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也隊公孫家族表示惋惜,畢竟這個家族世代統治者遼東,並且也在他們的統治下遼東漸漸有了起色。
但是顯然公孫淵沒有能夠學到他前輩們的那些精髓,因為他們世代之所以能夠統治這裏,是因為他們曆來和中原的掌權政府關係十分的要好。
可是到了公孫淵這一帶之後便徹底的變了,他先是投靠曹操,隨後在曹操落寞的時候又投靠他李繼,最終麵對這兩個人又玩起了反複橫跳。
可以說正是他的這一係列迷人的騷操作,才使得遼東變換了主人,並且自己也他命喪黃泉
不過這個時候不是李繼多愁善感的時候,他知道因為這次遼東的內訌,一定使得他們的防守十分的薄弱。
所以李繼迅速的率領著軍隊再次向遼東進軍,因為遼東地區前線的那些防禦陣地本來都是公孫淵的,可是如今整個遼東已經姓曹了。
所以這些曾經公孫淵的部下此時不知道該怎麽辦,曹操是殺害他們原先主公的仇人,而李繼又是他們的敵人。
所以他們一直躊躇不定,在這個時候李繼抓住了這個機會,他命令手下寫了許多的勸降信給這些守關上的士兵們。
信中和他們保證了如果投降李繼的話,李繼會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並且如果他們肯努力的話,他還許諾會給他們光明的前途。
一開始收到信的這些士兵們怕這是李繼的計策,所以大部分的士兵都不敢過於冒險。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一些士兵忍受不住這種煎熬,便出去投降了,有了領頭人之後便有越來越多的士兵選擇投降。
就這樣李繼一路上根本沒有遭到什麽抵抗,便達到了遼東的主城下。
曹操知道曾經公孫淵的那些士兵們很難會向自己靠攏,所以麵對李繼勸降的這個計策,他也無可奈何,隻能夠率領自己的軍隊在遼東城嚴陣以待。
不過曹操也不是孤軍奮戰的一人,因為他還聯合了北方的鮮卑族,給他們送去了很多的金銀珠寶。
於是鮮卑族很大方的派出了五萬名鮮卑族勇士前來給曹操助戰,有了這些人的加持,曹操的心安定了不少。
因為如今雖然他隻剩下了這一座城,但是因為此城太過於偏僻,所以縱使李繼擁有了整個天下,也隻能派出一支隊伍來這邊,這就可以使雙方進入一個平等的狀態。
現在李繼率領了這裏的東征大軍約一百五十萬人,而此時的曹操也有近一百萬人,並且還有鮮卑族的五萬援軍。
並且最主要的是曹操扮演的是守城者的角色,他們城內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和兵器,這些物資是打好消耗戰的重要保障。
而李繼則是從北平城遠道而來,他們在此地人生地不熟,處處都陷於被動,並且最主要的是他們的後勤部隊任務十分的巨大。
因為這麽龐大的軍隊人數每一天都要消耗很多的物資,而從北平來到遼東的這條路上,又是每天黃沙滿天飛,氣候環境極其的惡劣。
他們不僅要抵禦這種惡劣的天氣,並且還需要很多向導帶領的前進,因為在這邊一不小心就會迷路,如果誤打誤撞進了鮮卑族的底盤,那麽那一群人可不會和他們講道理。
所以此刻曹操就已經在內心堅定了他的策略,那就是豎壁清野。
他家遼東府周圍的所有的人口糧草等所有物資全部轉運到遼東城內,然後就依靠著這個城池頑強的防守來對付遠道而來的李繼。
因為李繼如果攻不下這座城的話,那麽他將會陷入十分難以抉擇的情況,那就是如果選擇繼續和曹操對峙的話,那麽他的物資補給將會供應不上來。
可如果他選擇撤退的話,機動性十分強的曹操虎豹騎以及作戰勇猛的鮮卑族騎兵將會快速的追上他們,然後給予他們沉重的打擊。
決定好這個策略之後,曹操仿佛已經感覺到了勝利正在向他們招手。
然後他便把所有的將領全部召集在府內,語重心長地和他們說道:
“此次戰爭非同小可,因為我們這次輸了的話,那我們將退無可退,而我和諸位也將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這次的戰爭,我希望諸位能夠十分認真的對待,無論大小事情務必都要向我匯報,在我了解的情況下再去實行。”
“還有就是這場作戰,所有人都不可以貿然出擊,違令者一定會被軍法處置!”
“並且我再次強調一下,如果這場戰爭能夠勝利,那麽如果論功行賞的話,並不是殺敵最多的功勞就最大,功勞最大的就是誰能夠聽從我的命令,並且完美的去執行!”
“因為此次戰爭我們殺了再多敵人也沒用,他李繼可以依靠著身後的那個龐大的帝國,源源不斷的補充兵力。”
“所以各位要記住擒賊先擒王的道理,抓準時機,直奔李繼而去,隻要他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作用,那麽我們不僅能打敗這場戰鬥,我們還可以趁機把我們失去的都奪回來!”
“要記住這場戰爭決定了我和各位的命運,戰爭輸了的話,大魏國將會徹底的滅亡,我們也會消失在彼此的名單之上。”
這些將領們頭一次感覺到以前如此精幹利落的曹操,這次竟然苦口婆心的和他們說出了這麽多的話,所以這些將領們也知道,這場戰爭的意義非同小可。
“我等一定會聽從主公的命令,請主公放心!”
曹操聽後點了點頭,然後突然又想起來了什麽,於是乎,他又強調了一點。
“從即日起,全軍上下開始實行禁酒令,但凡發現違規飲酒者,一律解除官職!”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曹操看見他手下的那些將領們,一個個都展現出失望至極的表情,隨後他隻能無奈的說道:
“再加上一條,那就是這條命令從明天開始實行,今天晚上殺豬宰羊,犒勞三軍,我也要和眾將士們不醉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