手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的感覺嗎?”
聽到了陸毅的這些話之後,陸壯的心中可謂是波濤洶湧,因為他知道這個族長的位置,父親一定會努力幫他爭取來的。
但是雖然他城府極深,精於算計,但是他還真沒有想過成為周瑜的得力幹將,他曾經那麽想,隻是想成為族長之後,帶領著全族更加的富強繁榮。
但是他卻忘了,因為如今陸家和周瑜的這種關係使得他有了絕對的立功機會,別說他當上大將軍了,就算他當上朝廷中一個二品大員,那麽他就會擁有無數的支持者。
整個陸家也根本不需要他努力,便會就會變得富強起來,甚至是全國首屈一指那種的存在。
此時他正值壯年時期,這種情景怎能不令他心向神往呢?
就在陸家的府上做著這些密談的時候,此時城內角落的一處府上,也有著一些人正在做著秘密的交談,而這些人正是當今的皇帝李繼這一夥人。
“李猛,陸毅那邊已經安排的怎麽樣了?”
“報告陛下,陸毅今天又和我進行了一天的交談,他已經將他的全部人馬以及他的具體安排悉數告知於我。”
隨後李猛便和李繼等人一一描述了陸毅所做的那些安排。
聽到了那些安排以後,李繼眼睛裏充滿著熾熱,因為他知道如今的陸毅已經完全的相信李猛了,他已經孤注一擲了。
“如此甚好,如此甚妙!”
“會稽郡的這些官員以及士兵們你可都和他們做出了詳細的安排?”
“陛下,這點臣已經全部處置妥當了,因為如今場內的這些士兵們都是李子雄將軍的舊部,所以他們的複仇心很強。”
“但雖然如此,因為這些士兵們經曆過多場的出生入死,所以他們絕對忠心於陛下忠心於這個朝廷。”
“所以臣在確保了肯定沒有人告密的前提之下,和他們講出了具體的原因,他們聽見了之後,雖然表示這樣做很難,但是他們仍然選擇接受。”
“畢竟他們都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而城內的一些官員,那些是我們絕對心腹的官員,我已經都一一和他們做出了具體的描述,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些人因為臣不敢確保,這些人會不會因為對您絕對忠心而做出一些過激的事情。”
“所以臣找了許多借口,或者因為工作的借口將他們外調,或者迫不得已將他們暫時軟禁起來,總之確保了,到時候絕對沒有人會反抗陸毅。”
聽見了李猛拍胸脯子的保證之後,李繼便點了點頭對他的這種能力表示肯定。
隨後他便仔細的分析了一下局勢,如果陸毅在此地造反成功的話,那麽整個江東地區的反動勢力便都會蠢蠢欲動,他們一定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在這個時刻就需要一位得力幹將來穩定局勢,而此時的李猛,徐青以及孤影無雙都有著各自的職責。
所以李繼將這個重任交給了最適合的林鏡,隨後他便和林鏡說道:
“林鏡,我現在就書信一封命令,你為暫時的揚州刺史,你帶著我這封信,立馬走馬上任建業。”
“等你到達那裏以後,其他的事情你先不要管,迅速的召集這邊所有的將領,找出那些可能潛在的風險地區,然後對他們一一作出任務。”
“其目的就是讓他們穩定局勢,因為我們這一步棋是一步險棋,雖然是可以讓更多的反動勢力浮出水麵,但也極有可能因為這些而遭到一些反噬,所以我們萬萬不可在陰溝裏翻船。”
“臣明白,請陛下放心。”
隨後李繼便命令徐青率領著手下的那些龍騎軍裝作周瑜軍隊的模樣,在會稽郡下麵耀武揚威。
然後他根據自己對周瑜的了解,親自根據周瑜筆跡仿寫出了一封密信,也讓徐青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