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放心,孤影無雙也隻是受了些皮外傷,已經痊愈差不多了。”

“龍騎親衛如今總共剩下八百人,有一些傷員,也正在治療。”

“此次戰役是我疏忽大意了,導致了那麽多的兄弟白白受苦。”

“主人千萬不要這樣說,此次戰役的失敗,和我還有雒天城有著直接的關係。”

隻見林鏡突然和雒天城下跪著說道。

李繼強拖著自己受傷的身體,將他們兩個人攙扶了起來。

“是我的作戰方略出現了問題,此次事情不應該為之過急的。”

“這和你們兩個人沒有什麽關係,並且你們在情況如此危急的情況之下,還能夠率領大軍全身而退,這已經是你們能做的極限了。”

“如今你們可知道丹陽郡之內有多少兵馬?”

“經過這幾天的混戰,如今孫策在東吳的所以兵力全部收縮到了丹陽郡內。”

“據我們打探的消息,如今丹陽城內大約有配備步兵三百萬,騎兵五十萬,總共三百五十萬人。”

“而我軍此次戰鬥共損失了一百萬人,但因為鮑子明將軍的支援,所以如今我軍在建業城的軍隊仍有五百萬。”

林鏡回答到。

李繼聽著這句話愣愣發神,片刻之後他說道:

“丹陽郡的南方,隔著大江,而其他三麵皆被我方包圍。”

“也就是說三百五十萬軍隊,堅守一座孤城。”

雒天城隨即應聲答道:

“正如主人所言,想必此時的孫策就如同那熱鍋上的螞蟻,一定在城內急得團團轉。”

李繼點了點頭。

“確實如你所說,雖然他三百多萬軍隊堅守城池,麵對我們五百萬人並不恐懼。”

“但令他們慌張的是,這麽多的人,堅守這一座孤城。”

“他們沒有任何的援軍,沒有任何撤退的餘地,所以他們麵臨著看不見希望的戰鬥,勢必士氣會有所衰落。”

“而他們的糧草器械又有限,隻要我們肯耐心一點,最先崩潰的一定是他們。”

“團令下去,令全軍休整三日,三日之後,大軍包圍丹陽郡。”

“在這三天之內一定要多派探馬事後前去偵查丹陽郡的情況,如果發現有兵馬私自出城,立馬稟報。”

眾人領了命之後,便齊齊退了下去。

其實李繼也不想打這樣的消耗戰,但現在他也是無奈之舉。

如今荊州的大軍都已經被他調往東吳前線,此時的荊州隻有關羽的那一部分,以及駐守新野的陸遠一部分。

這些兵力要時刻提防著北方的曹操,因為如果張飛在中原騷擾戰鬥失效的話,那麽曹操頃刻間便會大局舉兵南下攻占荊州。

如此一來,李繼就會變成那個真正孤立無援的一方。

他之前打的所有戰鬥,取得的所有勝利都將會功虧一簣。

並且經過了這次戰爭的失敗,他深深的知道了哀兵必勝這個道理。

此刻孫策已經把所有的軍隊全部集結在了丹陽郡,他們已經沒有任何退路可走。

所以這時李繼是萬萬不會強攻的,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耗,把敵人的精氣神全部耗沒。

李繼突然想起來達溪蝶還在他的旁邊,所以他趕忙從冥想中回過神來。

“這幾天為了照顧我,一定受了很多累吧?”

“你是我男人,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李繼緊緊的把達溪蝶摟在了自己的懷裏。

“在我生命即將終結的那一刻,我腦海裏想的全是你。”

“當時我不害怕,但突然感覺到一陣可惜,可惜以後的生活我不能陪你一起度過。”

“不過最後幸好死裏逃生,讓我能再次跟你相遇。”

李繼對達溪蝶所說的這些話,全是他心裏的真心話。

並且通過此次事情,李繼也感覺到,達溪蝶並不像普通的那些女人一樣。

他在對一些事情的敏感程度上、以及判斷方向上,都有著很敏銳的嗅覺。

可以坦白的說,如果這次不是達溪蝶之前察覺到危險,率領援兵過來的話,那麽李繼就算能夠在戰場中活得下來,最後為了保留實力,也隻能暫時撤出建業。

三日過後,大軍開拔。

中午的時候丹陽城內響起了刺耳的警報聲。

所有士兵全部來到各自位置,嚴陣以待,在他們麵前的,是一片黑壓壓的軍隊,也是他們的老對手,李繼率領的這支荊州軍團。

孫策在城牆上十分緊張的注意著這隻來犯之敵的動向,但隻見他們在城外的五裏處突然停下。

隨後聽見那邊的軍官一聲令下,前排的士兵負責警戒,後麵的士兵便大搖大擺的織起行軍帳篷來。

“他們這是作甚?難道想長期在丹陽郡外部安營紮寨嗎?”

此刻的孫策十分的憤怒,他感覺受到了李繼的羞辱。

隻見此時,在孫策旁邊的周瑜憂慮的說道:

“這件事情確實十分的棘手,如果他們選擇強攻的話,那麽五百五軍隊對陣我們三百五十萬,他們的勝算並不大。”

“畢竟這是在我們地盤上,屆時就可以抓住他們所犯的錯誤,而伺機反撲,奪回江東之地。”

當時孫策強行想要襲擊荊州的時候,就是周瑜出麵阻止,雖然阻止未果,但最終孫策的確為自己的代價買了單。

所以當那次孫策敗北,逃回建業之後,他便終於從根本上認識到了周瑜的重要性。

所以聽聞李繼前來征討東吳的時候,他立馬去找孫策前去請教。

當時周瑜給出的答案即是放棄建業城,隨即退守丹陽郡和會稽郡。

而在後來的李繼分兵討伐兩郡的時候,也是周瑜在孫策後麵指點,並且憑他一己之力,說服了山越。

這次布局的結果就是讓李繼铩羽而歸,並且還差一點搭上了性命。

“隻可奈何李繼不愧為當時的名將,他能料想到公瑾你的想法,而放棄強行攻城,就和我們耗時間。”

孫策此時的語氣也頗為無奈,他突然覺得自己在李繼麵前對比起來的話,顯得十分的不堪。

“主公也莫要著急了,既然事已至此,那我們隻能時刻派人觀察李繼等人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