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李繼不會再猶豫,必定要把戰爭的主動權全部握在自己手裏。
從長沙開始,李繼的軍隊瘋狂進攻曹操幾處大營,並且全部都是擊潰式的進攻,瞬間曹操和孫策的大營後撤八十公裏。
李繼兵鋒直指豫章郡和江夏郡。
終於在無數次的努力下,李繼取得了軍事上巨大的進度。
擊潰曹操三百萬兵馬。
在曹操的大營,曹操和孫策倒是一點都不著急。
“看起來他是狗急跳牆了。”
曹操看著沙盤上李繼瘋狂的進攻。
“要是不能得到戰果,劉備可能要被我們活捉。”
“李繼現在之所以和條瘋狗一樣,就是因為他在害怕。”
周瑜聽到曹操的話,覺得曹操的形容非常貼切。
“沒錯,他就是在害怕。”
“因為這次李繼出動了太多的兵馬,他是準備和我們決一死戰的。”
“要是贏了還好,一旦輸掉,李繼就連任何退路都沒有了。”
“很有可能會丟失掉所有的根據地,這就是他為什麽會如此瘋狂的原因。”
周瑜很徹底的給曹操和孫策分析了局勢。
但是不得不說周瑜說的很有道理,李繼的確是因為拚上了所有,才會顯得如此著急。
長沙城,城主府。
李繼因為戰線擺的足夠向前,長沙城也算是安全的地方,一時半會也不用太過於擔心。
就把自己的指揮所安排到了長沙城。
這次不管怎麽說都是有進步的,至少讓曹操的幾百萬兵馬遭受了重創,可是李繼依舊不打算讓部隊撤回來。
還要繼續進攻曹操的營地。
李繼繼續下令部隊全體衝鋒,而且要全麵進攻孫策和曹操。
第二天軍隊又是視死如歸的衝向曹操的大營,曹操和孫策這次做出了最完美的決策。
固守不出,因為他們早就預料到了李繼會有這樣的戰略。
就和曹操和孫策分析的一模一樣。
李繼是真的感覺自己會輸,而且李繼輸不起,這也是為什麽李繼如此瘋狂的原因。
但是雖然曹操和孫策用了固守的策略,這一切卻又在李繼計算當中!
在江夏郡和豫章郡一百多公裏開外,李繼是直撲江夏郡曹操和孫策的老巢。
但是可惜的是,曹操和孫策這次集結的兵馬也全部都是精銳。
戰鬥進行了一個上午,雙方各有勝負,卻不見能分出來什麽結果。
李繼隻好讓部隊先撤退。
這樣打下去也不是一個辦法,但是李繼打到現在,反而是不著急繼續進攻曹操和孫策了。
因為其實現在取得的優勢可以說已經不小,李繼反而是冷靜了下來。
這次和孫策曹操是決戰,劉表逃亡江東後已經確定投降曹操和孫策。
也就是說這個平行世界的三國,九州大地上隻剩下了劉備曹操和孫策。
戰爭又有一種開始進入膠著狀態的感覺,這種局麵是李繼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的。
在城主府裏,李繼心裏已經有了一個計劃......
等了十五天時間,可是卻不見李繼的攻勢,這下讓曹操和孫策反而是摸不著頭腦了。
到底李繼是什麽意思,還是他另有所圖。
曹操在江夏城裏問道周瑜,“公瑾,你神通廣大,什麽都能算,可以算出來李繼這次為什麽不出兵嗎?”
“你看他那瘋狗般的樣子,可是這幾天倒是消停下來了。”
“是不是他又有了什麽計謀?”
周瑜卻是微笑,營帳裏燈火的照映下,顯得很從容。
“如果李繼能有什麽計謀,其實說來說去,就是惦記荊州和九州大地罷了。”
“他之所以這麽默不作聲,其實說到底就是想要擊潰我們,最好能全殲了明公和我家主公的軍隊。”
“我們隻要不讓他抓住太大的機會,那麽李繼就隻能是硬碰硬的和我們作戰。”
“既然是隻能硬碰硬,那麽李繼必然會無功而返。”
“所以現在停留了十五日都不見李繼的攻勢,在我看來反而是一種好事。”
“是李繼真的狗急跳牆了,他沒得選擇,隻能是想盡辦法引我們出去!”
“其實我大膽猜測,李繼一定會詐敗,然後引我們出去和他打一場野戰,到時候又能折損我們不少人馬。”
“這大概就是他之後的計劃了。”
聽到周瑜的分析,曹操和孫策頓時大笑起來,“哈哈哈,周瑜不愧是頂級謀士。”
“倒是把這李繼的心思分析的非常透徹。”
另外一邊,長沙城,李繼一個人看著沙盤。
其實這時候李繼都知道周瑜和曹操那群人在商議著什麽,他們多半又是說自己像條瘋狗一樣想打開局麵。
停戰十五日是為了引他們出洞,好能打一場野戰。
多半周瑜他們就是這樣評價自己。
李繼不在乎曹操和孫策怎麽看輕自己,隻為了能把荊州幾郡全部都收入囊中。
繼而繼續自己的計劃。
整整休整了一個月,李繼開始自己的猛攻,幾路大軍朝著江夏進攻。
一路直打打江夏城下。
李繼的軍隊第一次距離曹操和孫策這麽近距離過。
已經擊潰了曹操的三百萬軍地,雙方千萬級別的兵馬在江夏城外對峙。
次日,李繼繼續下令全麵進攻,必須徹底擊潰曹操和孫策的軍隊。
李繼如此瘋狂的進攻,讓曹操和孫策被破提前下令軍隊出擊,蜀軍和聯軍在江夏城外打了一場野戰。
整整打了一天一夜,雙方才陸續撤軍。
如此殘酷的戰役,在江夏城外進行野戰,雙方士兵和將士的生存時間是按分鍾來計算的。
野戰是最能打出戰績的戰役。
因為雙方沒有退路,一旦交織在一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將軍和士兵的陣亡率都非常高。
這次的戰役雙方都陣亡了兩百萬多人。
長沙城裏,李繼聽著戰報,隻能是連連歎息。
“這種雙方互有勝負的戰役絕對不是李繼想要的,可是眼下李繼也真的是沒有更好的辦法。”
第二天,李繼命令所有軍隊繼續進行第二次衝鋒。
周瑜同樣下令軍隊進行火拚,雙方必須要戰至最後一人才可以。
江夏城外又是進行了一場血戰。